旗纛之祭有四。 其一,洪武元年,禮官奏:「軍行旗纛所當祭者,旗謂牙旗。 黃帝出軍訣曰:‘牙旗者,將軍之精,一軍之形侯。 凡始豎牙,必祭以剛日。 ’纛,謂旗頭也。 《太白陰經》曰:‘大將中營建纛。 天子六軍,故用六纛。 氂牛尾為之,在左騑馬首。 ’唐、宋及元皆有旗纛之祭。 今宜立廟京師,春用驚蟄,秋用霜降日,遣官致祭。 」乃命建廟于都督府治之後,以都督為獻官,題主曰軍牙之神、六纛之神。 七年二月,詔皇太子率諸王詣閲武場祭旗纛,為壇七,行三獻禮。 後停春祭,止霜降日祭于教場。 其二,歲暮享太廟日,祭旗纛于承天門外。 其三,旗纛廟在山川壇左。 初,旗纛與太歲諸神合祭于城南。 九年,別建廟。 每歲仲秋,天子躬祀山川之日,遣旗手衛官行禮。 其正祭,旗頭大將、六纛大將、五方旗神、主宰戰船正神、金鼓角銃砲之神、弓弩飛槍飛石之神、陣前陣後神祇五昌等眾,凡七位,共一罈,南向。 皇帝服皮弁,禦奉天殿降香。 獻官奉以從事。 祭物視先農,帛七,黑二白五。 瘞毛血、望燎,與風雲雷雨諸神同。 祭畢,設酒器六于地。 刺雄鷄六,瀝血以釁之。 其四,永樂後,有神旗之祭,專祭火雷之神。 每月朔望,神機營提督官祭于教場。 牲用少牢。 凡旗纛皆藏內府,祭則設之。 王國祭旗纛,則遣武官戎服行禮。 天下衛所于公署後立廟,以指揮使為初獻官。 僚屬為亞獻、終獻。 儀物殺京都。 ○五祀 洪武二年定製,歲終臘享,通祭于廟門外。 八年,禮部奏:「五祀之禮,周、漢、唐、宋不一。 今擬孟春祀戶,設壇皇宮門左,司門主之。 孟夏祀灶,設壇禦廚,光祿寺官主之。 季夏祀中霤,設壇乾清宮丹墀,內官主之。 孟秋祀門,設壇午門左,司門主之。 孟冬祀井,設壇宮內大庖井前,光祿寺官主之。 四孟于有事太廟之日,季夏于土旺之日,牲用少牢。 」制可。 從定中霤于奉天殿外文樓前。 又歲暮合祭五祀于太廟西廡下,太常寺官行禮。 ○馬神 洪武二年命祭馬祖、先牧、馬社、馬步之神,築壇後湖。 禮官言:「《周官》春祭馬祖,天駟星也;夏祭先牧,始養馬者;秋祭馬社,始乘馬者;冬祭馬步,乃神之災害馬者。 隋用周制,祭以四仲之月。 唐、宋因之。 今定春、秋二仲月,甲、戊、庚日,遣官致祀。 為壇四,樂用時樂,行三獻禮。 」四年,蜀明升獻良馬十,其一白者,長丈餘,不可加韉勒。 太祖曰:「天生英物,必有神司之。 」命太常以少牢祀馬祖,囊沙四百斤壓之,令人騎而游苑中,久之漸馴。 帝乘之以夕月于清涼山。 比還,大悅,賜名飛越峰。 覆命太常祀馬祖。 五年,並諸神為一罈,歲止春祭。 永樂十二年,立北京馬神祠于蓮花池。 其南京馬神,則南太仆主之。 ○南京神廟 初稱十廟。 北極真武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道林真覺普濟禪師寶志以三月十八日,都城隍以八月祭帝王后一日,祠山廣惠張王渤以二月十八日,五顯靈順以四月八日、九月二十八日,皆南京太常寺官祭。 漢秣陵尉蔣忠烈公子文、晉成陽卞忠貞公壼、宋濟陽曹武惠王彬、南唐劉忠肅王仁瞻、元衛國忠肅公福壽俱以四孟朔,歲除,應天府官祭。 惟蔣廟又有四月二十六日之祭。 並功臣廟為十一。 後復增四:關公廟,洪武二十七年建於鷄籠山之陽,稱漢前將軍壽亭侯。 嘉靖十年訂其誤,改稱漢前將軍漢壽亭侯。 以四孟歲暮,應天府官祭,五月十三日,南京太常寺官祭。 天妃,永樂七年封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以正月十五日、三月二十三日,南京太常寺官祭。 太倉神廟,以仲春、秋望日,南京戶部官祭。 司馬、馬祖、先牧神廟,以春、秋仲月中旬,擇日南京太仆寺官祭。 諸廟皆少牢,真武與真覺禪師素羞。 ○功臣廟 太祖既以功臣配享太廟,又命別立廟于鷄籠山。 論次功臣二十有一人,死者塑像,生者虛其位。 正殿:中山武寧王徐達、開平忠武王常遇春、岐陽武靖王李文忠、寧河武順王鄧愈、東甌襄武王湯和、黔寧昭靖王沐英。 羊二,豕二。 西序:越國武莊公胡大海、梁國公趙德勝、巢國武壯公華高、虢國忠烈公俞通海、江國襄烈公吳良、安國忠烈公曹良臣、黔國威毅公吳復、燕山忠愍侯孫興祖。 東序:郢國公馮國用、西海武壯公耿再成、濟國公丁德興、蔡國忠毅公張德勝、海國襄毅公吳楨、蘄國武義公康茂才、東海郡公茅成。 羊二,豕二。 兩廡各設牌一,總書「故指揮千百戶衛所鎮撫之靈」。 羊十,豕十。 以四孟歲暮,遣駙馬都尉祭。 初,胡大海等歿,命肖像于卞壼、蔣子文之廟。 及功臣廟成,移祀焉。 永樂三年,以中山王勛德第一,又命正旦、清明、中元、孟冬、冬至遣太常寺官祭于大功坊之家廟,牲用少牢。 ○京師九廟 京師所祭者九廟。 真武廟,永樂十三年建,以祀北極佑聖真君。 正德二年改為靈明顯佑宮,在海子橋之東,祭日同南京。 東嶽泰山廟,在朝陽門外,祭以三月二十八日。 都城隍廟,祭以五月十一日。 漢壽亭侯關公廟,永樂間建。 成化十三年,又奉敕建廟宛平縣之東,祭以五月十三日。 皆太常寺官祭。 京都太倉神廟,建於太倉,戶部官祭。 司馬、馬祖、先牧神廟,太仆寺官祭。 宋文丞相祠,永樂六年從太常博士劉履節請,建於順天府學之西。 元世祖廟,嘉靖中罷。 皆以二月,八月中旬順天府官祭。 洪恩靈濟宮,祀徐知證、知諤。 永樂十五年,立廟皇城之西,正旦、冬至聖節,內閣禮部及內官各一員祭。 生辰,禮部官祭。 弘治中,大學士劉健等請毋遣閣臣。 嘉靖中,改遣太常寺官。 其榮國公姚廣孝,洪熙元年從祀太廟。 嘉靖九年撤廟祀,移祀大興隆寺,在皇城西北隅。 後寺毀,復移崇國寺。 東嶽、都城隍用太牢,五廟用少牢,真武、靈濟宮素羞。 ○諸神祠 洪武元年,命中書省下郡縣,訪求應祀神祇。 名山大川、聖帝明王、忠臣烈士,凡有功于國家及惠愛在民者,著于祀典,令有司歲時致祭。 二年,又詔天下神祇,常有功德於民,事蹟昭著者,雖不致祭,禁人毀撤祠宇。 三年,定諸神封號,凡後世溢美之稱皆革去。 天下神祠不應祀典者,即淫祠也,有司毋得致祭。 弘治元年,禮科張九功言:「祀典正則人心正。 今朝廷常祭之外,又有釋迦牟尼文佛、三清三境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金玉闕真君元君、神父神母,諸宮觀中又有水官星君、諸天諸帝之祭,非所以法天下。 」帝下其章禮部,尚書周洪謨等言: 釋迦牟尼文佛生西方中天竺國。 宗其教者,以本性為法身,德業為報身,並真身為三,其實一人耳。 道家以老子為師。 硃熹有曰:「玉清元始天尊既非老子法身,上清太上道君又非老子報身,設有二像,又非與老子為一。 而老子又自為上清太上老君,蓋仿釋氏而又失之者也。 」自今凡遇萬壽等節,不令修建吉祥齋醮,或遇喪禮,不令修建薦揚齋醮。 其大興隆寺、朝天宮俱停遣官祭告。 北極中天星主紫微大帝者,北極五星在紫微垣中,正統初,建紫微殿,設像祭告。 夫幽禜祭星,古禮也。 今乃像之如人,稱之為帝,稽之祀典,誠無所據。 雷聲普化天尊者,道家以為總司五雷,又以六月二十四日為天尊示現之日,故歲以是日遣官詣顯靈宮致祭。 夫風雲雷雨,南郊合祀,而山川壇復有秋報,則此祭亦當罷免。 第18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史 上》
第18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