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初定天下,他務未遑,首開禮、樂二局,廣征耆儒,分曹究討。 洪武元年 ,命中書省暨翰林院、太常司,定擬祀典。 乃歷敘沿革之由,酌定郊社宗廟儀以進。 禮官及諸儒臣又編集郊廟山川等儀,及古帝王祭祀感格可垂鑒戒者,名曰《存心錄》。 二年,詔諸儒臣修禮書。 明年告成,賜名《大明集禮》。 其書準五禮而益以冠服、車輅、儀仗、鹵簿、字學、音樂,凡升降儀節,制度名數,纖悉畢具。 又屢敕議禮臣李善長、傅瓛、宋濂、詹同、陶安、劉基、魏觀、崔亮、牛諒、陶凱、硃升、樂韶鳳、李原名等,編輯成集。 且詔郡縣舉高潔博雅之士徐一夔、梁寅、周子諒、胡行簡、劉宗弼、董彞、蔡深、滕公琰至京,同修禮書。 在位三十餘年,所著書可考見者,曰《孝慈錄》,曰《洪武禮制》,曰《禮儀定式》,曰《諸司職掌》,曰《稽古定製》,曰《國朝製作》,曰《大禮要議》,曰《皇朝禮制》,曰《大明禮制》,曰《洪武禮法》,曰《禮制集要》,曰《禮制節文》,曰《太常集禮》,曰《禮書》。 若夫釐正祀典,凡天皇、太乙、六天、五帝之類,皆為革除,而諸神封號,悉改從本稱,一洗矯誣陋習,其度越漢、唐遠矣。 又詔定國恤,父母並斬衰,長子降為期年,正服旁服以遞而殺,斟酌古今,蓋得其中。 永樂中,頒《文公家禮》于天下,又定巡狩、監國及經筵日講之制。 後宮罷殉,始於英宗。 陵廟嫡庶之分,正于孝宗。 暨乎世宗,以制禮作樂自任。 其更定之大者,如分祀天地,復朝日夕月于東西郊,罷二祖並配,以及祈谷大雩,享先蠶,祭聖師,易至聖先師號,皆能折衷于古。 獨其排眾議,祔睿宗太廟躋武宗上,徇本生而違大統,以明察始而以豐昵終矣。 當時將順之臣,各為之說。 今其存者,若《明倫大典》,則御製序文以行之;《祀儀成典》,則李時等奉敕而修;《郊祀考議》,則張孚敬所進者也。 至《大明會典》,自孝宗朝集纂,其于禮制尤詳。 世宗、神宗時,數有增益,一代成憲,略具是焉。 今以五禮之序,條為品式,而隨時損益者,則依類編入,以識沿革雲。 壇壝之制 神位祭器玉帛牲牢祝冊之數 籩豆之實 祭祀雜議諸儀 祭祀日期 習儀 齋戒 遣官祭祀 ○分獻陪祀 五禮,一曰吉禮。 凡祀事,皆領于太常寺而屬於禮部。 明初以圜丘、方澤、宗廟、社稷、朝日、夕月、先農為大祀,太歲、星辰、風雲雷雨、岳鎮、海瀆、山川、歷代帝王、先師、旗纛、司中、司命、司民、司祿、壽星為中祀,諸神為小祀。 後改先農、朝日、夕月為中祀。 凡天子所親祀者,天地、宗廟、社稷、山川。 若國有大事,則命官祭告。 其中祀小祀,皆遣官致祭,而帝王陵廟及孔子廟,則傳制特遣焉。 每歲所常行者,大祀十有三:正月上辛祈谷、孟夏大雩、季秋大享、冬至圜丘皆祭昊天上帝,夏至方丘祭皇地祇,春分朝日于東郊,秋分夕月于西郊,四孟季冬享太廟,仲春仲秋上戊祭太社太稷。 中祀二十有五:仲春仲秋上戊之明日,祭帝社帝稷,仲秋祭太歲、風雲雷雨、四季月將及岳鎮、海瀆、山川、城隍,霜降日祭旗纛于教場,仲秋祭城南旗纛廟,仲春祭先農,仲秋祭天神地祗于山川壇,仲春仲秋祭歷代帝王廟,春秋仲月上丁祭先師孔子。 小祀八:孟春祭司戶,孟夏祭司灶,季夏祭中霤,孟秋祭司門,孟冬祭司井,仲春祭司馬之神,清明、十月朔祭泰厲,又于每月朔望祭火雷之神。 至京師十廟、南京十五廟,各以歲時遣官致祭。 其非常祀而間行之者,若新天子耕耤而享先農,視學而行釋奠之類。 嘉靖時,皇后享先蠶,祀高禖,皆因時特舉者也。 其王國所祀,則太廟、社稷、風雲雷雨、封內山川、城隍、旗纛、五祀、厲壇。 府州縣所祀,則社稷、風雲雷雨、山川、厲壇、先師廟及所在帝王陵廟,各衛亦祭先師。 至于庶人,亦得祭裡社、穀神及祖父母、父母並祀灶,載在祀典。 雖時稍有更易,其大要莫能逾也。 至若壇壝之制,神位、祭器、玉帛、牲牢、祝冊之數,籩豆之實,酒齊之名,析其彼此之異同,訂其初終之損益,臚于首簡,略于本條,庶無缺遺,亦免繁複云爾。 ○壇壝之制 明初,建圜丘于正陽門外,鐘山之陽,方丘于太平門外,鐘山之陰。 圜丘壇二成。 上成廣七丈,高八尺一寸,四出陛,各九級,正南廣九尺五寸,東、西、北八尺一寸。 下成周圍壇面,縱橫皆廣五丈,高視上成,陛皆九級,正南廣一丈二尺五寸,東、西、北殺五寸五分。 甃證磚闌盾,皆以琉璃為之。 壝去壇十五丈,高八尺一寸,四面靈星門,南三門,東、西、北各一。 外垣去壝十五丈,門制同。 天下神祇壇東門外。 神庫五楹,在外垣北,南向。 廚房五楹祇,在外壇東北,西向。 庫房五楹,南向。 宰牲房三楹,天池一,又在外庫房之北。 執事齋舍,在壇外垣之東南。 坊二,在外門外橫甬道之東西,燎壇在內壝外東南丙地,高九尺,廣七尺,開上南出戶。 方丘壇二成。 上成廣六丈,高六尺,四出陛,南一丈,東、西、北八尺,皆八級。 下成四面各廣二丈四尺,高六尺,四出陛,南丈二尺,東、西、北一丈,皆八級。 壝去壇十五丈,高六尺,外垣四面各六十四丈,余制同。 南郊有浴室,瘞坎在內壝外壬地。 洪武四年,改築圜丘。 上成廣四丈五尺,高五尺二寸。 下成每面廣一丈六尺五寸,高四尺九寸。 二成通徑七丈八尺。 壇至內壝牆,四面各九丈八尺五寸。 內壝牆至外壝牆,南十三丈九尺四寸,北十一丈,東、西各十一丈七尺。 方丘,上成廣三丈九尺四寸,高三尺九寸。 下成每面廣丈五尺五寸,高三尺八寸,通徑七丈四寸。 壇至內壝牆,四面皆八丈九尺五寸。 內壝牆至外壝牆,四面各八丈二尺。 十年,改定合祀之典。 即圜丘舊制,而以屋覆之,名曰大祀殿,凡十二楹。 中石台設上帝、皇地祇座。 東、西廣三十二楹。 正南大祀門六楹,接以步廊,與殿廡通。 殿後天庫六楹。 瓦皆黃琉璃。 廚庫在殿東北,宰牲亭井在廚東北,皆以步廊通殿兩廡,後繚以圍牆。 南為石門三洞以達大祀門,謂之內壇。 外周垣九里三十步,石門三洞南為甬道三,中神道,左禦道,右王道。 道兩旁稍低,為從官之地。 齋宮在外垣內西南,東向。 其後殿瓦易青琉璃。 二十一年增修壇壝,壇後樹松柏,外壝東南鑿池二十區。 冬月伐冰藏凌陰,以供夏秋祭祀之用。 成祖遷都北京,如其制。 第16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史 上》
第16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