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六年正月壬戌夜,伏羌高山崩。 正統八年十一月,浙江紹興山移于平田。 是歲,陝西二處山崩。 十三年,陝西夏秋霪雨,通渭、平涼、華亭三縣山傾,軍民壓死者八十餘口。 天順四年十月,星子山裂。 成化八年七月,隴州北山吼三日,裂成溝,長半裡,尋復合。 十六年四月壬子,巨津州金沙江北岸白石雪山斷裂裡許,兩岸山合,山上草木如故。 下塞江流,禾黍盡沒。 久之其下漸開,水始泄。 六月,長樂平地出小阜,人畜踐之輒陷。 明年,復湧一高山。 十七年十二月辛丑,壽陽縣城南山崩,聲如牛吼。 弘治三年六月乙巳,河州山崩地陷。 九年六月庚寅,山陰、蕭山二縣同日大雨山崩。 十四年閏七月,烏撒軍民府大雨山崩。 十五年八月戊申,宣府合河口石山崩。 十八年六月丙子,河州沙子溝夜大雷雨,石岸山崩,移七八里,崩處裂為溝,田廬民畜俱陷。 正德元年十二月癸亥,即墨三表山石崩。 四年三月甲寅,遼東東山大家峪山崩二處,約丈餘。 五年六月癸巳,秦州山崩,傷室廬、禾稼甚眾。 龍王溝口山亦崩。 六年七月丙寅,夔州麞子溪驟雨,山崩。 十三年五月癸亥,雲南黑鹽井山崩,井塞。 十五年八月丁丑,雲南趙州大雨,山崩。 嘉靖四年七月乙酉,清源賈家山崩。 五年四月壬申,貴州歹蘇屯山崩。 十九年十二月己巳,峨眉宋皇觀山鳴,震裂,湧泉水八日。 二十一年六月乙酉,歸州沙子嶺大雷雨,崖石崩裂,塞江流二里許。 二十六年七月癸酉,澄城麻陂山界頭嶺,晝夜吼數日。 山忽中斷,移走,東西三里,南北五里。 隆慶二年五月庚戌,永寧州山崩。 是歲,樂亭地裂三處,俱湧黑沙水。 四年八月,湖州山崩,成湖。 萬曆二十五年六月,泰山崩。 二十七年八月甲午,狄道城東山崩,其下衝成一溝。 山南耕地湧出大小山五,高二十餘丈。 三十三年八月丙午,鎮江西南華山裂二三尺。 三十七年六月辛酉,甘肅南山崩。 天啟三年閏十月乙卯,仁壽長山聲震如雷,裂七里,寬三尺,深不可測。 崇禎九年十二月,鎮江金鷄嶺土山崩。 後八年,秦州有二山,相距甚遠,民居其間者數百萬家。 一日地震,兩山合,居民併入其中。 ▲雨毛、地生毛 洪武十九年九月丙子,天雨絮。 宣德元年七月甲午,地生毛,長尺餘。 正統八年,浙江地生白毛。 成化十三年四月,甘肅地裂,生白毛。 十五年五月,常州地生白毛。 十七年四月,南京地生白毛。 弘治元年五月丙寅,瀘州長寧縣雨毛。 正德十二年四月,金華地生黑白毛,長尺餘。 ▲年饑 洪武二年,湖廣、陝西饑。 四年,陝西洊饑。 五年,濟南、東昌、萊州大饑,草實樹皮,食為之盡。 六年,蘇州、揚州、真定、延安饑。 七年,北平所屬州縣三十三饑。 十五年,河南饑。 十九年春,河南饑。 夏,青州饑。 二十年,山東三府饑。 二十三年,湖廣三府、二州饑。 二十四年,山東及太原饑,徐、沛民食草實。 二十五年,山東洊饑。 永樂元年,北畿、山東、河南及鳳陽、淮安、徐州、上海饑。 二年,蘇、松、嘉、湖四府饑。 四年,南畿、浙江、陝西、湖廣府州縣衛十四饑。 五年,順天、保定、河間饑。 十年,山東饑。 十二年,直省州縣二十四饑。 十三年,順天、青州、開封三府饑。 十四年,平陽、大同二府饑。 十八年,青、萊二府大饑。 時皇太子赴北京,過鄒縣,命亟發官粟以賑。 洪熙元年,北畿饑。 山東、河南、湖廣及南畿州縣三十四饑。 宣德元年,直省州縣二十九饑。 二年,直省縣十四饑。 三年,直省州縣十五饑。 六年直省縣十饑。 八年,以水旱告饑者,府州縣七十有六。 九年,南畿、山東、浙江、陝西、山西、江西、四川多告饑,湖廣尤甚。 十年,揚、徐、滁、南昌大饑。 正統三年春,平涼、鳳翔、西安、鞏昌、漢中、慶陽、兗州七府及南畿三州、二縣,江西、浙江六縣饑。 四年,直省州縣衛十八及山西隰州、大同、宣府、偏頭諸關饑。 五年,直省十府、一州、二縣饑。 陝西大饑。 六年,直省州縣二十六饑。 八年夏,湖南饑。 秋,應天、鎮江、常州三府饑。 九年春,蘇州府饑。 是歲,雲南、陝西乏食。 十年,陝西、山西饑。 十二年夏,淮安、岳州、襄陽、荊州、郴州俱洊饑。 十三年,寧、紹二府及州縣七饑。 景泰元年,大名、順德、廣平、保定、處州、太原、大同七府饑。 二年,大名、廣平又饑。 順天、保定、西安、臨洮、太原、大同、解州饑。 三年,淮、徐大饑,死者相枕藉。 四年,徐州洊饑。 河南、山東及鳳陽饑。 五年,兩畿十府饑。 六年春,兩畿、山東、山西、浙江、江西、湖廣、雲南、貴州饑,蘇、松尤甚。 七年,北畿、山東、江西、雲南又饑。 河南亦饑。 天順元年,北畿、山東並饑,發塋墓,斫道樹殆盡。 父子或相食。 二年,長沙、辰州、永州、常德、岳州五府及銅鼓、五開諸衛饑。 四年,湖廣及鎮遠府,都勻、平越諸衛饑。 六年,陝西饑。 成化元年,兩畿、浙江、河南饑。 二年,南畿饑。 四年,兩畿、湖廣、山東、河南無麥。 鳳陽及陝西、寧夏、甘、涼饑。 五年,陝西洊饑。 六年,順天、河間、真定、保定四府饑,食草木殆盡。 山西、兩廣、雲南並饑。 八年,山東饑。 九年,山東又大饑,骼無餘胔。 十三年,南畿、山東饑。 十四年,北畿、湖廣、河南、山東、陝西、山西饑。 十五年,江西饑。 十六年,北畿、山東、雲南饑。 十八年,南畿、遼東饑。 十九年,鳳陽、淮安、揚州三府饑。 二十年,陝西饑,道殣相望。 畿南及山西平陽饑。 二十一年,北畿、山東、河南饑。 二十三年,陝西大饑。 武功民有殺食宿客者。 淮北、山東亦饑。 弘治元年,應天及浙江饑。 六年,山東饑。 七年,保定、真定、河間三府饑。 八年,蘇、松、嘉、湖四府饑。 十四年,順天、永平、河間、河南四府饑。 遼東大饑。 十五年,遼東洊饑。 兗州饑。 十六年,浙江、山東及南畿四府、三州饑。 十七年,淮、揚、廬、鳳洊饑,人相食,且發瘞胔以繼之。 十八年,延安諸府饑。 正德三年,廬、鳳、淮、揚四府饑。 四年,蘇、松、常、鎮四府饑。 五年,山東饑。 七年,嘉興、金華、溫、台、寧、紹六府乏食。 八年,河間、保定饑。 九年春,永平諸府饑,民食草樹殆盡,有闔室死者。 秋,關、陝亦饑。 十一年,順天、河間饑。 河南大饑。 十二年春,順天、保定、永平饑。 十三年,蘇、松、廬、鳳、淮、揚六府饑。 十四年冬,遼東饑,南畿、淮、揚諸府尤甚。 十六年,遼東饑。 第8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史 上》
第8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