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七月壬辰,河決開封,振之。 癸巳,崇明、海門風雨海溢,遣官振之,發民二十五萬築堤。 八月壬申,詔毋以吏卒充選舉。 藍玉還。 是月,振河南、北平、山東水災。 九月庚寅朔,日有食之。 冬十月己卯,振湖廣饑。 十一月癸丑,免山東被災田租。 十二月癸亥,令殊死以下囚輸粟北邊自贖。 壬申,罷天下歲織文綺。 是年,墨刺、哈梅裡、高麗、占城、真臘、琉球、暹羅入貢。 二十四年春正月癸卯,大祀天地于南郊。 戊申,潁國公傅友德為征虜將軍,定遠侯王弼、武定侯郭英副之,備北平邊。 丁巳,免山東田租。 二月壬申,耕耤田。 三月戊子朔,日有食之。 魏國公徐輝祖、曹國公李景隆、涼國公藍玉等備邊陝西。 乙未,靖寧侯葉升練兵甘肅。 丁酉,賜許觀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 夏四月辛未,封皇子旃為慶王,權寧王,楩岷王,橞谷王,松韓王,模王,楹安王,桱唐王,棟郢王,彞伊王。 癸未,燕王棣督傅友德諸將出塞,敗敵而還。 五月戊戌,漢、衛、谷、慶、寧、岷六王練兵臨清。 六月己未,詔廷臣參考歷代禮制,更定冠服、居室、器用制度。 甲子,久旱錄囚。 秋七月庚子,徙富民實京師。 辛丑,免畿內官田租之半。 八月乙卯,秦王樉有罪,召還京師。 乙丑,皇太子巡撫陝西。 乙亥,都督僉事劉真、宋晟討哈梅裡,敗之。 九月乙酉,遣使諭西域。 是月,倭寇雷州,百戶李玉、鎮撫陶鼎戰死。 冬十月丁巳,免北平、河間被水田租。 十一月甲午,五開蠻叛,都督僉事茅鼎討平之。 庚戌,皇太子還京師,晉王來朝。 辛亥,振河南水災。 十二月庚午,周王橚復國。 辛巳,阿資復叛,都督僉事何福討降之。 是年,天下郡縣賦役黃冊成,計戶千六十八萬四千四百三十五,丁五千六百七十七萬四千五百六十一。 琉球、暹羅、別失八里、撒馬兒罕入貢。 以占城有篡逆事,卻之。 二十五年春正月戊子,周王橚來朝,庚寅,河決陽武,發軍民塞之,免被水田租。 乙未,大祀天地于南郊。 何福討都勻、畢節諸蠻,平之。 辛丑,令死困輸粟塞十。 壬寅,晉王、燕王棣、楚王楨、湘王柏來朝。 二月戊午,召曹國公李景隆等還京師。 靖寧侯葉升等練兵于河南及臨、鞏、甘、涼、延慶。 都督茅鼎等平五開蠻。 丙寅,耕耤田。 庚辰,詔天下衛所軍以十之七屯田。 三月癸未,馮勝等十四人分理陝西、山西、河南諸衛軍務。 庚寅,改封豫王桂為代王,漢王楧為肅王,衛王植為遼王。 夏四月壬子,涼國公藍玉征罕東。 癸丑,建昌衛指揮月魯帖木兒叛,指揮魯毅敗之。 丙子,皇太子標薨。 戊寅,都督聶緯、徐司馬、瞿能討月魯帖木兒,俟藍玉還,並聽節制。 五月辛巳,藍玉至罕東,寇遁,遂趨建昌。 己丑,振陳州原武水災。 六月丁卯,西平候沐英卒於雲南。 秋七月庚辰,秦王樉復國。 癸未,指揮瞿能敗月魯帖木兒于雙狼寨。 八月己未,江夏侯周德興坐事誅。 丁卯,馮勝、傅友德帥開國公常升等分行山西,籍民為軍,屯田于大同、東勝,立十六衛。 甲戌,給公侯歲祿,歸賜田于官。 丙子,靖寧侯葉升坐胡惟庸黨誅。 九月庚寅,立皇孫允炆為皇太孫,高麗李成桂幽其主瑤而自立,以國人表來請命,詔聽之,更其國號曰朝鮮。 冬十月乙亥,沐春襲封西平侯,鎮雲南。 十一月甲午,藍玉擒月魯帖木兒,誅之,召玉還。 十二月甲戌,宋國公馮勝、潁國公傅友德等兼東宮師保官。 閏月戊戌,馮勝為總兵官,傅友德副之,練兵山西、河南、兼領屯衛。 是年,琉球中山、山南、高麗,哈梅裡入貢。 二十六年春正月戊申,免天下耆民來朝。 辛酉,大祀天地于南郊。 二月丁丑,晉王統山西、河南軍出塞,召馮勝、傅友德、常升、王弼等還。 乙酉,蜀王椿來朝。 涼國公藍玉以謀反,並鶴慶侯張翼、普定侯陳桓、景川侯曹震、舳艫侯硃壽、東莞伯何榮、吏部尚書詹徽等皆坐誅。 己丑,頒《逆臣錄》于天下。 庚寅,耕耤田。 三月辛亥,代王桂率護衛兵出塞,聽晉王節制。 長興侯耿炳文練兵陝西。 丙辰,馮勝、傅友德備邊山西、北平,其屬衛將校悉聽晉王、燕王節制。 庚申,詔二王軍務大者始以聞。 壬戌,會寧侯張溫坐藍玉黨誅。 夏四月乙亥,孝感饑,遣使乘傳發倉貸之。 詔自今遇歲饑,先貸後聞,著為令。 戊子,周王橚來朝。 庚寅,旱,詔群臣直言得失,省獄囚。 丙申,以安南擅廢立,絶其朝貢。 秋七月甲辰朔,日有食之。 戊申,選秀才張宗浚等隨詹事府官分直文華殿,侍皇太孫。 八月,秦、晉、燕、周、齊五王來朝。 九月癸丑,代、肅、遼、慶、寧五王來朝。 赦胡惟庸、藍玉餘黨。 冬十月丙申,擢國子監生六十四人為布政使等官。 十二月,頒《永鑒錄》于諸王。 是年,琉球、爪哇、暹羅入貢。 二十七年春正月乙卯,大祀天地于南郊。 辛酉,李景隆為平羌將軍,鎮甘肅。 發天下倉谷貸貧民。 三月庚子,賜張信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 辛丑,魏國公徐輝祖、安陸侯吳傑備倭浙江。 庚戌,課民樹桑棗木棉。 甲子,以四方底平,收藏甲兵,示不復用。 秋八月甲戌,吳傑及永定侯張銓率致仕武臣,備倭廣東。 乙亥,遣國子監生分行天下。 督吏民修水利。 丙戌,階、文軍亂,都督甯正為平羌將軍討之。 九月,徐輝祖節制陝西沿邊諸軍。 冬十一月乙丑,潁國公傅友德坐事誅。 阿資復叛,西平侯沐春擊敗之。 十二月乙亥,定遠侯王弼坐事誅。 是年,烏斯藏、琉球、緬、朵甘、爪哇、撒馬兒罕、朝鮮入貢。 安南來貢,卻之。 二十八年春正月丙午,階、文寇平,甯正以兵從秦王樉征洮州叛番。 丁未,大祀天地于南郊。 甲子,西平侯沐春擒斬阿資,越州平。 是月,周王橚、晉王、率河南、山西諸衛軍出塞,築城屯田。 燕王棣帥總兵官周興出遼東塞。 二月丁卯,宋國公馮勝坐事誅。 己丑,諭戶部編民百戶為裡。 婚姻死喪疾病患難,裡中富者助財,貧者助力。 春秋耕穫,通力合作,以教民睦。 夏六月壬申,詔諸土司皆立儒學。 辛巳,周興等自開原追敵至甫答迷城,不及而還。 己丑,禦奉天門,諭群臣曰:「朕起兵至今四十餘年,灼見情偽,懲創奸頑或法外用刑,本非常典。 後嗣止頒《律》與《大誥》,不許用黥剌、剕、劓、閹割之刑。 臣下敢以請者,置重典。 」又曰:「朕罷丞相,設府、部、都察院分理庶政,事權歸於朝廷。 嗣君不許復立丞相。 臣下敢以請者置重典。 皇親惟謀逆不赦。 余罪,宗親會議取上裁。 法司只許舉奏,毋得擅逮。 勒諸典章,永為遵守。 」 秋八月丁卯,都督楊文為征南將軍,指揮韓觀、都督僉事宋晟副之,討龍州士官趙宗壽。 戊辰,信國公湯和卒。 辛巳,趙宗壽伏罪來朝,楊文移兵討奉議、南丹叛蠻。 九月丁酉,免畿內、山東秋糧。 庚戌,頒《皇明祖訓條章》于中外,「後世有言更祖制者,以奸臣論」。 十一月乙亥,奉議、南丹蠻悉平。 十二月壬辰,詔河南、山東桑棗及二十七年後新墾田,毋徵稅。 是年,朝鮮、琉球、暹羅入貢。 二十九年春正月壬申,大祀天地于南郊。 二月癸卯,征虜前將軍胡冕討郴、桂蠻,平之。 辛亥,燕王棣帥師巡大寧,周世子有燉帥師巡北平關隘。 三月辛酉,楚王楨、湘王柏來朝。 甲子,燕王敗敵于徹徹兒山,又追敗之於兀良哈禿城而還。 第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史 上》
第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