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道,字顯卿。 其先陳留人,後徙大名。 父善,登金進土第。 歲壬辰,國兵下河南,善以策干太第拖雷,命為必闍赤。 立道年十七,以父任備宿衛。 世祖即位,立道從北征,未嘗去左右。 至元四年,命立道使西夏,給所部軍儲,以干敏稱。 皇子忽哥赤封雲南王,往鎮其地,詔以立道為王府文學。 立道勸王務農以厚民,即署立道大理等處勸農官,兼領屯田事,佩銀符。 尋與侍郎寧端甫使安南,定歲貢之禮。 雲南三十七部都元帥寶合丁專制歲久,有竊據之志,忌忽哥赤來為王,設宴置毒酒中,且賂王相府官無泄其事。 立道聞之,趨入見,守門者拒之,立道怒與爭。 王聞其聲,使人召立道,乃得入,為王言之。 王引其手,使探口中,肉已腐矣。 是夕,王薨。 寶合丁遂據王座,使人諷王妃索王印。 立道潛結義士,得十三人,約共討賊,刺臂血和金屑飲之,推一人走京師告變。 事頗露,寶合丁乃囚立道,將殺之。 人匠提舉張忠者,燕人也,于立道為族兄,結壯士夜劫諸獄,出之,共亡至土蕃界,遇帝所遣御史大夫博羅歡、王傅別怗與告變人俱來。 二人者遂與立道俱還,按寶合丁及王府官嘗受賂者,皆伏誅。 有旨召立道等入朝,問王薨時狀。 帝聞立道言,泣數行下,歔欷久之,曰:「汝等為我家事甚勞苦,今欲事朕乎,事太子乎,事安西王乎?惟妝意所向。 」立道等奏願留事陛下,於是賜立道金五十兩,以旌其忠,張忠等亦皆授官有差。 八年,復使安南,宣建國號詔。 立道並黑水,跨雲南,以至其國,歲貢之禮遂定。 十年三月,領大司農事,中書以立道熟於雲南,奏授大理等處巡行勸農使,佩金符。 其地有昆明池,介碧鷄、金馬之間,環五百餘里,夏潦暴至,必冒城郭。 立道求泉源所自出,役丁夫二千人治之,泄其水,得壞地萬餘頃,皆為良田。 爨、僰之人雖知蠶桑,而未得其法,立道始教之飼養,收利十倍于舊,雲南之人由是益富庶。 羅羅諸山蠻慕之,相率來降,收其地悉為郡縣。 十五年,除中慶路總管,佩虎符。 先是雲南未知尊孔子,祀王逸少為先師。 立道首建孔子廟,置學舍,勸士人子弟以學,擇蜀士之賢者,迎以為弟子師,歲時率諸生行釋菜禮,人習禮讓,風俗稍變矣。 行省平章賽典赤表言于朝,有旨進官以褒之。 十七年,入朝,力請于帝以雲南王子也先帖木兒襲王爵,帝從之。 遂命立道為臨安廣西道宣撫使,兼管軍招討使,仍佩虎符,陛辭,賜以弓矢、衣服、鞍馬。 始赴任,會禾泥路大首領必思反,搧動諸蠻夷。 及發兵討之,拔其城邑,鼓行而前,徇金齒甸七十城,越麻甸,抵可蒲,皆下之。 有遺以馴象、金鳳異物者,悉獻諸朝。 二十二年,又籍兩江儂士貴、岑從毅、李維屏所部戶二十五萬有奇,以其籍歸有司。 遷臨安廣西道軍民宣撫使。 復創廟學于建水路,書清白之訓于公廨,以警貪墨,風化大行。 入朝,值權臣用事,遂退居散地。 條陳十二策,皆切當之務,帝嘉納焉。 二十七年,北京地陷,人民震驚,命立道為本路總管。 未行,安南世子陳日燇遣其臣嚴仲維、陳子良等詣京師告襲爵。 先是,其國主陳日烜累召不至,權遣其族父遺愛入貢,朝廷因封為安南王。 遺愛還,日烜陰害之。 遣使問罪,日烜拒使者不受命,遂遣將討之,失利而還。 帝怒,欲再發兵,丞相完澤、平章不忽木言:「蠻夷小邦,不足以勞中國。 張立道嘗再使安南有功,今復使往,宜無不奉命。 」帝招至香殿,諭之曰:「小國不恭,今遣汝往諭朕意,宜盡乃心。 」立道對曰:「君父之命,雖蹈水火不敢辭,臣愚恐不足專任,乞重臣一人與俱,臣為之副。 」帝曰:「卿朕腹心臣,使一人居卿上,必敗卿謀。 」遂授禮部尚書,佩三珠虎符,賜衣段、金鞍、弓矢以行。 至安南界,謂郊勞者曰:「語爾世子,當出郭迎詔。 」日燇乃率其屬,焚香伏謁道左。 既抵府,日燇拜跪,聽詔如禮。 立道傳上命,數其罪,為書曉之。 日燇曰:「比三世辱公使,公大國之卿,小國之師也,何以教我?」立道曰:「昔鎮南王奉詞致討,汝非能勝之也,由其不用嚮導,率眾深入,不見一人,遲疑而還,曾未出險,風雨驟至,弓矢盡壞,眾不戰而自潰,天子亦既知之。 汝所恃者,山海之險、瘴癘之惡耳。 且雲南與嶺南之人,習俗同,技力等,今發而用之,繼以北方之勁卒,汝復能抗哉?汝戰不利,不過遁入海中,島夷乘釁,必來寇抄汝,汝食少不能支,必為彼屈,汝為其臣,孰若為天子臣乎?今海上諸夷,歲貢于汝者,亦畏我大國之爾與也。 聖天子有德于汝甚厚。 前年之師,殊非上意,邊將讒汝爾。 汝曾不悟,不能遣一介之使,謝罪請命,輒稱兵抗拒,逐我使人,以怒我大國之師,今禍且至矣,惟世子計之。 」日燇拜,且泣涕而言曰:「公之言良是也,為我計者,皆不知出此。 前日之戰,救死而已,寧不知懼!天子使公來,必能活我。 」北面再拜,誓死不敢忘天子之德。 遂迎立道入,出奇寶為賄,立道一無所受,但要日燇入朝。 日燇曰:「貪生畏死,人之常情,誠有詔貸以不死,臣將何辭。 」乃先遣其臣阮代之、何惟岩等隨立道上表謝罪,修歲貢之禮如初,且言所以願朝之意。 廷臣有害其功者,以為必先朝而後赦。 日燇懼,卒不敢至,議者惜之。 二十八年,遣立道奉使按行兩浙,尋以為四川南道宣慰使,遷陝西漢中道肅政廉訪使。 三十年,皇曾孫松山封梁王,出鎮雲南。 大德二年,廷議求舊臣可為梁王輔行者,立道遂以陝西行台侍御史拜雲南行省參政。 視事期月,卒於官。 立道凡三使安南,官雲南最久,頗得土人之心,為之立祠于鄯善城西。 立道所著詩文,有《效古集》、《平蜀總論》、《安南錄》、《雲南風土記》、《六昭通說》若干卷。 子元,雲南行省左右司郎中。 ○張庭珍庭瑞 張庭珍,字國寶,臨潢全州人。 父楫,金商州南倉使。 歲壬辰,籍其民數千來降,太宗命監榷北京等路賦課,俄改北京都轉運使,因家北京。 歲辛亥,憲宗即位,以庭珍為必闍赤。 高麗不請命,擅徙居海中江華島,遣庭珍往問之。 其王言:「臣事本朝未嘗不謹,而大軍歲入侵掠,避而走險,不得已也。 」且賂庭珍金銀數千兩。 庭珍卻之而歸,以狀聞。 帝為禁戍兵無擅入其地,高麗以安。 帝伐宋,至閬州,授安撫使。 第27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元史 下》
第27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