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大淵建言,謂取吳必先取蜀,取蜀必先據夔,乃遣其侄文安攻宋巴渠。 至萬安寨,守將盧埴降。 復使文安相夔、達要衝,城蟠龍山。 山四面岩阻,可以進攻退守。 城未畢,宋夔路提刑鄭子發曰:「蟠龍,夔之咽喉,使敵得據之,則夔難守矣,此必爭之地也。 」遂率兵來爭。 文安悉力備禦。 大淵聞有宋兵,即遣侄安撫使文仲將兵往援。 宋兵宵遁,追敗之。 秋七月,詔以大淵麾下將士有功,賜金符十、銀符十九,別給海青符二,俾事亟則馳以聞。 其後賞合州之功,復賜白金五十兩。 大淵欲于利州大安軍以鹽易軍糧,請于朝,從之。 冬,大淵入覲,拜東川都元帥,俾與征南都元帥欽察同署事。 大淵還,復于渠江濱築虎嘯城,以逼宋大良城,不逾時而就。 四年,宋賈似道遣楊琳賫空名告身及蠟書、金幣,誘大淵南歸。 文安擒之以聞,詔誅琳。 五月,世祖以大淵及張大悅復神山功,詔獎諭,仍賜蒙古、漢軍鈔百錠。 至元元年,大淵進花羅、紅邊絹各百五十段。 詔曰:「所貢幣帛,已見忠勤,卿守邊陲,宜加優恤。 今後以此自給,俟有旨乃進。 」既而大淵擅殺其部將王仲,詔戒敕之,令免籍仲家。 冬十月,大淵諜知宋總統祁昌由間道運糧入得漢城,並欲遷其郡守向良及官吏親屬於內地,乃自率軍掩襲。 遇之於椒坪,連戰三日,擒祁昌、向良等,俘獲輜重以數千計。 明日,宋都統張思廣引兵來援,復大破之,擒其將盛總管及祁昌之弟。 二年,大淵遣文安以向良等家人往招得漢城,未下。 四月,大淵以疾卒。 八年,追封大淵閬中郡公,謚肅翼。 子文粲,襲為閬蓬廣安順慶夔府等路都元帥。 兄子文安。 文安字泰叔,父大全,仕宋守敘州。 壬寅,國兵入蜀,大全戰死,贈武節大夫、眉州防禦使,謚愍忠,官其長子文仲。 文安方二歲,母劉氏鞠之,依叔父大淵于閬州。 戊午,憲宗以兵攻大獲,大淵以郡降,授侍郎、都行省,文仲亦授安撫使。 中統元年,授文安監軍。 攻禮義城,殺傷甚眾,奪其糧船,繞出通川,獲宋將黃文才、高坦之。 二年,復出通川,與宋將鮮恭大戰,擒統制白繼源。 三年,出開、達,戰屢勝,擒知軍范燮、統制魏興、黃迪、陳子閏等。 授文安開達忠萬梁山等處招討使。 軍于巴渠,萬安寨主盧埴降。 遂築蟠龍城,以據夔、達要路。 宋兵來爭,相持半月,文仲以兵來援,宋兵宵遁,文安追擊,大敗之。 四年,佩銀符,升千戶,監軍如故,進築虎嘯城,以困大良。 至元元年,宋都統張喜引兵攻蟠龍,大戰,敗之,喜潛師宵遁,出得漢城,文安遣兵追襲,又敗之,擒裨將陳亮。 復築方鬥城,為蟠龍聲援,令裨將高先守之。 宋兵攻潼川,行省命文安赴援,敗宋師于射洪之納壩,斬獲甚眾。 宋都統祁昌以重兵運糧餉得漢,且遷其官屬於內地,大淵命文安先邀之,昌立柵椒原以守,合兵攻之,連戰三日,獲祁昌,俘得漢守臣向良家屬,以招良,良以城降,以所俘獻闕下。 二年,改授金符,仍前職,還攻宋開、達等州,擒其統制張剛、總管伏林。 八月,宋兵由開州運糧餉達,文安率奇兵,間道邀擊之,獲總管方富等。 行省上其功,命充夔東路征行元帥,令以前後所俘入見。 詔賜黃金、鞍馬有差。 還,攻奪宋金州斷虎隘,殺其將梁富,擒路鈐趙貴等。 三年春,與千戶李吉等略開州之大通,與宋將硬弓張大戰,獲統制陳德等。 冬,總帥汪惟正遣其將李木波等由間道襲開州,文安遣千戶王福引兵助之。 福先登,破其城,宋將龐彥海投崖死,擒副將劉安仁,留兵戍其地。 宋諸路兵來救,圍城三匝,築壘城外,文安密遣人入城,諭以堅守。 四年春,行省命文安往援,即率兵斷其糧道。 宋兵戰甚力,飛矢中文安面,拔矢力戰,大破之,殺其將張德等。 二月,文安以創甚,還蟠龍,宋兵遂復開州。 文安乃遣總把馬才、楊彪掠達州盧灘峽,與宋兵遇,擒其將蒲德。 五年,文仲卒,詔文安就佩金虎符,充閬州夔東路安撫使軍民元帥,仍相副都元帥府事。 閬州累遭兵變,戶口凋耗,文安乃教以耕桑,鰥寡不能自存,願相配偶者,併為一戶充役,民始復業。 冬,遣千戶馬才、張琪略達州,擒宋將范伸、王德、解明等。 六年,遣蔡邦光、李吉、嵇永興略達州之硃師鄭市,擒總管周德新、裨將王遷。 秋,遣總把王顯略達州之泥壩,擒總管張威。 冬,遣兵掠大寧之曲水,擒副將王仁。 七年,從嚴僉省攻重慶,大戰于龍坎,敗宋兵。 攻鏵鐵寨,擒其將袁宜、何世賢等。 捷聞,詔賜白金、寶鈔、幣帛有差。 秋,攻達州之聖耳城,擒宋將楊普、時仲,芟其禾而還。 又遣元帥蔡邦光略開州,擒宋將陳俊。 冬,文粲入見,帝諭之曰:「汝兄弟宣力邊陲,朕所知也。 」進文安階為明威將軍。 八年春,遣蔡邦光攻達州,戰于聖耳城下,擒其將蒲桂。 又戰開州之沙平,擒其將王順。 時宋以硃礻異孫帥蜀,礻異孫,閬人也,數遣間諜,動搖人心,文安屢獲其諜,閬州竟無虞。 秋八月,文安會東川統軍匣剌攻達州,三戰三捷。 尋遣千戶嵇永興攻開州,戰于平敖、曲水,擒總管王道等。 軍還,以所俘入見,帝深加獎諭,擢昭勇大將軍、東川路征南招討使,賜金銀、寶鈔、鞍馬、弓矢、幣帛有差。 九年秋,領軍出小寧,措置屯田,遣韓福攻達州九君山,擒宋將張俊。 遣元帥蔡邦光會蓬州兵,邀宋師于永睦,戰勝之。 復遣嵇永興、楊彪追襲宋裨將劉威等,破聖耳外城,獲寨主楊桂,縱兵焚掠而還。 九月,築金湯城,以積屯田之糧,且以逼宋龍爪城。 慮宋兵必來爭,遣韓福出兵通川,以牽制之。 與宋兵遇于銼耳山,敗之,俘總管蔡雲龍等。 出達州牛門,斷宋兵迴路,擒總管李牷、李德。 宋兵輸糧達州,遣兵于盧灘峽邀擊之,擒統制孫聰、張順等。 夏,遣元帥李吉略開州,戰于瀉油坡,擒其提舉李貴及石筍寨主雍德。 宋兵復由羅頂山輸糧開、達,遣蔡邦光、李吉伏兵遮之,擒裨將吳金等,覆其糧船。 閏六月,蓬州兵攻拔龍爪城,東川統軍司命文安兼領之。 時蓬州兵已去,宋都統趙章復來據之,且出兵迎敵,文安與戰,破之,擒總管王元而還。 秋,宋都統閻國寶、監軍張應庚運糧于達州,文安邀之於瀉油坡,奪其糧,並擒二將。 宋開州守將鮮汝忠邀遮歸路,與戰敗之,獲總轄秦興祖、譚友孫。 十一年春三月,文安率軍屯小寧,得俘者言,鮮汝忠等將取蟠龍之麥,即遣千戶王新德、楊彪等散掠宋境,文安自戍蟠龍以備之。 李吉略由山,戰于城下,擒其將葉勝。 遣蔡邦光、楊彪掠竹山寨,與趙統制戰,擒其將鄭桂、莊俊。 秋,與蒙古漢軍萬戶怯必烈等,攻宋夔東,拔高陽、夔、巫等寨,擒守將嚴貴、竇世忠、趙興,因跨江為橋,以斷宋兵往來之路,宋兵來爭,戰卻之。 還攻牛頭城,以火箭焚其官舍民居。 十一月,遣蔡邦光略九君山,擒其將孫德、柳榮、趙威。 第24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元史 下》
第24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