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歷二年八月,明宗崩,文宗入正大統,使者旁午。 答裡麻朝暮儘力,事無缺失,帝特賜錦衣以嘉之。 天歷三年,遷淮東廉訪使。 明年,召拜刑部尚書。 國製,新君即位,必賜諸王、駙馬、妃主及宿衛官吏金帛。 答裡麻曰:「必唱名給散,無虛增之數。 」國費大省,帝復賜黃金腰帶以旌其能。 元統元年,升遼陽行省參知政事。 高麗國使朝京,道過遼陽,謁省官,各奉布四匹、書一幅,用征東省印封之。 答裡麻詰其使曰:「國製,設印以署公牘、防奸偽,何為封私書?況汝出國時,我尚在京,未為遼陽省官,今何故有書遺我?汝君臣何欺詐如是耶?」使辭屈,還其書與布。 元統三年,遷山東廉訪使。 時山東盜起,陳馬騾及新李白晝殺掠。 答裡麻以為官吏貪污所致,先劾去之而後上擒賊方略。 朝廷嘉納之,即遣兵擒獲,齊魯以安。 除大都路留守。 帝宴大臣于延春閣,特賜答裡麻白鷹以表其貞廉。 帝嘗命答裡麻修七星堂,先是,修繕必用赤綠金銀裝飾,答裡麻獨務樸素,令畫工圖山林景物,左右年少皆不然。 是歲秋,車駕自上京還,入觀之,乃大喜,以手撫壁嘆曰:「有心哉,留守也!」賜白金五十兩、錦衣一襲。 至正六年,升河南行省右丞,改翰林學士承旨。 至正七年,遷陝西行台中丞,時年六十九。 致事後,召商議中書平章政事,不拜,全俸優養終身。 ○月魯帖木兒 月魯帖木兒,卜領勤多禮伯台氏。 曾祖貴裕,事太祖,為管領怯憐口怯薛官。 祖合剌,襲父職,事世祖。 父普蘭奚,由宿衛為中書右司員外郎,與丞相哈剌哈孫建議迎立武宗,累遷至山北遼東道肅政廉訪使。 月魯帖木兒幼警穎,讀書強記,俶儻有大志。 年十二,成宗命與哈剌哈孫之子脫歡同入國學。 仁宗時入宿衛,一日,帝顧問左右曰:「斯人容貌不凡,誰之子耶?」左右忘其父名,月魯帖木兒即對曰:「臣父普蘭奚也。 」帝曰:「汝父贊謀以定國難,朕未嘗忘。 」因命脫忽台傳旨四怯薛扎撒火孫,令常侍禁廷,毋止其入。 哈剌哈孫欲用為中書蒙古必闍赤,輒辭焉。 哈剌哈孫曰:「汝年幼,欲何為乎?」對曰:「欲為御史爾。 」人壯其志。 久之,遂拜監察御史,巡按上都,劾奏太師、右丞相帖木迭兒受張弼賕六萬貫,貸死。 帝怒,碎太師印,賜月魯帖木兒鈔萬貫,除兵部郎中,拜殿中侍御史。 遷給事中、左侍儀、同修起居注。 尋為右司郎中,賜坐便殿,帝顧左右謂曰:「月魯帖木兒識量明遠,可大用者也。 」他日,帝語近臣曰:「朕聞前代皆有太上皇之號,今皇太子且長,可居大位,朕欲為太上皇,與若等遊觀西山以終天年。 」御史中丞蠻子、翰林學士明裡董阿皆稱善。 月魯帖木兒獨起拜曰:「臣聞昔之所謂太上皇,若唐玄宗、宋徽宗,皆當禍亂,不得已而為之者也。 願陛下正大位,以保萬世無疆之業,前代虛名,何足慕哉!」帝善其對。 仁宗崩,帖木迭兒復入中書,據相位。 參議乞失監以受人金帶系獄,帖木迭兒乃使乞失監訴月魯帖木兒為御史時誣丞相受賕。 皇太后命丞相哈散等即徽政院推問不實,事遂釋。 帖木迭兒乃奏以月魯帖木兒為山東鹽運司副使,降亞中大夫為承事郎,期月間鹽課增以萬計。 丁外艱,扶喪西還。 擢山南江北道肅政廉訪副使。 泰定初,遷汴梁路總管,再調總管武昌,以養親不赴。 致和元年,河南行省平章伯顏矯制起月魯帖木兒為本省參知政事,共議起兵。 月魯帖木兒固辭曰:「皇子北還,問參政受命何人,則將何辭以對?」伯顏怒。 會明裡董阿迓皇子過河南,而月魯帖木兒為御史時嘗劾其娶娼女冒受封,明裡董阿因說伯顏收之,丞相別不花亦與之有隙,乃謫月魯帖木兒乾寧安撫司安置。 至順四年,移置雷州。 至元六年,順帝召之還。 至正二年,入覲,帝欲留之,以母喪未葬辭。 四年,乃起同知將作院事。 尋除大宗正府也可札魯花赤。 九年,由太醫院使拜翰林學士承旨、知經筵事。 進讀之際,引援經史,一本於王道,帝嘉納焉。 十二年,江南諸郡盜賊充斥,詔拜月魯帖木兒平章政事,行省江浙,因言于丞相脫脫曰:「守禦江南,為計已緩,若得從權行事,猶有可為。 」不從。 陛辭,賜尚醖、禦衣、弓矢、甲冑、衛卒十人、鈔萬五千貫以行。 比至鎮,引僚屬集父老詢守備之方,招募民兵數千人,號令明肅。 統師次建德,獲首賊何福斬于市,遂復淳安等縣,俘獲萬餘人,復業者三萬餘家。 是年七月,次徽州,以疾卒於軍中。 ○卜顏鐵木兒 卜顏鐵木兒,字珍卿,唐兀吾密氏。 性明鋭倜儻,早備宿衛,歷事武宗、仁宗、英宗。 天歷初,由太常署丞拜監察御史,升殿中侍御史,累除大都路達魯花赤、都轉運鹽使、肅政廉訪使,由行中書省參知政事升左右丞,擢行御史台中丞,遂拜江浙行省平章政事。 至正十二年春,蘄、黃賊徐壽輝遣兵陷湖廣,侵江東、西,詔卜顏鐵木兒率軍討之。 卜顏鐵木兒益募壯健為兵,得驍勇士三千人、戰艦三百艘。 時湖廣平章政事也先帖木兒、江西平章政事星吉、江南行台御史中丞蠻子海牙皆以兵駐太平,宿留不進。 卜顏帖木兒至,乃與俱前。 賊方聚丁家洲,官軍猝與遇,奮擊敗之,遂復銅陵縣,擒其賊帥,復池州。 遂分遣萬戶普賢奴屯陽陵,王建中屯白麵渡,閭兒討無為州,而自率鎮撫不花、萬戶明安駐池口,以防遏上流,為之節度。 已而江州再陷,星吉死之。 蠻子海牙及威順王寬徹普化軍俱潰而東。 安慶被圍益急,遣使來求援。 諸將皆欲自守信地,卜顏鐵木兒曰:「何言之不忠耶!安慶與池止隔一水,今安慶固守,是其節也,而救患之義,我其可緩。 且上流官軍雖潰,然皆百戰之餘,所乏者錢谷器具而已,吾受命總兵,其可視之而不恤哉!」即大發帑藏以周之,潰軍皆大集,而兩軍之勢復振,安慶之圍遂解。 十三年三月,賊眾復來攻池州,眾且十萬,諸縣皆應之。 卜顏帖木兒會諸將謀曰:「賊表裡連結,若俟其築壘成而坐食諸縣之粟,破之實難。 今新至疲弊,如乘其驕惰,盡鋭攻之,則頃刻之間功可成矣。 」眾曰:「諾。 」遂分番與戰,果大敗之,擒其偽帥,俘斬無算,諸縣復平,遂乘勝率舟師以進。 五月,與戰于望江,又戰小孤山及彭澤,又戰龍開河,皆破走之。 進復江州,留兵守之。 七月,進兵攻蘄州,擒其偽帥鄒普泰,遂克其城。 進兵道士洑,焚其柵,抵蘭溪口。 賊之巢曰黃連寨,又克而殲之。 分兵平兩巴河,於是江路始通。 十一月,與蠻子海牙、四川行省參知政事哈臨禿、左丞桑禿失裡、西寧王牙罕沙軍合,而湖廣左丞伯顏不花等軍皆會。 十二月,分道進攻蘄水縣,拔其偽都,獲偽將相而下四百餘人,徐壽輝僅以身免。 以功詔賜上尊、黃金帶。 時丞相脫脫方總戎南征,聞諸賊皆已破,乃檄伯顏不花征淮東,蠻子海牙守裕溪口,威順王還武昌,而卜顏鐵木兒獨控長江。 十六年六月,復以軍守池州。 十一月,卒。 卜顏鐵木兒持身廉介,人不敢幹以私,其為將,所過不受禮遺宴犒,民不知有兵。 性至孝,幼養于叔父阿術,事之如親父。 常乘花馬,時稱為花馬兒平章雲。 ○星吉 第18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元史 下》
第18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