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益王殂,其樞密張世傑、陸秀夫等復立衛王昺,守廣東諸郡,詔以恆為蒙古漢軍都元帥經略之。 恆進兵取英德府、清遠縣,敗其制置凌震、運使王道夫,遂入廣州,世傑等移屯崖山。 時都元帥張弘范舟師未至,恆按兵不動,分遣諸將略定梅、循諸州。 凌震等復抵廣州,恆擊敗之,皆棄舟走,赴水死,奪其船三百艘,擒將吏宋邁以下二百餘人,又破其餘軍于茭塘越。 十六年二月,弘范至自漳州,直指崖山,恆率所部赴之。 張世傑集海艦千餘艘,貫以巨索,為柵以自固。 恆遣斷其汲路,其勢日迫,諭降不可,乃陣于船尾,由北面逆行,搗其柵。 索絶,世傑猶死戰,自朝至晡,弘范督南面諸軍合擊,大敗之。 陸秀夫先沉妻子于海,乃抱衛王赴海死。 從死者十餘萬人。 獲其金璽、後宮及文武之臣。 其大將翟國秀、凌震等皆解甲降。 焚溺之餘,尚得八百餘艘。 是日,黑氣如霧,有乘舟南遁者,恆以為衛王,追至高、化,詢之降人,始知衛王已死,遁者乃世傑也。 世傑繼亦溺死於海陵港。 嶺海悉平,功成入覲,帝賞勞甚厚,將士預賜宴者二百餘人。 十七年,拜資善大夫、中書左丞,行省荊湖。 掠民為奴婢者,禁之;常德、澧、辰、沅、靖五郡之饑者,賑之;獵戶之籍于官者,奏請一千戶之外,悉放散之。 十九年,乞解軍職,乃命其長子同知江西宣慰司事散木[A156]襲為本軍萬戶。 占城之役,恆奉旨給其糧餉器械、海艦百艘,久留瘴鄉,冒疾而還。 俄有詔命恆從皇子鎮南王征交趾,結筏渡海,奪天長府。 交趾遂空其國,航海而遁。 恆封其宮庭府庫,追襲于海洋,敗之,得船二百艘,幾獲其世子。 會盛夏,軍中疾作,霖潦暴漲,浸濯營地。 議者謂交趾且降,請班師,恆弗能奪,遂還。 蠻兵追敗後軍,王乃改命恆殿後,且戰且行。 毒矢貫恆膝,一卒負恆而趨。 至思明州,毒發,卒,年五十。 後贈銀青榮祿大夫、平章政事,謚武愍;再贈推忠靖遠功臣、太保、儀同三司,追封滕國公。 子散木,江西行省平章政事;囊加真,益都淄萊萬戶;遜都台,同知湖南宣慰使司事。 孫薛徹干,兵部侍郎;薛徹禿,益都般陽萬戶。 列傳第十七 列傳第十七 ○徹裡 徹裡,燕只吉台氏。 曾祖太赤,為馬步軍都元帥,從太祖定中原,以功封徐、邳二州,因家于徐。 徹裡幼孤,母蒲察氏教以讀書。 至元十八年,世祖召見,應對詳雅,悅之,俾常侍左右,民間事時有所咨訪。 從征東北邊還,因言大軍所過,民不勝煩擾,寒餓且死,宜加賑給,帝從之,乃賜邊民谷帛牛馬有差,賴以存活者眾。 擢利用監。 二十三年,奉使江南,省風俗,訪遺逸。 時行省理財方急,賣所在學田以價輸官。 徹裡曰:「學田所以供祭禮、育人才也,安可鬻?」遽止之。 還朝以聞,帝嘉納焉。 二十四年,分中書為尚書省。 桑哥為相,引用黨與,鈎考天下錢糧,凡昔權臣阿合馬積年負逋,舉以中書失征奏,誅二參政。 行省乘風,督責尤峻。 主無所償,則責及親戚,或逮系鄰黨,械禁榜掠。 民不勝其苦,自裁及死獄者以百數,中外騷動。 廷臣顧忌,皆莫敢言。 徹裡乃于帝前具陳桑哥奸貪誤國害民狀,辭語激烈。 帝怒,謂其毀詆大臣,失禮體,命左右批其頰。 徹裡辯愈力,且曰:「臣與桑哥無仇,所以力數其罪而不顧身者,正為國家計耳。 苟畏聖怒而不復言,則奸臣何由而除,民害何由而息!且使陛下有拒諫之名,臣竊懼焉。 」於是帝大悟,即命帥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得珍寶如內藏之半。 桑哥既誅,諸枉系者始得釋。 復奉旨往江南,籍桑哥姻黨江浙省臣烏馬兒、蔑列、忻都、王濟,湖廣省臣要束木等,皆棄市,天下大快之。 徹裡往來,凡四道徐,皆過門不入。 進拜御史中丞,俄升福建行省平章政事,賜黃金五十兩、白金五千兩。 汀、漳劇盜歐狗久不平,遂引兵征之,號令嚴肅,所過秋毫無犯。 有降者,則勞以酒食而慰遣之,曰:「吾意汝豈反者耶,良由官吏污暴所致。 今既來歸,即為平民,吾安忍罪汝。 其返汝耕桑,安汝田裡,毋恐。 」他柵聞之,悉款附。 未幾,歐狗為其黨縛致于軍,梟首以徇,脅從者不戮一人,汀、漳平。 三十一年,帝不豫,徹裡馳還京師,侍醫藥。 帝崩,與諸王大臣共定策,迎立成宗。 大德元年,拜江南諸道行台御史大夫。 一日,召都事賈鈞謂曰:「國家置御史台,所以肅清庶官、美風俗、興教化也。 乃者御史不存大體,按巡以苛為明,征臓以多為功,至有迫子證父、弟證兄、奴訐主者。 傷風敗教,莫茲為甚。 君為我語諸御史,毋庸效尤為也。 」帝聞而善之,改江浙行省平章政事。 江浙稅糧甲天下,平江、嘉興、湖州三郡當江浙什六七,而其地極下,水鐘為震澤。 震澤之注,由吳松江入海。 歲久,江淤塞,豪民利之,封土為田,水道淤塞,由是浸淫泛溢,敗諸郡禾稼。 朝廷命行省疏導之,發卒數萬人,徹裡董其役,凡四閲月畢工。 九年,召入為中書平章政事。 十月,以疾薨,年四十七。 薨之日,家資不滿二百緡,人服其廉。 贈推忠守正佐理功臣、太傅、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追封徐國公,謚忠肅。 至治二年,加贈宣忠同德弼亮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追封武寧王,謚正憲。 子朵兒只,江浙行省左丞。 ○不忽木 不忽木,一名時用,字用臣,世為康裡部大人。 康裡,即漢高車國也。 祖海藍伯,嘗事克烈王可汗。 王可汗滅,即棄家從數千騎望西北馳去,太祖遣使招之,答曰:「昔與帝同事王可汗,今王可汗既亡,不忍改所事。 」遂去,莫知所之。 子十人,皆為太祖所虜,燕真最幼,年方六歲,太祖以賜莊聖皇后。 後憐而育之,遣侍世祖于籓邸。 長從征伐,有功。 世祖威名日盛,憲宗將伐宋,命以居守。 燕真曰:「主上素有疑志,今乘輿遠涉危難之地,殿下以皇弟獨處安全,可乎?」世祖然之,因請從南征。 憲宗喜,即分兵命趨鄂州,而自將攻蜀之釣魚山,令阿里不哥居守。 憲宗崩,燕真統世祖留部,覺阿里不哥有異志,奉皇后稍引而南,與世祖會于上都。 世祖即位,燕真未及大用而卒,官止衛率。 不忽木其仲子也,資稟英特,進止詳雅,世祖奇之,命給事裕宗東宮,師事太子贊善王恂。 恂從北征,乃受學于國子祭酒許衡。 日記數千言,衡每稱之,以為有公輔器。 世祖嘗欲觀國子所書字,不忽木年十六,獨書《貞觀政要》數十事以進,帝知其寓規諫意,嘉嘆久之。 衡纂歷代帝王名謚、統系、歲年,為書授諸生,不忽木讀數過即成誦,帝召試,不遺一字。 至元十三年,與同捨生堅童、太答、禿魯等上疏曰: 臣等聞之,《學記》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蓋自堯、舜、禹、湯、文、武之世,莫不有學,故其治隆于上,俗美于下,而為後世所法。 降至漢朝,亦建學校,詔諸生課試補官。 魏道武帝起自北方,既定中原,增置生員三千,儒學以興。 此歷代皆有學校之證也。 第15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元史 下》
第15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