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元年三月,陝西平章政事脫烈伯領總帥府軍三千人,收捕西番回,詔留總帥軍百人及階州舊軍、禿思馬軍各二百人守階州,余軍還元翼。 湖廣省請以保定翼萬人,移鎮郴州,樞密院官議:「此翼乃張柔所領征伐舊軍,宜遷入鄂州省屯駐,別調兵守之。 」七月,招收亡宋左右兩江土軍千人,從思明上思等處都元帥昔剌不花言也。 十一月,河南行省言:「前揚州立江淮行省,江陵立荊湖行省,各統軍馬,上下鎮遏。 後江淮省移于杭州,荊湖省遷于鄂州,黃河之南,大江迤北,汴梁古郡設立河南江北行省,通管江淮、荊湖兩省元有地面。 近來併入軍馬,通行管領,所屬之地,大江最為緊要,兩淮地險人頑,宋亡之後,始來歸順。 當時沿江一帶,斟酌緩急,安置定三十一翼軍馬鎮遏,後遷調十二翼前去江南,余有一十九翼,于內調發,止存元額十分中一二。 況兩淮、荊襄自古隘要之地,歸附至今,雖即寧靜,宜慮未然。 乞照沿江元置軍馬,遷調江南翼分,並各省所占本省軍人,發還元翼,仍前鎮遏。 」省院官議,以為沿江安置三十一翼軍馬之說,本院無此簿書,問之河南省官孛魯歡,其省亦無樞密院文卷,內但稱至元十九年,伯顏、玉速鐵木兒等共擬其地安置三萬二千軍,後增二千,總三萬四千,今悉令各省差占及逃亡事故者還充役足矣。 又孛魯歡言,去年伯顏點視河南省見有軍五萬二百之上,又若還其占役事故軍人,則共有七八萬人。 此數之外,脫歡太子位下有一千探馬赤、一千漢軍,阿剌八赤等哈剌魯亦在其地,設有非常,皆可調用。 據各省占役,總計軍官、軍人一萬三千八百八十一名,軍官二百九名,軍人一萬三千六百七十二名,內漢軍五千五百八十名,新附軍八千二十八名,蒙古軍六十四名。 江浙省占役軍官、軍人四千九百五十七名,湖廣省占役軍官、軍人七千六百三名,福建省占役軍官、軍人一千二百七十二名,江西省出徵收捕未回新附軍四十九名,悉令還役。 ”江浙省亦言:「河南行省見占本省軍人八千八百三十三名,亦宜遣還鎮遏。 」有旨,兩省各差官赴闕辨議。 二年正月,樞密院臣言:「阿剌、脫忽思所領漢人、女直、高麗等軍二千一百三十六名內,有稱海對陣者,有久戍四五年者,物力消乏,乞于六衛軍內分一千二百人,大同屯田軍八百人,徹裡台軍二百人,總二千二百人往代之。 」制可。 三月,詔各省合併鎮守軍,福建所置者合為五十三所,江浙所置者合為二百二十七所,江西元立屯軍鎮守二百二十六所,減去一百六十二所,存六十四所。 三年三月,沅州賊人嘯聚,命以毗陽萬戶府鎮守辰州,鎮巢萬戶府鎮守沅州、靖州,上均萬戶府鎮守常德、澧州。 五年三月,詔河南省占役江浙省軍一萬一千四百七十二名,除洪澤、芍陂屯田外,余令發還元翼。 七年四月,調碉門四川軍一千人,鎮守羅羅斯。 八年二月,以江南海口軍少,調蘄縣王萬戶翼漢軍一百人、寧萬戶翼漢軍一百人、新附軍三百人守慶元,自乃顏來者蒙古軍三百人守定海。 武宗至大二年七月,樞密院臣言:「去年日本商船焚掠慶元,官軍不能敵。 江浙省言,請以慶元、台州沿海萬戶府新附軍往陸路鎮守,以蘄縣、宿州兩萬戶府陸路漢軍移就沿海屯鎮。 臣等議,自世祖時,伯顏、阿術等相地之勢,制事之宜,然後安置軍馬,豈可輕動。 前行省忙古等亦言,以水陸軍互換遷調,世祖有訓曰:‘忙古得非狂醉而發此言!以水路之兵習陸路之伎,驅步騎之士而從風水之役,難成易敗,於事何補。 ’今欲禦備奸宄,莫若從宜于水路沿海萬戶府新附軍三分取一,與陸路蘄縣萬戶府漢軍相參鎮守。 」從之。 四年十月,以江浙省嘗言:「兩浙沿海瀕江隘口,地接諸蕃,海寇出沒,兼收附江南之後,三十餘年,承平日久,將驕卒惰,帥領不得其人,軍馬安置不當,乞斟酌衝要去處,遷調鎮遏。 」樞密院官議:「慶元與日本相接,且為倭商焚燬,宜如所請,其餘遷調軍馬,事關機務,別議行之。 」十二月,雲南八百媳婦、大、小徹裡等作耗,調四川省蒙古、漢軍四千人,命萬戶囊加部領,赴雲南鎮守。 其四川省言:「本省地方,東南控接荊湖,西北襟連秦隴,阻山帶江,密邇蕃蠻,素號天險,古稱極邊重地,乞于存恤歇役六年軍內,調二千人往。 」從之。 仁宗皇慶元年十一月,詔江西省瘴地內諸路鎮守軍,各移近地屯駐。 延祐四年四月,河南行省言:「本省地方寬廣,關係非輕,所屬萬戶府俱于臨江沿淮上下鎮守方面,相離省府,近者千里之上,遠者二千餘里,不測調度,卒難相應。 況汴梁系國家腹心之地,設立行省,別無親臨軍馬,較之江浙、江西、湖廣、陝西、四川等處,俱有隨省軍馬,惟本省未蒙撥付。 」樞密院以聞,命于山東河北蒙古軍、河南淮北蒙古軍兩都萬戶府,調軍一千人與之。 十一月,陝西都萬戶府言:「碉門探馬赤軍一百五十名,鎮守多年,乞放還元翼。 」樞密院臣議:「彼中亦系要地,不宜放還,止令于元翼起遣一百五十名,三年一更鎮守。 元調四川各翼漢軍一千名,鎮守碉門、黎、雅,亦令一體更代。 」 泰定四年三月,陝西行省嘗言:「奉元建立行省、行台,別無軍府,唯有蒙古軍都萬戶府,遠在鳳翔置司,相離三百五十餘里,緩急難用。 乞移都萬戶府于奉元置司,軍民兩便。 」及後陝西都萬戶府言:「自大德三年命移司酌中安置,經今三十餘年,鳳翔離大都、土番、甘肅俱各三千里,地面酌中,不移為便。 」樞密議:「陝西舊例,未嘗提調軍馬,況鳳翔置司三十餘年,不宜移動。 」制可。 十二月,河南行省言:「所轄之地,東連淮、海,南限大江,北抵黃河,西接關陝,洞蠻草賊出沒,與民為害。 本省軍馬俱在瀕海沿江安置,遠者二千,近者一千餘里,乞以砲手、弩軍兩翼,移于汴梁,並各萬戶府摘軍五千名,設萬戶府隨省鎮遏。 」樞密院議:「自至元十九年,世祖命知地理省院官共議,于瀕海沿江六十三處安置軍馬。 時汴梁未嘗置軍,揚州衝要重地,置五翼軍馬並砲手、弩軍。 今親王脫歡太子鎮遏揚州,提調四省軍馬,此軍不宜更動。 設若河南省果用軍,則不塔剌吉所管四萬戶蒙古軍內,三萬戶在黃河之南、河南省之西,一萬戶在河南省之南,脫別台所管五萬戶蒙古軍俱在黃河之北、河南省東北,阿剌鐵木兒、安童等兩侍衛蒙古軍在河南省之北,共十一衛翼蒙古軍馬,俱在河南省周圍屯駐。 又本省所轄一十九翼軍馬,俱在河南省之南,沿江置列。 果用兵,即馳奏于諸軍馬內調發。 」從之。 阿剌鐵木兒、安童等兩侍衛蒙古軍在河南省之北, 共十一衛翼蒙古軍馬,俱在河南省周圍屯駐。 又本省所轄一十九翼軍馬,俱在河南省之南,沿江置列。 果用兵,即馳奏于諸軍馬內調發。 ”從之。 志第四十八 兵三 志第四十八 兵三 ○馬政 西北馬多天下,秦、漢而下,載籍蓋可考已。 元起朔方,俗善騎射,因以弓馬之利取天下,古或未之有。 蓋其沙漠萬里,牧養蕃息,太仆之馬,殆不可以數計,亦一代之盛哉。 第8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元史 下》
第8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