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正月,詔以他令不罕守建都,布吉守長河西之地,無令遷易。 三月,同知浙東道宣慰司事張鐸言:「江南鎮戍軍官不便,請以時更易置之。 」國製,既平江南,以兵戍列城,其長軍之官,皆世守不易,故多與富民樹黨,因奪民田宅居室,蠹有司政事,為害滋甚。 鐸上言,以為皆不遷易之弊,請更其制,限以歲月遷調之。 庶使初附之民,得以安業也。 五月,命樞密院調兵六百人,守居庸關南、北口。 七月,敕更代廣州鎮戍士卒。 初以丞相伯顏等麾下合必赤軍二千五百人,從元帥張弘范征廣王,因留戍焉。 歲久皆貧困,多死亡者。 至是,命更代之。 復以揚州行省四萬戶蒙古軍,更戍潭州。 十月,發砲卒千人入甘州,備戰守。 十二月,八番羅甸宣慰司請增戍卒。 先是,以三千人戍八番,後征亦奚不薛,分摘其半。 至是師還,宣慰司復請益兵,以備戰守,從之。 十八年正月,命萬戶張珪率麾下往就潭州,還其祖父所領亳州士卒,並統之。 二月,以合必赤軍三千戍揚州。 十月,高麗王並行省皆言,金州、合浦、固城、全羅州等處,沿海上下,與日本正當衝要,宜設立鎮邊萬戶府屯鎮,從之。 十一月,詔以征東留後軍,分鎮慶元、上海、澉浦三處上船海口。 十九年二月,命唐兀于沿江州郡,視便宜置軍鎮戍,及諭鄂州、揚州、隆興、泉州等四省,議用兵戍列城。 徙浙東宣慰司于溫州,分軍戍守江南,自歸州以及江陰至三海口,凡二十八所。 四月,調揚州合必赤軍三千人鎮泉州。 又潭州行省以臨川鎮地接占城及未附黎洞,請立總管府,一同鎮戍,從之。 七月,以隆興、西京軍士代上都戍卒,還西川。 先是,上都屯戍士卒,其奧魯皆在西川,而戍西川者,多隆興、西京軍士,每歲轉餉,不勝勞費,至是更之。 二十年八月,留蒙古軍千人戍揚州,余悉縱還。 揚州所有蒙古士卒九千人,行省請以三分為率,留一分鎮戍。 史塔剌渾曰:「蒙古士卒悍勇,孰敢當,留一千人足矣。 」從之。 十月,發乾討虜軍千人,增戍福建行省。 先是,福建行省以其地險,常有盜負固為亂,兵少不足戰守,請增蒙古、漢軍千人。 樞密院議以劉萬奴所領乾討虜軍益之。 二十一年四月,詔潭州蒙古軍依揚州例,留一千人,余悉放還諸奧魯。 十月,增兵鎮守金齒國,以其地民戶剛狠,舊嘗以漢軍、新附軍三千人戍守,今再調探馬赤、蒙古軍二千人,令藥剌海率赴之。 二十二年二月,詔改江淮、江西元帥招討司為上、中、下三萬戶府,蒙古、漢人、新附諸軍,相參作三十七翼。 上萬戶:宿州、蘄縣、真定、沂郯、益都、高郵、沿海,七翼。 中萬戶:棗陽、十字路、邳州、鄧州、杭州、懷州、孟州、真州,八翼。 下萬戶,常州、鎮江、潁州、廬州、亳州、安慶、江陰水軍、益都新軍、湖州、淮安、壽春、揚州、泰州、弩手、保甲、處州、上都新軍、黃州、安豐、松江、鎮江水軍、建康,二十二翼。 每翼設達魯花赤、萬戶、副萬戶各一人,以隷所在行院。 二十四年五月,調各衛諸色軍士五百人于平灤,以備鎮戍。 十月,詔以廣東系邊徼之地,山險人稀,兼江西、福建賊徒聚集,不時越境作亂,發江西行省忽都鐵木兒麾下軍五千人,往鎮守之。 二十五年二月,調揚州省軍赴鄂州,代鎮戍士卒。 三月,詔黃州、蘄州、壽昌諸軍還隷江淮省。 始三處舊置鎮守軍,以近鄂州省,嘗分隷領之,至是軍官以為言,遂仍其舊。 遼陽行省言,懿州地接賊境,請益兵鎮戍,從之。 四月,調江淮行省全翼一下萬戶軍,移鎮江西省。 從皇子脫歡士卒及劉二拔都麾下一萬人,皆散歸各營。 十一月,增軍戍咸平府,以察忽、亦兒思合言其地實邊徼,請益兵鎮守,以備不虞故也。 二十六年二月,命萬戶劉得祿以軍五千人,鎮守八番。 二十七年六月,調各行省軍于江西,以備鎮戍,俟盜賊平息,而後縱還。 九月,以元帥那懷麾下軍四百人守文州。 調江淮省下萬戶府軍于福建鎮戍。 十一月,江淮行省言:「先是丞相伯顏及元帥阿術、阿塔海等守行省時,各路置軍鎮戍,視地之輕重,而為之多寡,厥後忙古代之,悉更其法,易置將吏士卒,殊失其宜。 今福建盜賊已平,惟浙東一道,地極邊惡,賊所巢穴,請復還三萬戶以鎮守之。 合剌帶一軍戍沿海、明、台,亦怯烈一軍戍溫、處,札忽帶一軍戍紹興、婺州。 其寧國、徽州初用士兵,後皆與賊通,今盡遷之江北,更調高郵、泰州兩萬戶漢軍戍之。 揚州、建康、鎮江三城,跨據大江,人民繁會,置七萬戶府。 杭州行省諸司府庫所在,置四萬戶府。 水戰之法,舊止十所,今擇瀕海沿江要害二十二所,分後閲習,伺察諸盜。 錢塘控扼海口,舊置戰艦二十艘,今增置戰艦百艘,海船二十艘。 」樞密院以聞,悉從之。 二十八年二月,調江淮省探馬赤軍及漢軍二千人,于脫歡太子側近揚州屯駐。 二十九年,以咸平府、東京所屯新附軍五百人,增戍女直地。 三十年正月,詔西征探馬赤軍八千人,分留一千或二千,余令放還。 皇子奧魯赤、大王術伯言,切恐軍散釁生,宜留四千,還四千,從之。 五月,命思播黃平、鎮遠拘刷亡宋避役手號軍人,以增鎮守。 七月,調四川行院新附軍一千人,戍松山。 成宗元貞元年七月,樞密院官奏:「劉二拔都兒言,初鄂州省安置軍馬之時,南面止是潭州等處,後得廣西海外四州、八番洞蠻等地,疆界闊遠,闕少戍軍,復增四萬人。 今將元屬本省四翼萬戶軍分出,軍力減少。 臣等謂劉二拔都兒之言有理,雖然江南平定之時,沿江安置軍馬,伯顏、阿術、阿塔海、阿里海牙、阿剌罕等,俱系元經攻取之人,又與近臣月兒魯、孛羅等樞密院官同議安置者。 乞命通軍事、知地理之人,同議增減安置,庶後無弊。 」從之。 二年五月,江浙行省言:「近以鎮守建康、太平保定萬戶府全翼軍馬七千二百一十二名,調屬湖廣省,乞分兩淮戍兵,于本省沿海鎮遏。 」樞密院官議:「沿江軍馬,系伯顏、阿術安置,勿令改動,止於本省元管千戶、百戶軍內,發兵鎮守之。 」制可。 九月,詔以兩廣海外四州城池戍兵,歲一更代,往來勞苦。 給俸錢,選良醫,往治其疾病者。 命三二年一更代之。 三年二月,調揚州翼鄧新萬戶府全翼軍馬,分屯蘄、黃。 第8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元史 下》
第8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