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曰酌獻。 禮直官于殿上贊太祝立茅苴,禮儀使奏請詣盥洗位。 簾卷,出次,宮縣樂作。 殿中監跪進鎮圭,皇帝執鎮圭至盥洗位,樂止,北向立。 禮儀使奏請搢鎮圭,執事者跪取醿,興,沃水,又跪取盤,承水。 禮儀使奏請皇帝盥手,執事者跪取巾于篚,興,進。 帨手訖,禮儀使奏請執鎮圭,請詣爵洗位,北向立。 禮儀使奏請搢鎮圭,奉爵官以爵跪進。 皇帝受爵,執事者奉醿沃水,奉盤承水。 皇帝洗爵訖,執事者奉巾跪進。 皇帝拭爵,執事者奠盤醿,又奠巾于篚,奉爵官受爵。 禮儀使奏請執鎮圭,升殿。 宮縣樂作,至西階下,樂止。 升自西階,登歌樂作,禮儀使前導詣太祖室尊彞所,東向立,樂止。 禮儀使奏請搢鎮圭執爵,奉爵官以爵跪進。 皇帝受爵,司尊者舉冪,良醖令跪酌犧尊之泛齊,以爵授執事者。 禮儀使奏請執鎮圭,皇帝執圭,入詣太祖神位前,北向立。 宮縣樂作,奏《開成之曲》。 禮儀使跪奏請搢鎮圭跪,又奏請三上香。 三上香訖,奉爵官以爵授進酒官,進酒官東向以爵跪進。 禮儀使奏請執爵,三祭酒于茅苴,以虛爵授進酒官,進酒官以授奉爵官,奉爵官退立尊彞所。 進酒官進取神案上所奠玉爵馬湩,東向跪進,禮儀使奏請執爵祭馬湩。 祭訖,以虛爵授進酒官,進酒官進奠神案上,退。 禮儀使奏請執圭,俯伏興,司徒搢笏跪于俎前,奉牲西向以進。 禮儀使奏請搢鎮圭,皇帝搢圭,俯受牲盤,北向跪奠神案上。 蒙古祝史致辭訖,禮儀使奏請執鎮圭興,前導,出戶外褥位,北向立,樂止。 舉祝官搢笏跪,對舉祝版,讀祝官北向跪,讀祝文訖,俯伏興,舉祝官奠祝版訖,先詣次室。 禮儀使奏請再拜。 拜訖,禮儀使前導詣各室,各奏本室之樂。 其酌獻、進牲、祭馬湩,並如第一室之儀。 既畢,禮儀使奏請詣飲福位。 登歌樂作,至位,西向立,樂止。 登歌《成之樂》作,禮直官引司徒立於飲福位側,太祝以爵酌上尊飲福酒,合置一爵,以奉侍中,侍中受爵,奉以立。 禮儀使奏請皇帝再拜。 拜訖,奏請搢鎮圭跪。 侍中東向以爵跪進,禮儀使奏請執爵,三祭酒,又奏請啐酒。 啐酒訖,以爵授侍中。 禮儀使奏請受胙,太祝以黍稷飯籩授司徒,司徒東向跪進。 皇帝受,以授左右。 太祝又以胙肉俎跪授司徒,司徒跪進。 皇帝受,以授左右。 禮直官引司徒退立。 侍中再以爵酒跪進,禮儀使奏請皇帝受爵飲福。 飲福訖,侍中受虛爵,興,以授太祝。 禮儀使奏請執鎮圭,俯伏興,又奏請再拜。 拜訖,樂止。 禮儀使前導還版位,登歌樂作,降自西階,樂止。 宮縣樂作,至位樂止。 禮儀使奏請還小次,宮縣樂作。 將至小次,禮儀使奏請釋鎮圭,殿中監跪受。 入小次,簾降,樂止。 文舞退,武舞進。 先是皇帝酌獻訖,將至小次,禮直官引亞獻官詣盥洗位。 盥洗訖,升自阼階,酌獻並如常儀。 酌獻訖,禮直官引亞獻官詣東序,西向立。 諸太祝各以酌罍福酒,合置一爵,一太祝捧爵進亞獻之左,北向立。 亞獻再拜受爵,跪祭酒,遂啐飲。 太祝進受爵,退,復于坫上。 亞獻興再拜,禮直官引亞獻官降複位。 終獻如亞獻之儀。 初終獻既升,禮直官引七祀獻官各詣盥洗位,搢笏盥帨訖,執笏詣神位,搢笏跪執爵,三祭酒,奠爵執笏,俯伏興,再拜訖,詣次位,如上儀。 終獻畢,贊者唱「太祝徹籩豆」。 諸太祝進徹籩豆,登歌《豐成之樂》作,卒徹樂止。 奉禮曰「賜胙」,贊者唱「眾官再拜」,在位者皆再拜。 禮儀使奏請詣版位。 簾卷,出次,殿中監跪進鎮圭。 皇帝執圭行,宮縣樂作,至位樂止。 送神《保成之樂》作,一成止。 禮儀使奏請皇帝再拜,贊者承傳,凡在位者皆再拜。 禮儀使前奏禮畢,前導皇帝還大次。 宮縣《昌寧之樂》作,出門樂止。 禮儀使奏請釋鎮圭,殿中監跪受,華蓋傘扇引導如常儀。 入大次,簾降。 禮直官引太常卿、御史、太廟令、太祝、宮闈令升殿納神主,降就拜位,奉禮讚升納神主訖,再拜,御史以下諸執事者皆再拜,以次出。 禮直官各引享官以次出,太樂令率工人二舞以次出,太廟令闔戶以降乃退。 祝冊藏於匱。 八曰車駕還宮。 皇帝既還大次,侍中奏請解嚴。 皇帝釋袞冕,停大次。 五刻頃,尚食進膳。 所司備法駕鹵簿,與侍祠官序立於太廟欞星門外,以北為上。 侍中版奏請中嚴,皇帝改服通天冠、絳紗袍。 少頃,侍中版奏皇帝出次升輿,導駕官前導,華蓋傘扇如儀。 至廟門外,太仆卿率其屬進金輅如式。 侍中前奏請皇帝降輿升輅。 升輅訖,太仆禦。 門下侍郎奉請車駕進發,俯伏興,退。 車駕動,稱警蹕。 至欞星門外,門下侍郎奉請車駕權停,敕眾官上馬。 侍中承旨退稱曰「制可」。 門下侍郎退傳制,贊者承傳。 眾官上馬畢,門下侍郎奏請敕車右升。 侍中承旨退稱「制可」,千牛將軍升訖,導駕官分左右前導,門下侍郎奏請車駕進發。 車駕動,稱警蹕。 符寶郎奉八寶與殿中監從,教坊樂鼓吹振作。 駕至崇天門外垣欞星門外,門下侍郎奏請車駕權停,敕眾官下馬。 贊者承傳,眾官下馬。 車駕動,眾官前引入內石橋,與儀仗倒捲而北,駐立。 駕入崇天門,至大明門外降駕,升輿以入。 駕既入,通事舍人承旨敕眾官皆退,宿衛官率衛士宿衛如式。 志第二十六 祭祀四 志第二十六 祭祀四 ○宗廟下 親謝儀,其目有八: 一曰齋戒。 前享三日,皇帝散齋二日于別殿,致齋一日于大次。 應享官員受誓戒于中書省,如常儀。 二曰陳設,如前親祀儀。 三曰車駕出宮。 前享一日,所司備儀從、內外仗,與應享之官兩行序立於崇天門外,太仆卿控禦馬立於大明門外,諸侍臣及導駕官二十四人,俱于齋殿前左右分班立候。 通事舍人引侍中跪奏請中嚴,俯伏興。 少頃,侍中版奏外辦,皇帝即禦座。 四品以上應享執事官起居訖,侍中奏請升輿。 皇帝出齋殿,降自正階,乘輿,華蓋傘扇如常儀。 導駕官前導至大明門外,侍中進當輿前,奏請降輿,乘馬訖,導駕官分左右步導。 門下侍郎跪奏請進發,俯伏興,前稱警蹕。 至崇天門,門下侍郎奏請權停,敕眾官上馬。 侍中承旨退,稱制可,門下侍郎退傳制,稱眾官上馬,贊者承傳,眾官出欞星門外,上馬訖,門下侍郎奏請進發,前稱警蹕,華蓋傘扇儀仗與眾官左右前引,教坊樂鼓吹不振作。 至太廟欞星門外,紅橋南,贊者承傳眾官下馬。 下馬訖,自卑而尊與儀仗倒捲而北,兩行駐立。 駕至廟門,侍中奏請皇帝下馬,步入廟門。 入廟門訖,侍中奏請升輿,尚輦奉輿,華蓋傘扇如常儀。 導駕官前導,皇帝乘輿至大次前,侍中奏請降輿。 皇帝降輿入就位,簾降,侍衛如式。 尚食進膳,如常儀。 禮儀使以祝冊奏禦署訖,奉出,太廟令受之,各奠于坫,置各室祝案上。 通事舍人承旨,敕眾官各還齋次。 四曰省牲器,見前親祀儀。 第31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元史 上》
第3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