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曰陳設。 祀前三日,樞密院設兵衛各具器服守衛壝門,每門兵官二員,及外垣東西南欞星門外,設蹕街清路諸軍,諸軍旗服,各隨其方色。 去壇二百步,禁止行人。 祀前一日,郊祀令率其屬掃除壇上下。 大樂令率其屬設登歌樂於壇上,稍南,北向。 編磬一虡在西,編鐘一虡在東。 擊鐘磬者,皆有坐杌。 大樂令位在鐘虡東,西向。 協律郎位在磬虡西,東向。 執麾者立於後。 柷一,在鐘虡北,稍東。 敔一,在磬虡北,稍西。 搏拊二,一在柷北,一在敔北。 歌工八人,分列于午陛左右,東西相向坐,以北為上,凡坐者皆藉以席加氈。 琴一弦、三弦、五弦、七弦、九弦者各二,瑟四,籥二,篪二,笛二,簫二,巢笙四,和笙四,閏余匏一,九曜匏一,七星匏一,塤二,各分立於午陛東西樂榻上。 琴瑟者分列于北,皆北向坐;匏竹者分立於琴瑟之後,為二列重行,皆北向相對為首。 又設圜宮懸樂於壇南,內壝南門之外。 東方西方,編磬起北,編鐘次之。 南方北方,編磬起西,編鐘次之。 又設十二鎛鐘于編懸之間,各依辰位。 每辰編磬在左,編鐘在右,謂之一肆。 每面三辰,共九架,四面三十六架。 設晉鼓于懸內通街之東,稍南,北向。 置雷鼓、單鞀、雙鞀各二柄于北懸之內,通街之左右,植四楹雷鼓于四隅,皆左鼙右應。 北懸之內,歌工四列。 內二列在通街之東,二列于通街之西。 每列八人,共三十二人,東西相向立,以北為上。 柷一在東,敔一在西,皆在歌工之南。 大樂丞位在北懸之外,通街之東,西向。 協律郎位於通街之西,東向。 執麾者立於後,舉節樂正立於東,副正立於西,並在歌工之北。 樂師二員,對立於歌工之南。 運譜二人,對立於樂師之南。 照燭二人,對立於運譜之南,祀日分立於壇之上下,掌樂作樂止之標準。 琴二十七,設于東西懸內:一弦者三,東一,西二,俱為第一列;三弦、五弦、七弦、九弦者各六,東西各四列,每列三人,皆北向坐。 瑟十二,東西各六,共為列,在琴之後坐。 巢笙十、簫十、閏余匏一在東,七星匏一、九曜匏一,皆在竽笙之側。 竽笙十、籥十、篪十、塤八、笛十,每色為一列,各分立於通街之東西,皆北向,又設文舞位於北懸之前,植四表於通街之東,舞位行綴之間。 導文舞執衙仗舞師二員,執旌二人,分立於舞者行綴之外。 舞者八佾,每佾八人,共六十四人,左手執籥,右手秉翟,各分四佾,立於通街之東西,皆北向。 又設武舞,俟立位於東西縣外。 導武舞執衙仗舞師二員,執纛二人,執器二十人,內單鞀二、單鐸二、雙鐸二、金鐃二、鉦二、金錞二,執扃者四人,扶錞二、相鼓二、雅鼓二,分立於東西縣外。 舞者如文舞之數,左手執干,右手執戚,各分四佾,立於執器之外。 俟文舞自外退,則武舞自內進,就立文舞之位,惟執器者分立於舞人之外。 文舞亦退于武舞俟立之位。 太史令、郊祀令各公服,率其屬升設昊天上帝神座于壇上,北方,南向;席以藁秸,加褥座,置璧于繅藉,設幣于篚,置酌尊所。 皇地祇神座,壇上稍東,北方,南向;席以藁秸,加褥座,置玉于繅藉,設幣于篚,置酌尊所。 配位神座,壇上東方,西向;席以蒲越,加褥座,置璧于繅藉,設幣于篚,置酌尊所。 設五方五帝、日、月、天皇大帝、北極等九位,在壇之第一等;席以莞,各設玉幣于神座前。 設內官五十四位於圜壇第二等,設中官一百五十九位於圜壇第三等,設外官一百六位於內壝內,設眾星三百六十位於內壝外,席皆以莞,各設青幣于神座之首,皆內向。 候告潔畢,權徹第一等玉幣,至祀日醜前重設。 執事者實柴于燎壇,仍設葦炬于東西。 執炬者東西各二人,皆紫服。 奉禮郎率儀鸞局,設獻官以下及諸執事官版位,設三獻官版位於內壝西門之外道南,東向,以北為上。 次助奠位稍卻,次第一等至第三等分獻官,第四等、第五等分奠官,次郊祀令、太官令、良醖令、廩犧令、司尊罍,次郊祀丞、讀祝官、舉祝官、奉璧官、奉幣官、奉爵官、太祝、盥洗官、爵洗官、巾篚官、祝史,次齋郎,位於其後。 每等異位重行,俱東向,北上。 攝司徒位於內壝東門之外道南,與亞獻相對。 次太常禮儀使、光祿卿、同知太常禮儀院事、太史令、分獻分奠官、僉太常禮儀院事、拱衛直都指揮使、太常禮儀院同僉院判、光祿丞,位於其南,皆西向,北上。 監察御史二位,一位在內壝西門之外道北,東向;一位在內壝東門之外道北,西向。 博士二位,各次御史,以北為上。 設奉禮郎位於壇上稍南,午陛之東,西向;司尊罍位於尊所,北向。 又設望燎位於燎壇之北,南向。 設牲榜于外壝東門之外,稍南,西向;太祝、祝史位於牲後,俱西向。 設省牲位於牲北,太常禮儀使、光祿卿、太官令、光祿丞、太官丞位於其北,太官令以下位皆少卻。 監祭、監禮位在太常禮儀使之西,稍卻,南向。 廩犧令位於牲西南,北向。 又設省饌位於牲位之北,饌殿之南。 太常禮儀使、光祿卿丞、太官令丞位在東,西向;監祭、監禮位在西,東向;俱北上。 祠祭局設正配三位,各左十有二籩,右十有二豆,俱為四行。 登三,鉶三,簠、簋各二,在籩豆間。 登居神前,鉶又居前,簠左、簋右,居鉶前,皆藉以席。 設牲首俎一,居中;牛羊豕俎七,次之。 香案一,沙池、爵坫各一,居俎前。 祝案一,設于神座之右。 又設天地二位各太尊二、著尊二、犧尊二、山罍二于壇上東南,俱北向,西上。 又設配位著尊二、犧尊二、象尊二、山罍二,在二尊所之東,皆有坫,加勺冪,惟玄酒有冪無勺,以北為上。 馬湩三器,各設于尊所之首,加冪勺。 又設玉幣篚二于尊所西,以北為上。 又設正位象尊二、壺尊二、山罍四于壇下午陛之西。 又設地祇尊罍,與正位同,于午陛之東,皆北向,西上。 又設配位犧尊二、壺尊二、山罍四在酉陛之北,東向,北上,皆有坫、冪,不加勺,設而不酌。 又設第一等九位各左八籩,右八豆,登一,在籩豆間,簠、簋各一,在登前,俎一,爵、坫各一,在簠、簋前。 每位太尊二、著尊二,于神之左,皆有坫,加勺、冪,沙池、玉幣篚各一。 又設第二等諸神每位籩二,豆二,簠、簋各一,登一,俎一,于神座前。 每陛間象尊二,爵、坫、沙池、幣篚各一,于神中央之座首。 又設第三等諸神,每位籩、豆、簠、簋各一,俎一,于神座前。 每陛間設壺尊一,爵尊二,爵、坫、沙池、幣篚各一,于神中央之座首。 又設內壝內諸神,每位籩、豆各一,簠、簋各一,于神座前。 每道間概尊二,爵、坫、沙池、幣篚各一,于神中央之座首。 又設內壝外眾星三百六十位,每位籩、豆、簠、簋、俎各一,于神座前。 每道間散尊二,爵、坫、沙池、幣篚各一,于神中央之座前。 自第一等以下,皆用匏爵洗滌訖,置於坫上。 又設正配位各籩一,豆一,簠一,簋一,俎四,及毛血豆各一,牲首盤一。 並第一等神位,每位俎二,于饌殿內。 又設盥洗、爵洗于壇下,卯階之東,北向,罍在洗東加勺,篚在洗西南肆,實以巾,爵洗之篚實以匏,爵加坫。 又設第一等分獻官盥洗、爵洗位,第二等以下分獻官盥洗位,各于陛道之左,罍在洗左,篚在洗右,俱內向。 凡司尊罍篚位,各于其後。 五曰省牲器,見親祀儀。 第30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元史 上》
第30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