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壬午朔,以趙世安為御史中丞,史惟良為中書左丞。 癸未,加知樞密院事燕不鄰開府儀同三司。 籍張珪子五人家資。 乙酉,以西僧加瓦藏卜、蘸八兒監藏併為烏思藏土蕃等處宣慰使都元帥。 雲南麓川等土官來貢方物。 楊州、安豐、廬州等路饑,以兩淮鹽課鈔五萬錠、糧五萬石賑之。 真定、蘄、黃等路,汝寧府、鄭州饑,各賑糧一月。 丁亥,命江南、陝西、河南等處富民輸粟補官,江南萬石者官正七品,陝西千五百石、河南二千石、江南五千石者從七品,自余品級有差。 四川富民有能輸粟赴江陵者,依河南例,其不願仕,乞封父母者聽。 僧、道輸己粟者,加以師號。 征江浙、江西、湖廣賑糶糧價鈔赴京師。 己丑,禿堅、伯忽等攻陷仁德府,至馬龍州,調八番元帥完澤將八番答剌罕軍千人、順元土軍五百人禦之。 庚寅,改萬聖祐國、興龍普明、龍翔萬壽三提點所併為營繕都司,秩正四品;萬安規運、普慶營繕等八提點所併為營繕司,秩正五品。 以修《經世大典》久無成功,專命奎章閣阿鄰帖木兒、忽都魯都兒迷失等譯國言所紀典章為漢語,纂修則趙世延、虞集等,而燕鐵木兒如國史例監修。 開元路胡裡改萬戶府軍士饑,給糧賑之。 辛卯,以御史台臓罰鈔萬錠、金千兩、銀五千兩付太禧宗禋院,供祭祀之需。 賜燕鐵木兒給驛璽書,以征其食邑租賦。 奎章閣學士忽都魯都兒迷失、撒迪、虞集辭職,詔諭之曰:「昔我祖宗睿知聰明,其于致理之道,自然生知。 朕以統緒所傳,實在眇躬,夙夜憂懼,自惟早歲跋涉艱阻,視我祖宗,既乏生知之明,于國家治體,豈能周知?故立奎章閣,置學士員,日以祖宗明訓、古昔治亂得失陳說于前,使朕樂於聽聞。 卿等其推所學以稱朕意,其勿復辭。 」帖麥赤驛戶及建康、廣德、鎮江諸路饑,賑糧一月。 衛輝、江州二路饑,賑鈔二萬錠。 寧國路饑,嘗賑糧二萬石,不足,復賑萬五千石。 癸巳,衛輝路胙城、新鄉縣大風雨災。 甲午,自庚寅至是日,京師大霜晝雺。 立諸色民匠打捕鷹坊都總管府,秩正二品。 置奎章閣監書博士二人,秩正五品。 禿堅、伯忽等攻晉寧州,禿堅自立為雲南王,伯忽為丞相,阿禾、忽剌忽等為平章等官,立城柵,焚倉庫以拒命。 乙未,中書省言:「江浙民饑,今歲海運為米二百萬石,其不足者來歲補運。 」從之。 丙申,雲南蒲蠻來朝。 賑常德、澧州路饑。 丁酉,帝及皇后、燕王阿剌忒納答剌並受佛戒。 己亥,命明宗皇子受佛戒。 監察御史言:「中書平章朵兒只,職任台衡,不思報效,銓選之際,紊亂綱紀,貪污著聞,恬不知恥,黜罷為宜。 」從之。 徭賊入灌陽縣,劫民財。 庚子,以兵興所收諸王也先帖木兒、搠思監等印還給之。 壬寅,玥璐不花辭御史大夫職,不允。 土蕃等處民饑,命有司以糧賑之。 新安、保定諸驛孳畜疫死,命中書給鈔濟其乏。 癸卯,汴梁路封丘、祥符縣霜災。 甲辰,流王禪之子于吉陽軍。 乙巳,封明宗皇子亦璘真班為鄜王。 豫王阿剌忒納失裡所部千六百餘人饑,賑糧二月。 淮安路民饑,以兩淮鹽課鈔五萬錠賑之。 丙午,復以阿兒思蘭海牙為江南行台御史大夫。 命中尚卿小雲失以兵討雲南。 御史台臣言:「欽察台天歷初在上都,常與闊闊出等謀執倒剌沙,事泄,同謀者皆死,欽察台以出征獲免。 頃台臣疑而劾之,不稱事情,宜雪其枉。 」制曰:「可。 」丁未,以伯顏知樞密院事,依前太保 • ⒙季墈皶厥隆Z祔橢惺樵緩「昔在世祖,嘗以宰相一人總領庶務,故治出於一,政有所統。 今燕鐵木兒為右丞相,愛顏既知樞密院事,左丞相其勿復置。 」太禧宗禋院所隷總管府,各置副達魯花赤一人。 賜豫王王傅官金虎符。 戊申,命中書省及翰林國史院官祭太祖、太宗、睿宗三朝禦容。 以太禧宗禋使阿不海牙為中書平章政事,命史惟良及參知政事和尚總督建言之事。 中書省臣言:「舊制,正旦、天壽節,內外諸司各有贄獻,頃者罷之。 今江浙省臣言,聖恩公溥,覆幬無疆,而臣等殊無補報,凡遇慶禮,進表稱賀,請如舊製為宜。 」從之。 降璽書申鹽法之禁。 以嘉興路崇德縣民四萬戶所輸租稅,供英宗后妃歲賜錢帛。 詔諭樞密院,以屯田子粒鈔萬錠助建佛寺,免其軍卒土木之役。 庚戌,茶陵州民饑,同知萬家奴、江存禮以所受敕質糧三千石賑之。 辛亥,迤西蒙古驛戶饑,給芻粟有差。 賑河南流民復歸者鈔五千錠。 泰安州饑民三千戶,真定南宮縣饑民七千七百戶,松江府饑民萬八千二百戶,及土蕃朵裡只失監萬戶部內饑,命所在有司從宜賑之。 濟寧路饑民四萬四千九百戶,賑以山東鹽課鈔萬錠。 杭州火,賑糧一月。 命市故瀛國公趙鳷田,為大龍翔集慶寺永業。 御史台臣言不必予其直,帝曰:「吾建寺為子孫黎民計,若取人田而不予直,非朕志也。 」察罕腦兒宣慰司所部千戶察剌等衛饑者萬四千四百五十六人,人給鈔一錠。 第14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元史 上》
第14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