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州兩家店。 壬申,帝即位於大明殿,受諸王、百官朝賀,大赦,詔曰: 洪惟我太祖皇帝混一海宇,爰立定製,以一統緒,宗親各受分地,勿敢妄生覬覦,此不易之成規,萬世所共守者也。 世祖之後,成宗、武宗、仁宗、英宗,以公天下之心,以次相傳,宗王、貴戚,咸遵祖訓。 至于晉邸,具有盟書,願守籓服,而與賊臣鐵失、也先帖木兒等潛通陰謀,冒干寶位,使英宗不幸罹于大故。 朕兄弟播越南北,備歷艱險,臨禦之事,豈獲與聞! 朕以叔父之故,順承惟謹,于今六年,災異迭見。 權臣倒剌沙、烏伯都剌等,專權自用,疏遠勛舊,廢棄忠良,變亂祖宗法度,空府庫以私其黨類。 大行上賓,利於立幼,顯握國柄,用成其奸。 宗王、大臣,以宗社之重,統緒之正,協謀推戴,屬於眇躬。 朕以菲德,宜俟大兄,固讓再三。 宗戚、將相,百僚、耆老,以為神器不可以久虛,天下不可以無主,周王遼隔朔漠,民庶遑遑,已及三月,誠懇迫切。 朕故從其請,謹俟大兄之至,以遂朕固讓之心。 已于致和元年九月十三日,即皇帝位於大明殿,其以致和元年為天歷元年,可大赦天下。 自九月十三日昧爽已前,除謀殺祖父母、父母,妻妾殺夫,奴婢殺主,謀故殺人,但犯強盜,印造偽鈔不赦外,其餘罪無輕重,咸赦除之。 於戲,朕豈有意于天下哉!重念祖宗開創之艱,恐隳大業,是以勉徇輿情。 尚賴爾中外文武臣僚,協心相予,輯寧億兆,以成治功。 咨爾多方,體予至意! 癸酉,翰林院增給驛璽書。 命燕鐵木兒將兵擊遼東軍,封燕鐵木兒為太平王,以太平路為食邑,賜金五百兩、銀二千五百兩、鈔萬錠、平江官地五百頃。 中書右丞曹立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福建廉訪使易釋董阿為右丞,前中書左丞張思明為左丞。 諸王塔術、只兒哈郎、佛寶等自恩州來朝。 賜按灰鈔百錠,以祀天神。 括河東馬。 甲戌,燕鐵木兒加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錄軍國重事、中書右丞相、監修國史,依前知樞密院事,伯顏加太尉,以江南行台御史大夫朵兒只為江浙行省左丞相,淮西道肅政廉訪使阿兒思蘭海牙為江南行台御史大夫。 諸王孛羅、忽都火者來朝。 征左右兩阿速衛軍老幼赴京師,不行者斬,籍其家。 乙亥,立太禧院,以奉祖宗神禦殿祠祭,秩正二品,罷會福、殊祥兩院。 江西行省平章政事禿堅帖木兒、江浙行省右丞易釋董阿併為太禧院使,中書平章速速、御史中丞亦列赤兼太禧院使。 上都王禪兵襲破居庸關,將士皆潰。 燕鐵木兒軍次三河。 丙子,王禪遊兵至大口,燕鐵木兒還軍次榆河,帝出齊化門視師。 丁丑,燕鐵木兒來見曰:「乘輿一出,民心必驚,軍旅之事,臣請以身任之。 」即日還宮。 命司天監翙星。 戊寅,諭中外曰:「近以奸臣倒剌沙、烏伯都剌潛通陰謀,變易祖宗成憲,既已明正其罪。 凡回回種人不預其事者,其安業勿懼;有因而扇惑其人者,罪之。 」又敕:「軍中逃歸,及京城游民敢攘民財者斬。 」命高昌僧作佛事于延春閣。 又命也裡可溫于顯懿莊聖皇后神禦殿作佛事。 諸王阿兒八忽、按灰、脫脫來朝。 命留守司完京城,軍士乘城守禦。 燕鐵木兒與王禪前軍戰于榆河,敗之,追奔紅橋北。 其樞密副使阿剌帖木兒、指揮使忽都帖木兒以兵會王禪,復來戰,又敗之,我師據紅橋。 增給大都驛馬百匹。 庚辰,太白犯亢宿。 詔諭御史台:「今後監察御史、廉訪司,凡有刺舉,並著其實,無則勿妄以言。 廉訪司書吏,當以職官、教授、吏員、鄉貢進士參用。 」加封漢將軍關羽為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遣使祠其廟。 辛巳,命司天監翙星。 以別不花知樞密院事,依前中書左丞相。 括山東馬。 燕鐵木兒與上都軍大戰白浮之野,燕鐵木兒手刃七人于陣,敗之。 脫脫木兒與遼東軍戰薊州之檀子山。 壬午,大霧。 王禪等遁崑山州。 獲上都頒詔使者及遼東徵兵使者以聞,詔誅之。 癸未,以同知樞密院事禿兒哈帖木兒知樞密院事,中書平章政事明裡董阿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 王禪收集散亡,復來戰,我師列陣白浮之西,敵不敢犯。 至夜,撒敦、脫脫木兒前後夾攻,敗走之,追及于昌平北,斬首數千級,降者萬餘人。 帝遣使賜燕鐵木兒上尊,諭旨曰:「丞相每臨陣,躬冒矢石,脫有不虞,奈何?自今第以大將旗鼓督戰可也。 」燕鐵木兒對曰:「凡戰,臣必以身先之,敢後者,論以軍法。 若委之諸將,萬一失利,悔將何及?」甲申,慶雲見。 王禪單騎亡,撒敦追之不及而還。 命御史台:「凡各道廉訪司官,用蒙古二人,畏兀、河西、回回、漢人各一人。 各司書吏十六人,用職官五,各路司吏五,教授二,鄉貢進士四人。 本台經歷品秩相當者,除各道廉訪使,都事除副使。 今台譯史通事考滿不得除御史。 」靖安王闊不花等將陝西兵潛由潼關南水門入,萬戶孛羅棄關走,闊不花等分據陝州等縣,縱兵四劫。 乙酉,以明裡董阿為中書平章政事,嶺北行省左丞燕不鄰知樞密院事。 募丁壯千人守捍城郭。 上都兵入古北口,將士皆潰,其知樞密院事竹溫台以兵掠石槽。 追封乳母完者云國夫人,其夫干羅思贈太保,封雲國公,謚忠懿;子鎖乃贈司徒,封雲國公,謚貞閔。 燕鐵木兒遣撒敦倍道趨石槽,掩其不備,擊之。 燕鐵木兒大兵繼至,轉戰四十餘里,至牛頭山,擒駙馬孛羅帖木兒,平章蒙古塔失、雅失帖木兒,將作院使撒兒討溫,送闕下戮之,將校降者萬人,余兵奔竄,夜遣撒敦出古北口逐之。 脫脫木兒與遼東軍戰薊州南,殺獲無算。 調河南蒙古軍老幼五萬人,增守京師,募丁壯守直沽。 調臨清萬戶府運糧軍三千五百並禦河分守,山東丁壯萬人守禦益都、般陽諸處海港。 居庸關壘石以為固。 丁亥,遼東軍抵京城,燕鐵木兒引兵拒之,令京城里長召募丁壯及百工合萬人,與兵士為伍,乘城守禦,月給鈔三錠、米三斗。 冀寧、晉寧兩路所轄:代州之雁門關,崞州之陽武關,嵐州之天澗口、皮庫口,保德州之寨底、天橋、白羊三關,石州之塢堡口,汾州之向陽關,隰州之烏門關,吉州之馬頭、秦王嶺二關,靈石縣之陰地關,皆令穿塹壘石以為固,調丁壯守之。 戊子,上都諸王忽剌台等兵入紫荊關,將士皆潰,行樞密院官卜顏、斡都蠻,指揮使也速台兒將兵援之。 陝西行台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兒引兵從大慶關渡河,擒河中府官,殺之。 萬戶徹裡帖木兒軍潰而遁,河南廉訪副使萬家閭言:「徹裡帖木兒身為大將,紀律不嚴,望風奔潰,宜加重罰,以示勸懲。 」不報。 河東聞也先帖木兒軍至,官吏皆棄城走,也先帖木兒悉以其黨代之。 召雲南行省左丞相也兒吉尼,不至。 前尚書左丞相三寶奴以罪誅,其二子上都、哈剌八都兒近侍,命以所籍家貲及制命還之。 第13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元史 上》
第1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