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戊申,敕諸路所捕盜,初犯臓多者死,再犯臓少者從輕罪論。 阿合馬言:「有盜以舊鈔易官庫新鈔百四十錠者,議者謂罪不應死,且盜者之父執役臣家,不論如法,寧不自畏。 」詔處死。 壬子,遣禮部尚書柴椿偕安南國使村中贊賫詔往諭安南國世子陳日烜,責其來朝。 癸丑,太陰犯熒惑。 乙卯,罷太原、平陽、西京、延安路新簽軍還籍。 罷招討使劉萬奴所管無籍軍願從大軍征討者。 趙炳言陝西運司郭同知、王相府郎中令郭叔雲盜用官錢,敕尚書禿速忽、侍御史郭祐檢核之。 戊辰,命湖北道宣慰使劉深教練鄂州、漢陽新附水軍。 詔諭四川宣慰司括軍民戶數。 己巳,以梧州妖民吳法受扇惑藤州、德慶府瀧水徭蠻為亂,獲其父,誅之。 並教坊司入拱衛司。 十二月戊寅,發粟鈔賑鹽司灶戶之貧者。 括甘州戶。 庚辰,安南國貢藥材。 甲申,祀太陽。 丙申,敕樞密、翰林院官,就中書省與唆都議招收海外諸番事。 丁酉,八里灰貢海青。 回回等所過供食,羊非自殺者不食,百姓苦之。 帝曰:「彼吾奴也,飲食敢不隨我朝乎?」詔禁之。 詔諭海內海外諸番國主。 賜右丞張惠銀五千四百兩。 敕自明年正月朔日,建醮于長春宮,凡七日,歲以為例。 命李居壽告祭新歲。 詔諭占城國主,使親自來朝。 唆都所遣闍婆國使臣治中趙玉還。 改單州、兗州隷濟寧路;復置萬泉縣,隷河中府;改垣曲縣隷絳州;降歸州路為州;升沔陽、安陸各為府;改京兆為安西路;改惠州、建寧、梧州、柳州、象州、邕州、慶遠、賓州、橫州、容州、潯州併為路。 建聖壽萬安寺于京城。 帝師亦憐吉卒。 敕諸國教師禪師百有八人,即大都萬安寺設齋圓戒,賜衣。 是歲,斷死罪百三十二人。 保定等二十餘路水旱風雹害稼。 本紀第十一 世祖八 本紀第十一 世祖八 十七年春正月癸卯朔,高麗國王王睶遣其僉議中贊金方慶來賀,兼奉歲貢。 丙午,命萬戶綦公直戍別失八里,賜鈔一萬二千五百錠。 辛亥性中國古代哲學範疇。 指人性、天性等。 其含義有一個,磁州、永平縣水,給鈔貸之。 丙辰,立遷轉官員法:凡無過者授見闕,物故及過犯者選人補之,滿代者令還家以俟。 又定諸路差稅課程,增益者即上報,隱漏者罪之,不須履畝增稅,以搖百姓。 詔括江淮銅及銅錢銅器。 辛酉,以海賊賀文達所掠良婦百三十餘人還其家。 廣西廉州海賊霍公明、鄭仲龍等伏誅。 甲子,敕泉州行省所轄州郡山寨未即歸附者率兵拔之,已拔復叛者屠之。 以總管張瑄、千戶羅璧收宋二王有功,升瑄沿海招討使,虎符;璧管軍總管,金符。 丁卯,畋近郊。 詔毋以侍衛軍供工匠役。 戊辰,敕相威檢核阿里海牙、忽都帖木兒等所俘丁三萬二千餘人,並放為民。 置行中書省于福州。 改德慶路為總管府。 賜開灤河五衛軍鈔。 二月乙亥,張易言:「高和尚有秘術,能役鬼為兵,遙制敵人。 」命和禮霍孫將兵與高和尚同赴北邊。 丙子,立北京道二驛。 丁丑,答裡不罕以雲南行省軍攻定昌路,擒總管谷納,殺之。 詔令答裡不罕還,以阿答代之。 敕非遠方歸附人毋入會同館。 詔納速剌丁將精兵萬人征緬國。 乙酉,賞納速剌丁所部征金齒功銀五千三百二十兩。 己丑,命梅國賓襲其父應春瀘州安撫使職。 瀘州嘗叛,應春為前重慶制置使張珏所殺。 國賓詣闕訴冤,詔以珏畀國賓,使復其父仇。 珏時在京兆,聞之自經死。 國賓請贖還瀘州軍民之為俘者,從之。 日本國殺國使杜世忠等,征東元帥忻都、洪茶丘請自率兵往討,廷議姑少緩之。 丙申,詔諭真人祁志誠等焚燬《道藏》偽妄經文及板。 庚子,阿里海牙及納速剌丁招緬國及洞蠻降臣,詔就軍前定錄其功以聞。 江淮行省左丞夏貴請老,從之,仍官其子孫。 合剌所部和州等城為叛兵所掠者,賜鈔給之,仍免其民差役三年。 發侍衛軍三千浚通州運糧河。 畏吾戶居河西界者,令其屯田。 辛丑,以廣中民不聊生,召右丞塔出、左丞呂師夔廷詰壞民之由,命也的迷失、賈居貞行宣慰司往撫之。 師夔至,廷辯無驗,復令還省治事。 詔王相府于諸奧魯市馬二萬六千三百匹。 遣使代祀岳瀆。 賜諸王阿八合、那木干所部,及征日本行省阿剌罕、範文虎等西錦衣、銀鈔、幣帛各有差。 又賜四川貧民及兀剌帶等馬牛羊價鈔。 三月癸卯,命福建王積翁入領省事,中書省臣以為不可,改戶部尚書。 甲辰,車駕幸上都。 思、播州軍侵鎮遠、黃平界,命李德輝等往視之。 罷通政院官不勝任者。 丙午,敕東西兩川發蒙古、漢軍戍魚通、黎、雅。 乙卯,立都功德使司,從二品,掌奏帝師所統僧人並吐番軍民等事。 己未,詔討羅氏鬼國,命以蒙古軍六千,哈剌章軍一萬,西川藥剌海、萬家奴軍萬人,阿里海牙軍萬人,三道併進。 癸亥,高郵等處饑,賑粟九千四百石。 辛未,立畏吾境內交鈔提舉司。 給月脫古思八部屯田牛具。 賜忙古帶等羊馬及皇子南木合下羊馬價。 夏四月壬申朔,中書省臣言:「唆都軍士擾民,故南劍等路民復叛。 及忙古帶往招徠之,民始獲安。 」詔以忙古帶仍行省福州。 癸酉,南康杜可用叛,命史弼討擒之。 定杭州宣慰司官四員,以游顯、管如德、忽都虎、劉宣充之。 丙子,隆興路楊門站復為懷安縣。 庚辰,四川宣慰使也罕的斤請賜海青符,命以二符給之。 壬午,史弼入朝。 乙酉,以宋太常樂付太常寺。 改泗州靈壁縣仍隷宿州。 丁亥,立杭州路金玉總管府。 甲午,敕軍戶貧乏者還民籍。 丙申,以羅佐山道梗,敕阿里海牙發軍千人戍守。 以隆興、泉州、福建置三省不便,命廷臣集議以聞。 己亥,諸王只必帖木兒請各投下設官,不從。 庚子,歲星犯軒轅大星。 敕權停百官俸。 寧海、益都等四郡霜,真定七郡蟲,皆損桑。 五月辛丑朔,樞密院調兵六百守居庸南、北口。 甲辰,作行宮于察罕腦兒。 丙午,升沙州為路。 癸丑,括沙州戶丁,定常賦,其富戶余田令所戍漢軍耕種。 詔雲南行省發四川軍萬人,命藥剌海領之,與前所遣將同征緬國。 高麗國王王春以民饑,乞貸糧萬石,從之。 福建行省移泉州。 甲寅,汀、漳叛賊廖得勝等伏誅。 造船三千艘,敕耽羅發材木給之。 庚申,賜諸王別乞帖木兒銀印。 辛酉,賜國師掌教所印。 賞伯顏將士戰功銀二萬八千七百五十兩。 真定、咸平、忻州、漣、海、邳、宿諸州郡蝗。 六月辛未朔,以忽都帶兒牧籍闌遺人民牛畜,撥荒地令屯田。 壬申,復招諭占城國。 丁丑,唆都部下顧總管聚黨于海道劫奪商貨,範文虎招降之,覆議置於法,命文虎等集議處之。 阿答海等請罷江南所立稅課提舉司,阿合馬力爭,詔御史台選官檢核,具實以聞。 阿合馬請立大宗正府。 罷上都奧魯官,以留守司兼管奧魯事。 安西王薨,罷其王相府。 遣呂告蠻部安撫使王阿濟同萬戶昝坤招諭羅氏鬼國。 壬辰,召範文虎議征日本。 戊戌,高麗王王睶遣其將軍樸義來貢方物。 江淮等處頒行鈔法,廢宋銅錢。 遣不魯合答等檢核江淮行省阿里伯、燕帖木兒錢谷。 改泗州隷淮安路。 賜忽烈禿、忽不剌等將士力戰者銀鈔、及給折可察兒等軍士羊馬價鈔各有差。 第3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元史 上》
第3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