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答:‘天下的人沒有不願意跟隨他的。 大王知道禾苗的情況嗎?當七八月間天旱的時候,禾苗就乾枯了。 一旦天上烏雲密佈,嘩啦嘩啦下起大雨來,禾苗便會蓬勃生長起來。 這樣的情況,誰能夠阻擋的住呢?如今各國的國君,沒有一個不喜歡殺人的。 如果有一個不喜歡殺人的國君,那麼,天下的老百姓都會伸長脖子期待着他來解救了。 真象這樣,老百姓歸服他,就象雨水向下奔流一樣,嘩啦嘩啦誰能阻擋的住呢?」 【讀解】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正當孟子與梁惠王越談越投機的時候,梁惠王卻一命嗚呼了。 惠王的兒子襄王繼位,還是召見了一次孟子。 這裡記錄的,就是孟子見了梁襄王后的感受和他的自述的談話內容。 「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 」這兩句著名的話描繪一個人不成器的樣子,真是形象生動而入木三分。 更為有意思的是,就是這個不成器的公子哥兒,居然一開口就問「天下惡乎定?」給人以小人說大話的感覺:他竟然也想定平定天下!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孟子並沒有因為反感這人就拂袖而去或緘口不言,而是照樣認真地給他來了一番關於統一天下的開導。 這一點,要是換了我們就很難做到了。 所謂「話不投機半句多」,我們在人際交往中往往喜怒形于色,不能掩飾自己的感情好惡。 尤其是遇到自己看不慣的領導人,心裡面咒罵「你算什麼東西!」面子上也就難看而過不去了,沒有孟老夫子那樣的涵養。 孟老夫子給梁襄王談的其實是兩個層次的內容。 第一層,天下統一才能夠安定。 這個道理是非常簡單的。 天下不統一,四分五裂,戰爭不斷,怎麼可能安定呢?用以後各代的歷史事實(如三國六朝等)來驗證,也可以看到孟子論斷的正確性。 第二層,誰能統一天下?孟子說得非常簡單:不喜歡殺人的人能夠統一天下。 用我們今天的眼光來看,誰喜歡殺人呢?除了心理變態的殺人狂而外,誰都不喜歡殺人。 那豈不成了誰都可以統一天下了嗎?這顯然是近乎荒唐的結論。 所以,我們要回到孟子談話的具體環境和時代來理解,才不致于曲解了這位「亞聖」的本來意思。 首先,孟子所說的「不嗜殺人者」是指執掌人的生死大權的國君。 其次,在當時的時代,七雄紛爭,戰爭不斷。 戰爭就要互相殘殺。 所以,孟子所說的「不嗜殺人者」實際上是指不喜歡戰爭的人,也就是世界和平的維護者,而「嗜殺人者」則是指那些戰爭販子,「軍國主義者」。 不然的話,孟子說「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豈不成了個個國君都是心理變態的殺人狂嗎?其實,孟子所說的道理並不深奧,正因為當時戰火紛飛,征伐不斷,各國的老百姓都吃夠了戰爭的苦頭,就像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一樣,痛苦不堪。 如果這時候有哪個國君公然樹起和平的旗幟,不再讓他的老百姓去打仗賣命,而營造出一派社會穩定和發展生產的局面,那天下的老百姓都會聞風而至,誠心歸服了。 孟子的理論依據實際上仍然是民眾的心理。 孟子的政治學說具有濃厚的政治心理學色彩,說穿了,還是「仁政」的思想了。 從我們今天的研究來看,孟子的政治學說和治國方略在理論上說都非常有道理,使人聽了後不得不信服。 但從實踐來看,則不一定適用於戰國時代的特殊歷史。 在戰爭年代,軍事和政治密不可分,要謀求天下統一也的確離不開軍事,離不開戰爭本身。 所以,一般國君都會認為孟子的思想過于「迂闊」而不實用,不如縱橫家或兵家的計策來得實在。 梁襄王顯然也是這種看法。 事實上,就在孟子走後不久,蘇秦到了魏國,並沒有費太多的口舌就說動了梁襄王參加六國合縱抗秦的計劃。 人畢竟都是急功近利的啊,何況是在戰國那個特殊的時代。 衣食足而知禮儀 【原文】 王曰:「吾惛①,不能進於是矣。 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請嘗試之。 」 曰:“無恆產②而有恆心者,惟土為能。 若③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 苟無恆心,放闢邪侈④無不為已。 及陷于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⑤也。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⑥民之產,必是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于死亡。 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⑦。 “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此惟救死而恐不贍⑧,奚暇⑨禮儀哉? 「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鷄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謹庠畜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老者衣錦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註釋】 ①惛:同「昏」,昏亂,糊塗。 ②恆產:可以賴以維持生活的固定財產。 如土地、田園、林木、牧畜等。 ③若:轉折連詞,至于。 ④放:放蕩。 闢:同「僻」與「邪」的意思相近,均指歪門邪道;侈:放縱揮霍。 放闢邪侈指放縱邪慾違法亂紀。 ⑤罔:同「網」,有「陷害」的意思。 ⑥制:訂立制度、政策。 ⑦輕:輕鬆,容易。 ⑧贍:足夠,充足。 ⑨奚暇:怎麼顧得上。 奚,疑問詞,怎麼,哪有。 暇,餘暇,空閒。 【譯文】 齊宣王說:「我頭腦昏亂,對您的說法不能作進一步的領會。 希望先生開導我的心志,更明確的教我。 我雖然不聰明,也不妨試它一試。 」 第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孟子》
第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