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這不也是孟子思想的翻版嗎? 仁者無敵 【原文】 梁惠王曰:「晉國①,天下莫強②焉,叟之所知也。 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③;西喪地于秦七百里④;南辱于楚⑤。 寡人恥之,願比死者一灑之⑥,如之何則可?」 孟子對曰;“地方百里⑦而可以王。 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⑧;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 可使制梃以達秦楚之堅甲利兵矣。 「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 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 』王請勿疑!」 【註釋】 ①晉國:韓、趙、魏三家分晉,被周天子和各國承認為諸侯國,稱三家為三晉,所以,梁(魏)惠王自稱魏國也為晉國。 ②莫強:沒有比它更強的。 ③東敗於齊,長子死焉:公元前341年,魏與齊戰于馬陵,兵敗,主將龐涓被殺,太子申被俘。 ④西喪地于秦七百里:馬陵之戰後,魏國國勢漸衰,秦屢敗魏國,迫使魏國獻出河西之地和上郡的十五個縣,約七百里地。 ⑤南辱于楚:公元前324年,魏又被楚將昭陽擊敗於襄陵,魏國失去八邑。 ⑥比:替,為;一:全,都;灑:洗刷。 全句說,希望為全體死難者報仇雪恨。 ⑦地方百里:方圓百里的土地。 ⑧易耨:及時除草。 易,疾,速,快;耨,除草。 【譯文】 惠王說:「魏國曾一度在天下稱強,這是老先生您知道的。 可是到了我這時候,東邊被齊國打敗,連我的大兒子都死掉了;西邊喪失了七百里土地給秦國;南邊又受楚國的侮辱。 我為這些事感到非常羞恥,希望替所有的死難者報仇雪恨,我要怎樣做才行呢?」 孟子回答說:“只要有方圓一百里的土地就可以使天下歸服。 大王如果對老百姓施行仁政,減免刑罰,少收賦稅,深耕細作,及時除草;讓身強力壯的人抽出時間修養孝順、尊敬、忠誠、守信的品德,在家侍奉父母兄長,出門尊敬長輩上級.這樣就是讓他們製作木棒也可以打擊那些擁有堅實盔甲鋭利刀槍的秦楚軍隊了。 「因為那些秦國、楚國的執政者剝奪了他們老百姓的生產時間,使他們不能夠深耕細作來贍養父母。 父母受凍挨餓,兄弟妻子東離西散。 他們使老百姓陷入深淵之中,大王去征伐他們,有誰來和您抵抗呢?所以說:『施行仁政的人是無敵于天下的。 』大王請不要疑慮!」 【讀解】 從一般的請教到傾訴苦衷,尋求雪恥圖強的良方。 梁惠王已經對孟子信任有加了。 孟子因此也不再賣關子,而是直截了當的提出了他的仁政主張。 其實還是不外乎物質生產和精神文明建設兩手抓的問題。 在物質生產方面,包括三項內容:一是刑罰,二是薄賦稅,三是深耕易耨。 雖然省刑罰屬於法治,薄賦稅屬於財政,深耕易耨才屬於農業生產。 但說穿了,前兩項的目的都是為了讓老百姓能夠提高勞動生產積極性,發展生產。 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主要還是教育問題,不過,在儒家政治的教育中,德育是第一位的,做人是第一位的,而文化知識還是第二位的,所以孟子在這裡依然強調的是「孝、悌、忠、信」。 只要這兩手都抓住了,國無論大小都可以發展壯大。 小國可以打敗大國,弱國可以戰勝強國。 因為,施行仁政的人是無敵于天下的。 孟子當然也不是隨便提虛勁,而是具體分析了敵對國的致命弱點,最後才鼓勵惠王,請他不要懷疑自己的治國良方。 其實,莫說梁惠王,就是我們今天聽了孟子的一番闡述申說,不也是認為很有道理的嗎? 誰能統一天下 【原文】 孟子見梁襄王①。 出,語②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 卒然③問曰:『天下惡乎定?』 “吾對曰:『定於一。 』 “『孰能一之?』 “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 “『孰能與④之?』 「對曰:『天下莫不與也。 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 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渤然⑤興之矣。 其如是,孰能禦之?今夫天下之人牧⑥,未有不嗜殺人者也。 如有不嗜殺人者也。 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 誠如是也,民歸之,由⑦水之就下,沛然誰能禦之?』」 【註釋】 ①梁襄王:梁惠王的兒子,名嗣,公元前318年至公元前296年在位。 ②語(yu):動詞,告訴。 ③卒然:突然。 卒同「猝」(cu). ④與:從,跟。 七八月:這裡指周代的曆法,相當於夏曆的五六月,正是禾苗需要雨水的時候。 ⑤渤然:興起的樣子。 渤然興之即蓬勃地興起。 ⑥人牧:治理人民的人,指國君。 「牧」由牧牛、牧羊的意義引申過來。 ⑦由:同「猶」,好像,如同。 【譯文】 孟子見了梁惠王,出來以後,告訴人說:“遠看不像個國君,到了他跟前也看不出威嚴的樣子。 突然問我:『天下要怎樣才能安定?』 “我回答說:『要統一才會安定。 』 “他又問:『誰能統一天下呢?』 “我又答:『不喜歡殺人的國君能統一天下。 』 “他又問:『有誰願意跟隨不喜歡殺人的國君呢?』 第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孟子》
第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