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容易的是他看到了人心的趨向,指出君子可千萬不能不 慎重,一定不要犯下大的錯誤,不要讓自己處于低下惡劣的被攻 擊的處境。 否則,牆倒眾人推,惡往一處歸,那任你是誰也是受 不了的。 懂得了這個道理,無論你是大人物也好,小人物也好,只要 是在人群之中生活,就要謹慎從事,避免居于「下流」的處境,以 免被眾人推倒的牆壓得喘不過氣來。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 【原文】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 也,人皆仰之。 」 【譯文】 子貢說:「君子的過錯就像日食月食一樣:有過錯時,人人都 看得見;改正的時候,人人都仰望着。 」 【讀解】 在「晉靈公不君」的故事中,士會勸晉靈公說:「人誰無過? 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宣公二年》) 所謂暇不掩瑜。 日食月食,太陽月亮暫時好像被黑影遮住了 一樣,但最終卻掩不了太陽月亮的光輝。 君子有過錯也是同樣的 道理。 有過錯時,就像日食月食,暫時有污點,有陰影;一旦承 認錯誤並改正錯誤,。 君子原本的人格光輝又煥發了出來,仍然不 失為君子的風度。 另一方面,對於一個有地位的君子,也就是領導人來說,就 像太陽、月亮一樣,居于高處,並且大家都看慣了他光輝的形象, 不像一般人,亮不亮沒關係,反正也沒人注意。 居于高位的領導 人一旦犯錯誤,很容易被大家發現,就像太陽、月亮一樣,稍有 有一點點黑,就被人們覺察到了,所以尤其需要謹慎,一言一行 都要注意。 當然,你一旦改正錯誤,那也很容易被大家發現,因 為大家都仰望着你嘛。 以上兩方面就是子貢說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的意思。 不過,孟 子認為,古代君子的過錯的確如子貢所說,像日食月食一樣,但 他所處那個時代的所謂「君子」,卻是將錯就錯,文過飾非,已完 全沒有「日食月食」的風度了。 (《孟子·公孫五下》) 孟子距子貢的時代並不很遙遠,而我們今天距孟子的時代卻 是遠之又遠。 「君子」之過,是如日月之食讓人仰望,還是將錯就 錯,文過飾非呢? 聖人無常師 【原文】 衛公孫朝①問于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②, 未墜於地,在人。 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 之道焉。 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註釋】 ①衛公孫朝:衛國大夫公孫朝。 ②文武之道:周文王、周武王之述 孔子自認為是文武之道的繼承者。 【譯文】 衛國大夫公孫朝向子貢問道:「仲尼的學問是跟誰學的呢?」子 貢說:「周文王、周武王的聖人之道並沒有墜落在地上,而在人們 的掌握之中。 賢能的人掌握了它大的方面,不賢能的人掌握了它 小的方面,沒有什麼地方沒有文武之道。 我的老師什麼地方不可 以學習呢?他又何必一定要有一個固定的老師呢?」 【讀解】 孔子自己說過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述而》)所 以,他的確不是什麼名牌大學畢業,也沒有跟什麼名教授做過學 問,而實實在在是一個「天涯何處無老師」的人。 所以,當公孫朝向子貢提出問題,要查詢聖人的師門時,遭 到了子貢雄辯而有力的反詰。 按照子貢的說法,聖人無處不可以 學習,無人不可以學習,只要是合于文武之道的就行。 這種看法 在唐代韓愈那篇著名的《師說》裡得到了發揮。 韓愈說:「生乎是 前,其聞道也因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平吾後,其聞道也亦先 乎吾,吾從而師之。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 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道之所存,師 之所存也」就是子貢在這裡描述孔子學習的狀況。 聖人無常師。 我們這些平庸之人還有什麼不可以隨處拜人為 師呢?由此想到,那些到處炫耀師門,炫耀是某某名牌大學名牌 系科畢業的人,說來真是淺薄。 聖人沒有師門,沒有名牌大學的 畢業證書,不也照樣成了聖人嗎?考證歷史,許多真正為人類、為 民族做出過重大貢獻的人,還真的沒有受過正規教育,真的像聖 人一樣「無常師」呢! 淺者見淺,深者見深 【原文】 叔孫武叔①語大夫于朝曰:「子貢賢于仲尼。 」子服景伯以告子 貢。 子貢曰:「譬之宮牆②,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 夫子 之牆數仞③,不得其門而人,不見宗廟之美,百官④之富。 得其門 者或寡矣。 夫子之雲,不亦宜乎?」 【註釋】 ①叔孫武叔:魯國大夫,名州仇。 ②宮牆:圍牆。 ③仞:古代 長度單位,七尺為一仞。 ④百官:朝廷辦事的房舍。 「官」字的本義是房 舍,後來才引申為官職的意思。 這裡用的是本義。 ⑤夫子;這裡指叔孫 武叔,與前一個「夫子」指孔子不一樣。 【譯文】 叔孫武叔在朝廷對大夫們說:「子貢比他老師仲尼更賢。 」子 服景伯把這話告訴了子貢。 子貢說:「好比圍牆,我的牆只有肩頭 一樣高,誰都可以看到房子裡面的情況。 我的老師的牆卻有數仞 之高,如果找不到門進去,根本就看不到裡面宗廟的華美,房舍 的多種多樣。 而能夠找到他的門的人是很少的。 叔孫武叔這樣說, 不也是很容易理解的嗎?」 【讀解】 第9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論語》
第9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