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牽涉到的實際上是三個層次的概念:一、名分;二、在 這個名分下所說的話;三、在這個名分下所做的事。 按照孔子的 觀點,如果你名分不正.說出來的話就沒有人聽;既然說出來的 話沒有人聽,事情當然也就辦不成了。 至于下面繼續推論的「禮 後不興」、刑罰不中”、「民無所措手足」等,實際上都是「事不 成」的範疇。 相反,如果你名分正,說出來的話就會有人聽了;既 然說出來的話有人聽,事情也就可以辦成,禮樂、刑罰等等一系 列問題也都迎刃而解了。 所以,名分不僅僅是一個”名”的問題.而是有實在的內容。 名不正所導致的,往往是實不正。 尤其是在政治舞台上,名分更 是舉足輕重:官位不僅僅是一個名稱.而是實權。 不信、讓你去 領導一個單位而不給作任何職務,你試試看!讓你去率領一支軍 隊而不給作任何官街.你試試看!看你說話有沒有人聽、看你事 情辦不辦得成。 這就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的道理。 奔走列國,「纍纍如喪家之大」而不被任用的孔子對此由衷感 嘆,而粗心魯莽的子路哪裡能夠理解呢?所以、當聽說孔子一旦 做官首先就要正名分時。 子路竟然認為老師是太過迂腐了。 其實,老師才是深知個中味。 名正言順,事情才辦得成。 如果你要從政做官、可千方不要忘了聖人的經驗之談。 誰來種田地? 【原文】 樊遲請學稼①。 子曰:「吾不如老農。 」請學為圃②。 曰:「吾不 如老圃。 」 樊遲出。 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 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夫如是,則 四方之民襁③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註釋】 ①稼:種五穀叫稼。 ②圃:種蔬菜的園地。 為圃就是種菜。 ③ 襁(qiang):背小孩的寬頻子。 【譯文】 樊遲請求學種莊稼。 孔子說:「我不如老農民。 」又請求學種 蔬菜。 孔子說:「我不如老菜農。 」 樊遲出去以後,孔子說:「樊須真是個小人啊!統治者喜好禮, 老百姓就沒有人敢不恭敬;統治者喜好義,老百姓就沒有人敢不 服從;統治者喜好信,老百姓就沒有人敢不真誠效力。 如果能夠 做到這樣,四方的老百姓都會背負著兒女前來投奔,哪裡還用得 着你自己親自種莊稼呢?」 【讀解】 樊遲在聖人門下來學種莊稼,種蔬菜真可以說是找錯了廟門, 燒錯了香,被孔子罵了個狗血淋頭。 「小人哉,樊須也!」 這裡的「小人」其實只是相對於「上」,即在上位的統治者而 言,是指他不堪造就,不求上進,倒不是說他品德上有什麼問題。 就像我們今天有些家長寫自己的子女:「你這個沒有出息的東西!」 恨鐵不成鋼而已,沒有其他的意思。 孔子這一罵不打緊,到 2 0世紀 70年代我們批判他時,就把 這一條作了他培養「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書獃子的鐵證。 缺 席審判,把他打下了十八層地獄。 其實,孔子的思想原本倒沒有那麼反動得透頂。 不外乎表達出如下兩層意思罷了: 第一是社會分工的觀念。 除了在這裡所說的道理外,在《衛靈公》篇裡,孔子還更為 明確地提出了「君子謀道不謀食。 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 在其中矣。 」意思是說,作為君子,比如說讀書人,你親自去種地 難保不餓肚子,努力學習卻可以得到俸祿。 所以說,每個人要發 揮自己的所長,既然做了讀書人,就應該一心向學,走「學而優 則仕」的道路,而不該提出去學什麼種田種地的事。 第二是重腦力勞動而輕體力勞動。 這是當時社會狀況與孔子本身的社會地位所決定的。 所謂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孟子·膝文公上》)存在決定 意識,孔子本來就是腦力勞動者的一員,或者說是統治階級中的 一員,說出站在腦力勞動者或統治者立場上的話來,沒有絲毫可 怪的地方。 相反,真要讓他說出勞動人民的話來,那才是非常可 怪的哩。 從 這個意義上說,孔子的思想對後世儒者重腦力勞動輕體力 勞動,走讀書做官的道路的確也是很有影響的,要說有什麼罪過也的確有那麼一點。 不過話說回來,腦力勞動貶值,出現人們所說的「體腦倒掛」現象,就一定很對,很先進嗎?恐怕也不見得罷。 學以致用 【原文】 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①,不達;使于四方,不能 專對②;雖多,亦奚以為?」 【註釋】 ①授之以政:孔子認為詩可以興、觀、群、怨、事父、事君,所以與政 事有關。 ②專對:獨立應對。 春秋時代的外交談判多背誦詩篇來代替語 言,所以《詩經》也是外交人才的必讀書。 【譯文】 孔子說:「熟讀《詩經》三百篇,交給他政事,卻不能處理得 好;叫他出使外國,又不能獨立應對;雖然讀得多,又有什麼用 處呢?」 【讀解】 第5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論語》
第5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