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曾經聽過夫子自道,說他與常人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好學。 (《公冶長》)現在又聽他讚揚顏回好學,而且,只有顏回好學。 這 一方面說明在聖人看來,只有顏回才是真正得了他的真傳,繼承 了他的衣鉢,另一方面也使我們進一步知道了「好學」的品質不是隨便什麼等閒之輩都可以有的,從而使我們再也不敢自詡為 ”好學”的人了。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孔子說到顏回好學時,並沒有說他文 學如何了得,歷史如何如何了得,語言 如何了得,而是 說他「不遷怒,不貳過」,既不遷怒於人,又不兩次犯同樣的錯誤。 這在我們看來,完全是品德問題,而不是什麼好不好學的問題。 這 又一次說明,在聖人門下,學習決不僅僅是指書本知識、文化知 識.而是包括「德育」的內容在內的,所謂「進德修業」,在儒學 裡,都是屬於「學」的範疇。 說到「不遷怒,不貳過」,這六個字可真是我們一輩子都難以 企及的修養。 所謂不遷怒,就是自己有什麼不順心的事,有什麼 煩惱和憤怒不發泄到別人身上去,說得通俗一點,就是不拿別人 做自己的出氣筒。 比如說,自己在外面受了氣,不拿太太做出氣 筒;受了太太的氣不拿孩子做出氣筒。 或者,受了上司的氣,不 拿下級做出氣筒。 如此等等,那可真是難以修成的涵養。 至于說 不貳過,就是知錯而改,不兩次犯同樣的錯誤,這更是難上加難 的修養。 能夠做到這一點,不說是非聖人不可,起碼也是像顏回 那樣的賢人了。 如果說「好學」的標誌就是這些,我們誰還敢自認為是「好 學」的人呢? 與其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原文】 子華①使于齊,冉子②為其母請粟③。 子曰:「與之釜④」請益。 日:「與之庾⑤」。 ”冉子與之粟五秉6。 子曰:「赤之適7齊也,乘肥 馬8,衣9輕裘。 吾聞之也:君子周10急不繼富。 」 【註釋】 ①子華:孔子的學生,姓公西,名赤,字子華。 ②冉子:即孔子的 學生冉有。 《論語》中稱孔子的學生為「子」的只有曾參、有若、閔子騫、冉 有四人。 ③粟:小米。 ④釜:古代量名,相當於當時的六斗四升,約 合今量一斗二升八合。 ⑤庾(yu):古代量名,相當於當時的二斗四升, 約合今量四升八合。 6秉:古代量名,相當於當時的一百六十斗,即十 六石,五秉則是八十石,約合今量十六石。 7適:到。 8乘肥馬:不 是指騎肥馬,而是指乘坐肥馬拉的車。 9衣(yi):作動詞用,當「穿」 字講。 10四周:救濟。 【譯文】 公西赤出使齊國,冉有替公西赤的母親請求小米。 孔子說: 「給他六斗四升。 」冉有請求增加一些。 孔子說:「再給他二斗四升。 」 結果冉有竟給了他八十石。 孔子說:「公西赤到齊國去,坐的是肥 馬駕的車輛,穿的是又輕又暖的皮袍。 我聽說過:君子周濟急需 而不給富人添富。 」 【讀解】 這一段的背景,大概是孔子當政為官的時候,所以才有學生 公西赤到齊國去做大使,才有孔子撥給他安家口糧的問題。 而學 生冉有大概是在做總管一類的角色,居然「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不顧老師的意見,一下子給了親密的同學公西赤遠遠超過 老師規定指標的安家口糧。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孔子並沒有為此 而大發雷霆,也沒有撤職查辦冉有,而只是語重心長地說:「公西 赤到齊國去會過得很好,完全有能力負擔他母親的生活,因此,我 們沒有必要為他錦上添花了,而要去周濟周濟那些窮困的人,為 他們雪中送炭。 」 這就是所謂「求人須求大丈夫,濟人須濟急時無。 」 凡事都有輕重緩急,聖人的心裡是非常有數的。 我們在日常 生活當中,遇事又何嘗不應作如此處理呢? 與其替人錦上添花,不如為人雪中送炭。 該得的不要推辭 【原文】 原思①為之宰②,與之粟九百③,辭。 子曰:「毋!以與爾鄰里 鄉黨④乎!」 【註釋】 ①原思:孔子的學生,姓原,名憲,字子思。 ②宰:指大夫的家宰, 出當於回家。 這時孔子人概是在做司寇,所以可以有家宰。 ③九百:這裡量詞省略了,到底是鬥還是斛,已不可考。 ①鄰里鄉黨:古代地方居 民單位名稱,五家為鄰,二十五家為裡,五百家為黨,一萬二千五百家為鄉。 【譯文】 原思任孔子家的總管,孔子給他小米九百作俸祿,原思覺得 太多,推辭不受。 孔子說:「不要推辭!把多餘的送給你的鄰里鄉 親吧!」 【讀解】 前面冉有替公西赤多要一點安家口糧,孔子不給;現在原思 不要那麼多,孔子卻勸他收下。 這是不是前後矛盾的行為呢? 是矛盾,但卻有辯證的思想在內:這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不同情況不同對待。 公西赤做大使「乘肥馬,衣輕裘」,有的是錢財口糧,所以孔 子不願給他錦上添花。 原思做總管別無外快,所以孔子要把該給 他的一份給夠,實行按勞取酬。 至于原思自己覺得太多,消費不 了,那就把多的部分拿去送人吧,送給鄉裡的窮人,也就算是 「用急」了——雪中送炭。 從這兩件事情,我們可以看到聖人的處事,既講原則而又區 別對待,既做官又是溫厚長者。 同時,在生活事例中隨時教育學 生,體現出為人師表的本色。 平凡之中見精神,正是在這些生活小事中,我們可以體會聖 人不平凡的風範。 不要搞「血統論」 【原文】 子謂仲弓①,曰:「犛牛②之子驛且角③,雖欲勿用④,山川其 舍諸③?」 【註釋】 第2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論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