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獻太子,名守忠,宣宗長子也。 其母未詳,說在《王后傳》。 胡沙虎既廢衛王,時上未至,迎守忠入居東宮。 貞祐元年閏九月甲申,立為皇太子,詔曰:「朕以眇躬,嗣服景命,念祖宗之遺統,方夙夜以靡遑,將上以承九廟之靈,而下以系多方之望。 皇太子守忠性秉溫良,地居長嫡,以次第言之,則宜升儲嗣,以典禮質之,則足愜群情,其立為皇太子。 」十月己未,以鎮國上將軍。 太子少保阿魯罕為太子少師。 庚申,上遣諭曰:「朕宮中每事裁減,汝亦宜知時難,斟酌撙節也。 」又謂曰:「時方多艱,每事當從貶損,吾已放宮人百餘矣,東宮無用者亦宜出之。 汝讀書人,必能知此也。 」二年四月,宣宗遷汴,留守中京。 七月,召至汴。 三年正月,薨。 上臨奠殯所凡四次。 四月,葬迎朔門外五里。 謚莊獻。 五月,立其子鏗為皇太孫,始二歲。 十二月薨,四年正月,賜謚沖懷太孫。 玄齡,或曰莊獻太子母弟,早卒,未封爵。 或曰麗妃史氏所生。 荊王守純,本名盤都,宣宗第二子也。 母曰真妃龐氏。 貞祐元年,封濮王。 二年,為殿前都點檢兼侍衛親軍都指揮使,權都元帥。 上諭帥府曰:「濮王年幼,公事殊未諳,卿等毋以朕子故不相規戒。 凡見將校,令謙和接遇可也。 」三年,為樞密使。 四年,拜平章政事。 興定元年,授世襲東平府路三屯猛安。 三年,以知管差除令史梁 瓛,誤書轉運副使張正倫宣命,奏乞治罪。 上曰:「令史有犯,宰臣自當治之,何必關朕耶?」是年三月,進封英王。 時監察御史程震言其不法,宣宗切責,杖司馬及大奴尤不法者數人。 四年九月,守純欲發丞相高琪罪,密召知案蒲鮮石魯剌、令史蒲察胡魯、員外郎王阿里謀之,且屬令勿泄,而石魯剌、胡魯輒以告都事仆散奴失不,奴失不白高琪。 及高琪伏誅,守純劾三人者泄密事,奴失不免死,除名,石魯剌、胡魯各杖七十,勒停。 元光二年三月壬子,上戒諭守純曰:「始吾以汝為相者,庶幾相輔,不至為人譏病耳。 汝乃惟飲酒耽樂,公事漫不加省,何耶?吾常聞人言己過,雖自省無之,亦未敢容易去懷也。 」又曰:「吾所以責汝者,但以崇飲不事事之故,汝勿過慮,遂至奪權。 今諸相皆老臣,每事與之商略,使無貽物議足矣。 」 是年十二月庚寅,宣宗病喉痹,危篤,將夕,守純趣入侍。 哀宗後至,東華門已閉,聞守純在宮,分遣樞密院官及東宮親衛軍總領移剌蒲阿集軍三萬餘屯東華門外。 部署定,扣門求見。 都點檢駙馬都尉徒單合住奏中宮,得旨,領符鑰開門。 哀宗入,宰相把胡魯已遣人止丞相高汝礪,不聽入宮,以護衛四人監守純于近侍局。 是夕,宣宗崩。 明日,哀宗即位。 正大元年正月,進封荊王,罷平章政事、判睦親府,封真妃龐氏為荊國太妃,三月,或告守純謀不軌,下獄推問。 慈聖宮皇太后有言于帝,由是獲免,語在《皇后傳》。 守純三子,長曰訛可,封肅國公,天興元年三月進封曹王,出質于軍前。 次曰某,封戴王。 次曰孛德,封鞏王。 天興初,守純府第產肉芝一株,高五寸許,色紅鮮可愛,既而枝葉津流,濡地成血,臭不可聞,剷去復生者再。 夜則房榻間群狐號鳴,秉燭逐捕則失所在。 未幾,訛可出質,哀宗遷歸德。 明年正月,崔立亂。 四月癸巳,守純及諸宗室皆死青城。 贊曰:《詩》云:「天難忱斯,不易維王,天位殷適,使不挾四方。 」信哉!守忠立為太子,未幾而薨,其子鏗立,又薨,哀宗復乏嗣,豈非天乎。 正大間,國勢日蹙,本支殆盡,哀宗尚且疏忌骨肉,非明惠之賢,荊王幾不能免,豈「宗子維城」之道哉! 獨吉思忠,本名千家奴。 明昌六年,為行省都事,累遷同簽樞密院事。 承安三年,除興平軍節度使,改西北路招討使。 初,大定間修筑西北屯戍,西自坦舌,東至胡烈麼,幾六百里。 中間堡障,工役促迫,雖有牆隍,無女牆副堤。 思忠增繕,用工七十五萬,止用屯戍軍卒,役不及民。 上嘉其勞,賜詔獎諭曰:「直乾之維,扼邊之要,正資守備,以靖翰籓,垣壘弗完,營屯未固。 卿督茲事役,唯用戍兵,民不知勞,時非淹久,已臻休畢,仍底工堅。 賴爾忠勤,辦茲心畫,有嘉乃力,式副予懷。 」賜銀五百兩、重幣十端。 入為簽樞密院事,轉吏部尚書,拜參知政事。 泰和五年,宋渝盟有端,平章政事仆散揆宣撫河南。 揆奏宋人懦弱,韓侂冑用事,請遣使詰問。 上召大臣議。 左丞相宗浩曰:「宋久敗之國,必不敢動。 」思忠曰:「宋雖覊棲江表,未嘗一日忘中國,但力不足耳。 」其後果如思忠策。 六年四月,上召大臣議伐宋事,大臣猶言無足慮者。 或曰:「鼠竊狗盜,非用兵也。 」思忠執前議曰:「不早為之所,彼將誤也。 」上深然之。 七年正月,元帥左監軍紇石烈執中圍楚州,久不能下,宰臣奏請命大臣節制其軍,及益兵攻之。 思忠請行。 上曰:「以執政將兵攻一小州,克之亦不武。 」乃用唐宰相宣慰諸軍故事,以思忠充淮南宣慰使,持空名宣敕賞立功者。 詔大臣宿于秘書監,各具奏帖以聞。 明日,詔百官集議于廣仁殿,問對者久之。 既而宋人來請和,議遂寢。 頃之,進拜尚書右丞。 大安初,拜平章政事。 三年,與參知政事承裕將兵屯邊,方繕完烏沙堡,思忠等不設備,大元前兵奄至,取烏月營,思忠不能守,乃退兵,思忠坐解職。 衛紹王命參知政事承裕行省,既而敗績于會河堡雲。 承裕,本名胡沙,頗讀孫、吳書,以宗室子充符寶祗候。 除中都左警巡副使,通括戶籍,百姓稱其平。 遷殿中侍御史,改右警巡使、彰德軍節度副使、刑部員外郎,轉本部郎中。 歷會州、惠州刺史、遷同知臨潢府事,改東北路招討副使。 以病免,起為西南招討副使。 泰和六年,伐宋,遷陝西路統軍副使,俄改通遠軍節度使、陝西兵馬都統副使,與秦州防禦使完顏璘屯成紀界。 宋吳曦兵五萬由保岔、姑蘇等谷襲秦州,承裕、璘以騎兵千餘人擊走之,追奔四十里,凡六戰,宋兵大敗,斬首四千餘級。 詔承裕曰:「昔乃祖乃父,戮力戎旅,汝年尚少,善於其職,故命汝與完顏璘同行出界。 昔汝自言得兵三萬足以辦事,今以石抹仲溫、術虎高琪及青宜可與汝軍相合,計可六萬,斯亦足以辦矣。 仲溫、高琪兵道險阻,汝兵道甚易也。 自秦州至仙人關才四百里耳,從長計畫,以副朕意。 」詔完顏璘曰:「汝向在北邊,以干勇見稱,頃以過失,逮問有司。 近知與宋人奮戰,故特赦免,仍充副統,如能佐承裕立功業,朕于官賞,豈復吝惜。 聞汝臨事頗黠,若復自速罪,且不赦汝矣。 」宋吳曦使其將馮興、楊雄、李珪以步騎八千入赤谷,承裕、璘及河州防禦使蒲察秉鉉逆擊破之。 宋步兵保西山,騎兵走赤谷。 承裕遣部將唐括按答海率騎二百馳擊宋步兵,甲士蒙括挺身先入乘之,宋步兵大潰。 追奔至皁郊城,斬二千餘級。 猛安把添奴追宋騎兵,殺千餘人,斬楊雄、李珪于陣,馮興僅以身免。 承裕進兵,克成州。 八年,罷兵,遷河南東路統軍使,兼知歸德府事,俄改知臨潢府事。 賜金帶、重幣十端、銀百五十兩。 大安初,召為御史中丞。 三年,拜參知政事,與平章政事獨吉思忠行省戍邊。 烏沙堡之役,不為備,失利,朝廷獨坐思忠,詔承裕主兵事。 八月,大元大兵至野狐嶺,承裕喪氣,不敢拒戰,退至宣平。 縣中土豪請以土兵為前鋒,以行省兵為聲援,承裕畏怯不敢用,但問此去宣德間道而已。 土豪嗤之曰:「溪澗曲折,我輩諳知之。 行省不知用地利力戰,但謀走耳,今敗矣。 」其夜,承裕率兵南行,大元兵踵擊之。 明日,至會河川,承裕兵大潰。 承裕僅脫身,走入宣德。 大元遊兵入居庸關,中都戒嚴。 識者謂金之亡,決於是役。 衛紹王猶薄其罪,除名而已。 崇慶元年,起為陝西安撫使。 至寧元年,遷元帥右監軍,兼咸平府路兵馬都總管,與契丹留可戰,敗績。 改同判大睦親府事、遼東宣撫使。 貞祐初,改臨海軍節度使,卒。 贊曰:曹劌有言:「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夫兵以氣為主,會河堡之役,獨吉思忠、承裕沮喪不可復振,金之亡國,兆于此焉。 第26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金史》
第26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