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直官引初獻官詣盥洗位,樂作。 至位,樂止。 北向立,搢笏,盥手、帨手,執笏,詣爵洗位。 至位,北向立,搢笏,洗爵,拭爵以授執事者。 執笏,詣壇,樂作。 升自卯陛,至壇上,樂止。 詣皇地祇酌尊所,西向立。 執事者以爵授初獻。 初獻搢笏,執爵。 司尊舉冪,良醖令跪酌太尊之泛齊,酌訖,初獻以爵授執事者,執笏,詣皇地祇神座前,北向立,搢笏,跪。 執事者以爵授初獻,初獻執爵,三祭酒于茅苴,奠爵,三獻奠爵,皆執事者受以興。 執笏,俯伏,興,少退,跪,樂止。 舉祝官跪,對舉祝版。 讀祝,太祝東向跪,讀祝訖,俯伏,興。 舉祝奠版于案,再拜,興。 次詣配位酌尊所,執事者以爵授初獻,初獻搢笏,執爵。 司尊舉冪,良醖令跪酌著尊之泛齊,樂作太簇宮《保寧之曲》。 初獻以爵授執事者,執笏,詣配位神座前,東向立,搢笏,跪。 執事者以爵授初獻,初獻執爵,三奠酒于茅苴。 奠爵,執笏,俯伏,興。 少退,跪,樂止。 讀祝,訖,樂作,就拜,興,拜,興。 降自卯陛,讀祝、舉祝官俱從,樂作,複位,樂止。 次引亞獻詣盥洗位,北向立,搢笏,盥手,帨手。 執笏,詣爵洗位,北向立,搢笏,洗爵,拭爵授執事者。 執笏,升自卯陛,詣皇地祇酌尊所,西向立。 執事者以爵授亞獻。 亞獻搢笏執爵,司尊舉冪,良醖令酌著尊之醴齊,酌訖,以爵授執事者,執笏,詣皇地祇神座前,北向立,搢笏、跪。 執事以爵授亞獻,亞獻執爵,三祭酒于茅苴,奠爵,執笏,俯伏,興,少退,再拜。 次詣配位酌獻如上儀,唯酌犧尊為異。 樂止,降複位。 次引終獻詣盥洗位,盥手,帨手,洗爵,拭爵,以爵授執事者,升壇。 正位,酌犧尊之盎齊,配位,酌象尊之醴齊,奠獻並如亞獻之儀。 禮畢,降複位。 初,終獻將升,贊者引第一等分獻官詣盥洗位,搢笏,盥手,帨手,洗爵,拭爵,以爵授執事者。 執笏,詣神州地祇酌尊所,搢笏,執事者以爵授獻官。 獻官執爵,執事者酌太尊之泛齊,酌訖,以爵授執事者。 進詣神座前,搢笏,跪,執事者以爵授獻官,獻官執爵,三祭酒于茅苴,奠爵,俯伏,興,少退,跪,再拜,訖,還位。 初,第一等分獻官將升,贊者分引第二等分獻官詣盥洗位,搢笏,盥手,帨手,執笏詣酌尊所,執事以爵授分獻官,分獻酌以授執事者,進詣首位神座前,奠獻並如上儀。 祝史、齋郎以次助奠,訖,各引還位。 諸獻俱畢,諸太祝進徹籩豆,籩豆各一,少移故處。 樂作《豐寧之曲》,卒徹、樂止。 奉禮官贊曰:「賜胙。 」眾官再拜,樂作,一成,止。 初,送神樂止,引初獻官詣望瘞位,樂作太簇宮《肅寧之曲》,至位,南向立,樂止。 初,在位官將拜,諸太祝、祝史各奉篚進詣神座前,玉幣,從祭神州地祇以下,並以俎載牲體,並取黍稷飯爵酒,各由其陛降壇,北詣瘞坎,實于坎中,又以從祭之位禮幣皆從瘞,禮直官曰:「可瘞。 」東西六行,置土半坎,禮直官讚:「禮畢。 」引初獻出,禮官贊者各引祭官及監祭、監禮、太祝以下,俱復壇南,北向立定,奉禮郎贊曰:「再拜。 」監祭以下皆再拜,訖,奉禮以下及工人以次出。 光祿卿以胙奉進,監祭、監禮展視。 其祝版燔于齋坊。 ○朝日夕月儀 齋戒、陳設、省牲器、奠玉幣、進熟,其節並如大祀之儀。 朝日玉用青壁,夕月用白壁,幣皆如玉之色。 牲各用羊一、豕一。 有司攝三獻司徒行事。 其親行朝日,金初用本國禮,天會四年正月,始朝日于乾元殿,而後受賀。 天眷二年,定朔望朝日儀。 皇帝服靴袍,百官常服。 有司設爐案、禦褥位於所禦殿前陛上,設百官褥位於殿門外,皆嚮日。 宣徽使奏導皇帝至位,南向,再拜,上香,又再拜。 閣門皆相應贊,殿門外臣僚陪拜如常儀。 大定二年,以無典故罷。 十五年,言事者謂今正旦並萬春節,宜令有司定拜日之禮。 有司援據漢、唐春分朝日,升煙奠玉如圜丘之儀。 又按唐《開元禮》,南向設大明神位,天子北向,皆無南向拜日之制。 今已奉敕以月朔拜日,宜遵古制,殿前東向拜。 詔姑從南向。 其日,先引臣僚于殿門外立,陪位立殿前班露台左右,皇帝于露台香案拜如上儀。 十八年,上拜日于仁政殿,始行東向之禮。 皇帝出殿,東向設位,宣徽讚:「拜。 」皇帝再拜,上香,訖,又再拜。 臣僚並陪拜,依班次起居,如常儀。 ○高禖 明昌六年,章宗未有子,尚書省臣奏行高禖之祀,乃築壇于景風門外東南端,當闕之卯辰地,與圜丘東西相望,壇如北郊之制。 歲以春分日祀青帝、伏羲氏、女媧氏,凡三位,壇上南向,西上。 姜嫄、簡狄位於壇之第二層,東向,北上。 前一日未三刻,布神位,省牲器,陳禦弓矢弓蜀于上下神位之右。 其齋戒、奠玉幣、進熟,皆如大祀儀。 青帝幣玉皆用青,余皆無玉。 每位牲用羊一、豕一。 有司攝三獻司徒行事。 禮畢,進胙,倍於他祀之肉。 進胙官佩弓矢蜀以進,上命后妃嬪禦皆執弓矢東向而射,乃命以次飲福享胙。 志第十一 志第十一 禮三 ○宗廟 禘袷 朝享 時享儀 金初無宗廟。 天輔七年九月,太祖葬上京宮城之西南,建寧神殿于陵上,以時薦享。 自是諸京皆立廟,惟在京師者則曰太廟。 天會六年,以宋二帝見太祖廟者,是也。 或因遼之故廟,安置禦容,亦謂之廟。 天眷三年,熙宗幸燕及受尊號,皆親享恭謝,是也。 皇統三年,初立太廟,八年,太廟成,則上京之廟也。 貞元初,海陵遷燕,乃增廣舊廟,奉遷祖宗神主于新都 ,三年十一月丁卯,奉安於太廟。 正隆中,營建南京宮室,復立宗廟,南渡因之。 其廟制,史不載,傳志雜記或可概見,今附之。 汴京之廟,在宮南馳道之東。 殿規,一屋四注,限其北為神室,其前為通廊。 東西二十六楹,為間二十有五,每間為一室。 廟端各虛一間為夾室,中二十三間為十一室。 從西三間為一室,為始祖廟,祔德帝、安帝、獻祖、昭祖、景祖祧主五,余皆兩間為一室。 或曰:「惟第二、第二室兩間,余止一間為一室,總十有七間。 」世祖室祔肅宗,穆宗室祔康宗,余皆無祔。 每室門一、牖一、門在左,牖在右,皆南向。 石室之龕于各室之西壁,東向。 其始祖之龕六,南向者五、東向者一,其二其三俱二龕,余皆一室一龕,總十八龕。 祭日出主于北墉下,南向。 禘祫則並出主,始祖東向,群主依昭穆南北相向,東西序列。 室戶外之通廊,殿階二級,列陛三,前井亭二。 外作重垣四繚,南東西皆有門。 內垣之隅有樓,南門五闔,余皆三。 中垣之外東北,冊寶殿也,太常官一人季視其封緘,謂之點寶。 內垣之南曰大次,東南為神庖。 廟門翼兩廡,各二十有五楹,為齋郎執事之次。 西南垣外,則廟署也。 神門列戟各二十有四,植以木錡。 戟下以板為掌形,畫二青龍,下垂五色帶長五尺,享前一日則縣戟上,祭畢藏之。 第9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金史》
第9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