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蒲阿、牙吾塔復平陽,執知府李七斤,獲馬八千。 三月,簽勞效官充軍,有怨言,不果用。 以銀贖平陽虜獲男女,分賜官軍者聽自便。 大元兵平德順府,節度使愛申、攝府判馬肩龍死之。 大元兵復下平陽。 己巳,征夏稅二倍。 夏五月丁丑,議乞和于大元。 大元兵平臨洮府,總管陀滿胡土門死之。 陝西行省進三策:上策自將出戰,中策幸陝州,下策棄秦保潼關。 不從。 六月戊申朔,遣前御史大夫完顏合周為議和使。 丙辰,地震。 太白入井。 賜詞賦經義盧亞以下進士第。 秋七月,大元兵自鳳翔徇京兆,關中大震。 工部尚書師安石為尚書右丞。 壬辰,以中丞烏古孫卜吉、祭酒裴滿阿虎帶兼司農卿,簽民軍,勸率富民入保城聚,兼督秋稅,令百姓知避遷之計。 丁酉,赦陝西東、西兩路,賜民今年租。 八月庚戌,詔有司罷遣防備丁壯、修城民夫,軍須差發應不急者權停。 己巳,萬年節,同知集賢院史公奕進《大定遺訓》,待制呂造進《尚書要略》。 是日,大風落左掖門鴟尾,壞丹鳳扉。 隕霜,禾盡損。 李全自都復入楚州據之,遣總帥完顏訛可、元帥慶山奴守盱眙,與全戰于龜山,敗績。 冬十月辛酉,右拾遺李大節、右司諫陳規劾同判睦親府事撒合輦奸臓,不報。 壬戌,外台監察御史諫獵,上怒,以邀名賣直責之。 詔贈德順府死事愛申、馬肩龍等官。 以淮南王爵招李全。 十一月乙未,未時,日上有二白虹貫之。 丁酉,獵于近郊。 十二月,真授李蹊參知政事。 大元兵下商州。 壬子,遣使安撫陝西,以牛千頭賜貧民。 五年春正月丁丑,親祭三廟。 庚辰,遣知開封府事完顏麻斤出如大元弔慰。 丙戌,議擊盱眙。 辛卯,以龜山之敗,降元帥慶山奴為定國軍節度使。 二月乙巳朔,大寒,雷,雨雪,木之華者盡死。 癸丑,詔有司以臨洮總管陀滿胡土門塑像入褒忠廟。 書死節子孫于禦屏,量材官使之。 三月甲戌朔,群臣請依祖宗故事,樞密院聽尚書省節制,不從。 乙酉,監察御史烏古論不魯剌劾近侍張文壽、張仁壽、李麟之受饋遺,曲赦其罪而出之。 夏四月甲辰朔,以御史言三奸不已,凡四日不視朝。 八日,議放還西夏人口。 丙寅,右丞師安石薨。 親衛軍王咬兒酗酒殺其孫,大理寺當以徒刑,特命斬之。 五月癸巳,定國軍節度使慶山奴以受賂,奪一官。 六月壬戌,以旱,赦雜犯罪死已下。 秋七月戊子,同判睦親府事撒合輦出為中京留寧,行樞密院事。 八月乙卯,以旱,遣使禱于上清宮。 甲子,參知政事白撒為尚書右丞,太常卿顏盞世魯權參知政事。 增築歸德行樞密院,擬工役數百萬,詔遣權樞密院判官白華喻以農夫勞苦,減其工三之二。 以節制不一,並衛州帥府于恆山公府,命白華往經畫之。 九月庚寅,雨足,始種麥。 冬十一月辛巳,進宣《宣宗實錄》。 十二月庚子朔,日有食之。 完顏麻斤出以奉使不職,免死除名。 壬子,完顏奴申改侍講學士,充國信使。 以陝西大寒,賜軍士柴炭銀有差。 京兆、鳳翔府司竹監進竹,令分給之。 六年春二月丙辰,樞密院判官移剌蒲阿權樞密副使。 耀州刺史李興有戰功,詔賜玉兔鶻帶、金器。 以丞相完顏賽不行尚書省事于關中,召平章政事完顏合達還朝。 移剌蒲阿率忠孝軍總領完顏陳和尚忠孝軍一千騎駐邠州。 遣白華馳諭蒲阿以用兵之意。 詔樞密更給忠孝軍馬疋,以漸調發都尉司步卒及忠孝馬軍屯京西。 以白華專備軍須。 三月乙亥,忠孝軍總領陳和尚有戰功,授定遠大將軍、平涼府判官,世襲謀克。 夏五月,隴州防禦使石抹冬兒進黃鸚鵡,詔曰:「外方獻珍禽異獸,違物性,損人力,令勿復進。 」秋七月,罷陝西行省軍中浮費。 八月,移剌蒲阿再復澤、潞。 九月,洮、河、蘭、會元帥顏盞蝦麻進西馬二疋,詔曰:「卿武藝超絶,此馬可充戰用,朕乘豈能盡其力。 既入進,即尚廄物也,今以賜卿,其悉朕意。 」冬十月,移剌蒲阿東還,令陳和尚率陝西歸順馬軍屯鈞、許。 大元兵駐慶陽界。 詔陝西行省遣使奉羊酒幣帛乞緩師請和。 十一月,遣使鈞、許選試陝西歸順人,得軍二千,以藝優者充忠孝軍,次充合裡合軍。 十二月,詔副樞蒲阿、總帥紇石烈牙吾塔、權簽樞密院事完顏訛可救慶陽。 罷附京獵地百里,聽民耕稼。 七年春正月,副樞蒲阿、總帥牙吾塔、權簽院事訛可解慶陽之圍。 以訛可屯邠州,蒲阿、牙吾塔還京兆。 夏五月,詔釋清口宋敗軍三千人,願留者五百人,以屯許州,余悉縱遣之。 賜經義詞賦李瑭以下進士第。 秋七月,以平章政事合達權樞密副使。 八月,賜陝西死事孤鹽引及絹,仍量材任使。 大元兵圍武仙于舊衛州。 冬十月,平章合達、副樞蒲阿引兵救衛州。 衛州圍解,上登承天門犒軍,合達、蒲阿並世襲謀克。 移剌蒲阿權參政事,同合達行省事于閿鄉,以備潼關。 八年春正月,大元兵圍鳳翔府。 遣樞密院判官白華、右司郎中夾谷八里門諭閿鄉行省進兵,合達、蒲阿以未見機會不行。 復遣白華諭合達、蒲達將兵出關以解鳳翔之圍,又不行。 夏四月丁巳朔,赦。 全免京西路軍錢一年。 旱災州縣,差稅從實減貸。 大元兵平鳳翔府。 兩行省棄京兆,遷居民于河南,留慶山奴守之。 五月,李全妻楊妙真以全陷沒于宋,構浮梁楚州北,欲復宋讎。 遣合達、蒲阿屯桃源界滶河口,以備侵軼。 宋八里莊人拒其主將納合達、蒲阿。 詔改八里莊為鎮淮府。 秋七月,宋將焚浮梁。 九月丙申,慈聖宮皇太后溫敦氏崩,遣誥園陵制度務從儉約。 大元兵駐河中府。 慶山奴棄京兆東還。 召合達、蒲阿赴汴,議引兵趨河中府,懼不敢行,還陝州,出師至冷水谷而歸。 大元兵攻河中府,合達、蒲阿遣元帥王敢率兵萬人救之。 冬十月,右丞相賽不致仕。 十一月丁未,大元進兵嶢峰關,由金州而東。 省院議以逸侍勞,未可與戰。 上諭之曰:「南渡二十年,所在之民,破田宅,鬻妻子,竭肝腦以養軍。 今兵至不能逆戰,止以自護,京城縱存,何以為國,天下其謂我何?朕思之熟矣,存與亡有天命,惟不負吾民可也。 」乃詔諸將屯軍襄、鄧。 十二月己未,葬明惠皇后。 河中府破,權簽樞密院事草火訛可死之,元帥板子訛可提敗卒三千走閿鄉。 詔赦將佐以下,杖訛可二百以死。 合達、蒲阿率諸軍入鄧州,楊沃衍、陳和尚、武仙皆引兵來會。 出屯順陽。 戊辰,大元兵渡漢江而北,丙子,畢渡。 合達、蒲阿將兵禦于禹山之前。 大元兵分道趨汴京,京城戒嚴。 是夜二鼓,合達、蒲阿引軍還鄧州。 大元兵躡其後,盡獲其輜重。 天興元年,是年本正大九年,正月改元開興,四月又改元天興。 春正月壬午朔,日有兩珥。 大元兵道唐州,元帥完顏兩婁室與戰襄城之汝墳,敗績。 兩婁室走汴京。 遣完顏麻斤出等部民丁萬人,決河水衛京城。 癸未,置尚書省、樞密院于宮中,以便召問。 起前元帥古裡甲石倫權昌武軍節度使,行元帥府事。 合達、蒲阿引軍自鄧州赴汴京。 乙酉,以點檢夾谷撒合為總帥,將步騎三萬巡河渡,權近侍局使徒單長樂監其軍。 起近京諸色軍家屬五十萬口入京。 丙戌,大元兵既定河中,由河清縣白坡渡河。 丁亥,長樂、撒合引兵至封丘而還。 戊子,左司郎中斜卯愛實上書請斬長樂、撒合以肅軍政,不從。 都尉烏林答胡土一軍自潼關入援,至偃師,聞大元兵渡河,遂走登封少室山。 壬辰,衛州節度使完顏斜捻阿不棄城走汴。 甲午,修京城樓櫓及守禦備。 大元兵薄鄭州,與白坡兵合,屯軍元帥馬伯堅以城降,防禦使烏林答咬住死之。 乙未,大元遊騎至汴城。 丁酉,大雪。 大元兵及兩省軍戰鈞州之三峰山,兩省軍大潰,合達、陳和尚、楊沃衍走鈞州,城破皆死之。 樞密副使蒲阿就執,尋亦死。 武仙走密縣。 自是,兵不復振,己亥,徐州行省完顏慶山奴引兵入援,義勝軍校侯進、杜正、張興率所部北降,慶山奴入睢州。 庚子,禦端門肆赦,改元開興。 辛丑,潼關守將李平以關降大元。 壬寅,扶溝民錢大亨、李鈞叛,殺縣令王浩及其簿尉。 庚戌,許州軍變,殺元帥古裡甲石倫、粘合仝周、蘇椿等,以城降大元。 第5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金史》
第5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