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七月戊午朔,大元兵收濟源縣。 己未,征弓箭于內外品官,三品以上三副,四品、五品二副,余以等級征之。 庚申,置陳、潁漕運提舉官,以戶部勾當官往來督察。 有星如太白,色青白,有尾,出紫微垣北極傍,入貫索中。 上聞河北譏察官有要求民財始聽民渡河者,避兵民至或餓死、自溺,特命御史台體訪之。 又禁隨朝職官奪民碾磑以自營利。 詔河間有孤城,移其軍民就粟清州,括民間騾付諸軍,與馬參用。 辛酉,議括官田及牧馬地以贍河北軍戶之徙河南者,已為民佃者俟獲畢日付之。 群臣迭言其不便,遂寢。 癸亥,詔河北郡縣軍須並減河南之半。 定尚書所造諸符:樞密院鹿,宣撫司魚,統軍司虎。 丙寅,遣參知政事高汝礪往河南,便宜措置糧儲。 製品官納弓箭之令,丁憂致仕者免。 甲戌,借平陽民租一年。 詔職官更兵亡失告身,見任者保識即重給之,妄冒者從詐偽法。 丙子,尚書省奏給皇太孫歲賜錢,上不從,曰:「襁褓兒安所用之。 」詔致仕官俸給比南征時減其半。 丁丑,肅宗神主至自中都,奉安於明俊殿。 戊寅,月入畢宿中,戊夜犯畢大星。 己卯,明德皇后神主至中都。 裁損宮中歲給有差。 甲申,詔尚書省,行六部太多,其令各路運司兼之。 改交鈔名「貞祐寶券」。 八月戊子朔,以陝西統軍使完顏合打簽樞密院事。 己丑,制軍府庶事樞密院官須與經歷官裁決,經歷議是而院官不從,許直以聞。 癸巳,詔遣官體究京西路親遷軍戶。 丙申,諭尚書省,職官犯罪。 大者即施行之,小者籍之,事定始論其罪,諭樞密院,撒合輦所簽軍有具戒僧人,可罷遣之。 己亥,詔武舉官非見任及已從軍者,隨處調赴京師,別為一軍,以備用。 被薦未授官者,量才任之。 庚子,上慮平陽城大,兵食不足,議棄之,宰臣持不可。 賞前冀州教授粘割忒鄰,集義兵,出方略,遏土寇,兵後攝州,復立州治,積芻糧,招徠民戶至五萬,特遷三官,升正五品職。 置山東西路總管府于歸德府及徐、亳二州。 以太常卿侯摯為參知政事,行尚書省于河北東、西兩路。 太祖禦容至自西京,奉安於啟慶宮。 甲辰,置行樞密院于徐州、歸德府。 詔諸職官不拘何從出身,其才可大用者尚書省具以聞。 丙午,山東西路宣撫使完顏弼表:「遙授同知東平府事張汝楫將謀復叛,密遣人招同知益都府事孫邦佐。 邦佐斬其人,馳報弼,弼殺汝楫及其黨萬餘。 承製升邦佐德州防禦使,余立功者賞有差。 」上嘉弼功,加崇進,封密國公,詔獎諭之。 丁未,詔近臣舉良將,加孫邦佐昭毅大將軍、泰定軍節度使,仍官其子。 戊申,東平、益都、太原、潞州置元帥府。 大赦。 己酉,監察御史許古獻恢復中都之策。 紅襖賊掠成武,宣撫副使顏盞天澤討走之,斬首數百級。 進天澤一官,將校有功者命就遷賞。 命侯摯招邢州賊程邦傑以官,不從則誘其黨圖之。 減戶部幹辦官四員及委差官有差。 壬子,置行省于陝西。 乙卯,增沿河闌糴之法,十取其八,以抑販粟之幣,仍嚴禁私渡。 增步軍萬人戍京以西,四萬人戍京以東。 選陝西騎兵二千,增京畿之衛。 諭陝西,堅守延安、臨洮、環、慶、蘭、會、保安、綏德、平涼、德順、鎮戎、涇原、酈、坊、邠、寧、乾、耀等處要害。 分渭南州郡步兵屯平涼,令宣撫使治邠州,副使治同州之澄城以統之。 更以步騎守沿渭諸津。 丙辰,元帥左監軍兼知真定府事永錫坐援中都失律,削官爵,杖之八十。 九月丁巳朔,戶部侍郎奧屯阿虎言:「國家多故,職官往往不仕。 乞限以兩季,違者勿復任用。 」上嫌其太重,命違限者止奪三官,降職三等,仍永不升注。 辛酉,除名永錫特遷信武將軍、息州刺史。 甲子,諭宰臣,沿淮塘路以南地向授民業,今為豪勢據奪者,其令有司察之。 丙寅,樞密院言:「陝西、河東世襲蕃部巡檢,昨與世襲猛安謀克例罷其俸。 今邊事方急,宜仍給之,庶獲其用。 又西邊弓箭手有才武出眾,獲功未推賞者,令宣撫司核實以聞。 」從之。 丁卯,以秋稼未獲,禁軍官圍獵。 詔授隱士王澮太中大夫、右諫議大夫,充遼東宣撫司參謀官。 戊辰,遙授武寧軍節度副使徒單吾典告平章政事抹撚盡忠逆謀,詔有司鞫之。 設潼關提控總領軍馬等官。 辛未,置河北東路行總管府于原武、陽武、封丘、陳留、延津、通許、杞諸縣,以治所徙軍戶。 命司屬令和尚等護治鞏國公按辰第。 上謂宰臣曰:「按辰所為不慎,或至犯法。 舍之則理所不容,治之則失親親之道,但當設官以防之耳。 」按辰尋以不法,謫博州防禦使。 黜衛紹王母李氏光獻皇后尊謚,神主在太廟,畫像在啟慶宮,並遷出之。 陳州鎮防軍段仲連進羊三百,詔遷三官。 命右丞汝礪詣陳州規畫糧儲。 壬申,以蘇門縣為輝州。 癸酉,朝謁世祖、太祖禦容于啟慶宮,行獻享禮,始用樂。 賜東永昌姓為溫敦氏,包世顯、包疙疸為烏古論氏,睹令孤為和速嘉氏,何定為必蘭氏,馬福德、馬柏壽為夾谷氏,各遷一官。 甲戌,朝謁太宗、熙宗、睿宗禦容,行獻享禮。 詔開、滑、浚、濟、曹、滕諸州置連珠寨,如衛州。 乙亥,詔河北、山東等路及平涼、慶陽、臨洮府,涇、邠、秦、鞏、德順諸州經兵,四品以下職事官並以二十月為滿。 募隨處主帥及官軍、義軍將校,有能率眾復取中都者封王,遷一品階,授二品職。 能戰卻敵、善誘降人、取附都州縣者,予本處長官、散官,隨職遷授,余州縣遞減二等。 紅襖賊周元兒陷深、祁州,束鹿、安平、無極等縣,真定帥府以計破之,斬元兒及殺其黨五百餘人。 丁丑,詔司、縣官能募民進糧五千石以上,減一資考,萬石以上,遷一官,減二資考,二萬石以上遷一官,升一等,注見闕。 諸色人以功賜國姓者,能以千人敗敵三千人,賜及緦麻以上親,二千人以上,賜及大功以上親,千人以上,賜止其家。 庚辰,陝西宣撫司來上第五將城萬戶楊再興擊走夏人之捷。 壬午,以空名宣敕付陝西宣撫司,凡夏人入寇,有能臨陣立功者,五品以下並聽遷授。 乙酉,置大名府行總管府于柘城縣,以治所徙軍戶。 冬十月丙戌朔,翰林侍讀學士、權參知政事烏古論德升出為集慶軍節度使兼亳州管內觀察使。 丁亥,尚書右丞汝礪言:「河北軍戶之徙河南省,宜以系官閒田及牧馬草地之可耕者賜之,使自耕以食,而罷其月糧。 」上從其請。 命右司諫馮開隨處按視,人給三十畝。 夏人入保安,都統完顏國家奴破之;攻延安,戍將又敗之。 是日,捷至。 戊子,以御史中丞徒單思忠為參知政事。 己丑,平章抹撚盡忠下獄既久,監察御史許古言:「盡忠逮系有司,此必重罪,而莫知其由,甚駭眾聽。 乞遣公正重臣鞫之。 如得其實,明示罪目,以厭中外之心。 」書上,不報。 庚寅,遂誅盡忠。 癸巳,罪狀盡忠告中外。 詔樞密副使仆散安貞行樞密院于徐州。 戊戌,遼東宣撫司報敗留哥之捷。 甲辰,詔求廣平郡王承暉之後,得其猶子歷亭縣丞永懷,以為器物直長。 丙午,夏人陷臨洮,陝西宣撫副使完顏胡失剌被執。 庚戌,詔尚書左丞相仆散端兼都元帥,行尚書省于陝西。 辛亥,蒙古綱奏:「昨被旨權山東路宣副使,屯東平。 行至徐北岸,北兵已逼徐,不可往。 」詔樞密副使仆散安貞權于沿河任使之。 壬子,以同、華舊屯陝西兵及河南所移步騎舊隷陝州宣撫司者,改隷陝西行省。 召中奉大夫、襲封衍聖公孔元措為太常博士。 上初用元措于朝,或言宣聖墳廟在曲阜,宜遣之奉祀。 既而上念元措聖人之後,山東寇盜縱橫,恐罹其害,是使之奉祀而反絶之也,故有是命。 遼東賊蒲鮮萬奴僭號,改元天泰。 第4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金史》
第4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