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頊,本文顯子。 初,洪進在泉州,有相者言一門受祿,當至萬石。 時洪進與三子皆領州郡,而文頊始生,乃以文頊為子,欲應其言。 初補泉州衙內都校,又為衙內都監使,朝命領順州刺史,歸朝為登州刺史。 滄、棣有寇盜,命為巡檢使。 會以禁軍大校趙延溥為登州團練使,文頊改舒州刺史。 淳化三年,卒,年三十五。 文頊頗知書,亦工畫。 子宗絳,為殿中丞。 宋史卷四百八十四 列傳第二百四十三 ◎周三臣 ○韓通李筠李重進 《五代史記》有《唐六臣傳》,示譏也。 《宋史》傳周三臣,其名似之,其義異焉,求所以同,則歸於正名義、扶綱常而已。 韓通與宋太祖比肩事周,而死於宋未受禪之頃,然不傳于宋,則忠義之志何所托而存乎?李筠、李重進舊史書叛,叛與否未易言也,洛邑所謂頑民,非殷之忠臣乎?孔子定《書》,不改其舊稱焉。 或曰:三人者嘗臣唐、晉、漢矣。 曰:智氏之豫讓非歟!作《周三臣傳》。 韓通,并州太原人。 弱冠應募,以勇力聞,補騎軍隊長。 晉開運末,漢祖建義于太原,置通帳下。 尋從漢祖至東京,累遷為軍校。 漢祖典衛兵,以通為衙隊副指揮使,從討杜重威,得銀青階,檢校國子祭酒。 漢祖開國,加檢校左仆射。 隱帝即位,遷奉國指揮使。 乾祐初,周祖為樞密使,統兵伐河中。 知通謹厚,命之自隨,先登,身被六創,以功遷本軍都虞候。 周祖鎮大名,奏通為天雄軍馬步軍都校,委以心腹,及入汴,通甚有力焉。 授奉國左第六軍都校,領雷州刺史。 廣順初,為虎捷右廂都校,遷左廂,充孟州巡檢,繼領永、睦二州防禦使。 周祖親征兗州,以通為在京右廂都巡檢。 時河溢,灌河陰城,命通率廣鋭卒千二百浚汴口,又部築河陰城,創營壁。 未幾,拜保義軍節度觀察留後,周祖親郊,正授節度。 并州劉崇南侵,命通副河中王彥超出晉州道擊之,敗於高平。 以通為太原北面行營部署,為地道攻其城。 俄班師,移鎮曹州,檢校太保。 世宗即位,以深、冀之間有胡蘆河,東西橫亙數百里,堤曷非峻,不能扼契丹奔突。 顯德二年,命通與王彥超浚治之,功未就,契丹至,通出兵迎擊退之,遂城李晏口為靜安軍,四旬而完。 又城束鹿及鼓城,並葺祁州。 時大兵之後,遺骸布野,通悉收瘞為萬人塚。 又城博野、安平,往來深、定間,夜宿古寺,晝披荊棘。 在安平領百餘騎督役,會契丹騎數百奄至,通率麾下與戰,日暮大風雨,契丹解去,擒十餘騎。 又城百八橋鎮及武強縣,皆旬日畢。 歸朝,會攻秦、鳳,以通為西南面行營馬步軍都虞候,入大散關,圍鳳州,分兵城固鎮,以斷蜀餉道。 未幾,拔鳳州,以功授侍衛馬步軍都虞候。 世宗征淮南,命通為京城都巡檢。 世宗以都城狹小,役畿甸民築新城,又廣舊城街道。 命左龍武統軍薛可信、右衛上將軍史、右監門衛上將軍蓋萬、右羽林將軍康彥環分督四面,通總領其役。 功未就,世宗幸淮上,留通為在京內外都巡檢、權點檢侍衛司。 是役也,期以三年,才半歲而就。 三年,追敘秦、鳳功,改領忠武軍節度、檢校太傅,又改侍衛馬步軍都虞候。 世宗幸壽春,為京城內外都巡檢。 淮南平,為歸德軍節度。 六年春,詔通河北按行河堤,因發徐、宿、宋、單等州民浚汴渠數百里。 世宗將北征,命通與高懷德、張鐸先赴滄州,賜襲衣、金帶、鞍馬、器帛。 即領兵入契丹境乾寧軍之南。 俄為陸路都部署,殿前都虞候石守信副焉。 又命通巡北邊,自浮陽至淤口浦壞坊三十六,遂通瀛、莫。 初克益津關,以為霸州,役濱、棣民數千城之,命通董其役。 師還,以為檢校太尉、同平章事,充侍衛親軍馬步軍副都指揮使。 恭帝即位,移領鄆州。 太祖奉詔北征,至陳橋為諸軍推戴。 通在殿閣,聞有變,惶遽而歸。 軍校王彥升遇通於路,策馬逐之,通馳入其第,未及闔門,為彥升所害,妻子皆死。 太祖聞通死,怒彥升專殺,以開國初,隱忍不及罪。 即下詔曰:「易姓受命,王者所以應期;臨難不苟,人臣所以全節。 故周天平軍節度、檢校太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侍衛親軍馬步軍副指揮使韓通,振跡戎伍,委質前朝,彰灼茂功,踐更勇爵。 夙定交于霸府,遂接武于和門,艱險共嘗,情好尤篤。 朕以三靈眷佑,百姓樂推,言念元勛,將加殊寵,蒼黃遇害,良用憮然。 可贈中書令,以禮收葬。 遣高品梁令珍護喪事。 」 通性剛而寡謀,言多忤物,肆威虐,眾謂之「韓瞠眼」。 其子頗有智略,幼病傴,人目為「橐駝兒」。 見太祖有人望,常勸通早為之所,通不聽。 後太祖幸開寶寺,見通及其子畫像于壁,遽命去之。 李筠,并州太原人。 善騎射。 後唐秦王從榮判六軍諸衛,募勇士為爪牙,筠操弓矢求見。 弓力及百斤,府中無能輓者,從榮令筠射,引滿有餘力,再發皆中,因以隷麾下。 從榮難作,筠騎從至天津橋,射殺十數人,知事不濟,棄馬遁去。 清泰初,應募為內殿直,遷控鶴指揮使。 晉開運末,契丹犯汴京,其將趙延壽聞筠驍勇,召置帳下。 及契丹主北歸,死欒城,延壽至常山,為永康王所縶。 契丹眾數萬,據常山,後北去。 留耶律解裡,眾才二千騎,又分別部首領楊兗以千騎掠邢、。 來還中朝士大夫多在城中,契丹與漢相雜,解裡性貪恣自奉,削漢軍日食,眾皆菜色。 筠乘其怨,密與王蕘、石公霸、何福進等謀,以閏七月二十九日伺契丹守閽者旦食,撞寺鐘為期,相率入據兵庫,次焚牙門,大呼市人,併力擊焉。 契丹眾大驚,由北門而出,解裡趣族乘列之於野。 明日集眾入郛力戰,屬晉士卒分掠,唯控鶴一軍與市民禦之,死傷相繼。 午後,郛外民千餘知契丹奔敗者,持兵趣其族乘,將劫之,守者入郛馳告,解裡聞之,遂挈族而去。 初,筠建謀約諸將同力,控鶴左廂都校白再榮首匿于室不敢應,筠拔佩刀破幕引臂迫之,再榮不得已而行,諸將次第赴之。 及契丹去,百姓死者二千餘人。 諸將互伐其功,筠詣故相馮道請權領節度事,道曰:「子主奏事而已,留後事當議功臣為之。 」道恐諸將爭功復亂,乃以再榮前職貴加諸將,權推為留後,人心遂定。 是戰,筠功居多,即送款漢祖,以其子赴朝,漢祖深賞之。 以控鶴一軍力戰,優加賜與,授再榮留後,筠博州刺史。 筠以賞薄不悅。 周祖鎮大名,表為先鋒指揮使,又為北面緣邊巡檢。 周祖起兵入汴,筠同郭崇從,與慕容彥超戰于留子陂,彥超東奔。 廣順初,權知滑州,俄真拜義成軍節度。 數月,改彰德軍節度。 會並人侵晉州,王峻率師往拒,筠亦請西征,詔褒之。 又乞免黃澤關商稅,奏可。 周祖征兗,還次濮,筠因朝,獻馬,賜襲衣、金帶。 從至澶,宴訖遣還。 及召潞州常思入朝,命筠權知軍府,思改宋、亳,以筠為昭義軍節度。 三年,加檢校太傅。 時王峻兼節制,以筠及王殷、何福進皆創業功臣,故並加恩焉。 顯德初,周祖親郊,加同平章事。 第49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下》
第49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