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開運末,中原多事,江南方盛,其臣陳覺、馮延魯建討福州,師敗而還,景釋不問罪。 熙載與徐鉉同上疏,請置於法。 覺、延魯,宋齊丘之黨也。 熙載為齊丘所排,貶和州司馬,語在《徐鉉傳》。 久之,召為虞部郎中、史館修撰,拜中書舍人。 世宗平淮甸,景患國用不足,熙載請鑄鐵錢。 及煜襲位,卒行其議,以熙載為兵部尚書,充鑄錢使。 錢貨益輕,不勝其弊,熙載頗亦自悔。 熙載善為文,江東士人、道釋載金帛以求銘志碑記者不絶,又累獲賞賜。 由是畜妓妾四十餘人,多善音樂,不加防閒,恣其出入外齋,與賓客生徒雜處。 煜以其盡忠言事,垂欲相之,終以帷薄不修,責授右庶子,分司洪州。 熙載盡斥諸妓,單車即路,煜留之,改秘書監,俄而複位。 向所斥之妓稍稍而集,頃之如故。 煜嘆曰:「吾亦無如之何!」遷中書侍郎、光政殿學士承旨。 開寶三年,卒,年六十。 煜痛惜之,贈左仆射、平章事,謚文靖,葬于梅嶺岡謝安墓側,命徐鍇集其遺文。 熙載才氣俊逸,機用周敏,性高簡,無所卑屈,未嘗拜人。 雖被遣逐,終不改節,江左號為「韓夫子」。 顯德中,熙載來朝廷,歸,景問中國大臣,時太祖方典禁兵,熙載對曰:「趙點檢顧視不常,不可測也。 」及太祖登極,景益重之。 頗以文章自負,好大言。 初,乾德丁卯年,五星連珠于奎,奎主文章,又在魯分,時太宗鎮兗、海,中國太平之符也。 是歲,熙載著《格言》五卷,自序其事云:「魯無其應,韓子《格言》成之。 」人多笑之。 馮謐本名延魯,字叔文,其先彭城人,唐末南渡,家于新安。 李誧僭號,立子景為太子,謐與兄延己俱以文學得幸。 及景嗣位,累遷至中書舍人。 晉開運末,閩越大亂,景遣謐與諫議大夫陳覺乘傳安撫,謐遂矯詔發數郡兵攻福州。 及敗,引佩刀自刺,親吏制之,不死,長流舒州。 會赦敘用,復為中書舍人,改工部侍郎。 江南以揚州為東都,命謐副留守。 周世宗下揚州,謐髡發為僧,匿于佛寺,為官軍所獲。 世宗釋之,授太常卿,賜與甚厚。 數年,拜刑部侍郎,放還,為戶部尚書。 建隆三年,煜遣來貢,因表求舒州田宅,詔賜之。 後改常州觀察使而卒。 子伉歸中朝,與兄儀、價並登進士第。 伉文辭清麗,嘗著《平晉頌》,時人稱之。 累遷殿中侍御史,歷典藩郡,皆有治跡。 咸平三年,知福州,卒。 特賜錢十萬,錄其子玄應同學究出身。 潘佑,南唐散騎常侍處常之子。 少介僻,杜門讀書,不交人事。 及長,善屬文,尤長於論議。 陳喬、韓熙載、徐鉉等共薦于景,為秘書省正字、直崇文館。 煜襲位,遷虞部員外郎、史館修撰。 未幾,知制誥,為內史舍人。 有李平者,本嵩山道士楊訥,依河中帥李守貞。 漢乾祐中,守貞反,遣訥與舒元乞師江南。 守貞敗,訥遂易姓名,江南以為員外郎,遷衛尉少卿、蘄州刺史、戶部侍郎。 平好神仙修養之事,動作妖妄,自言常與神接。 佑亦好神仙,遂相善。 二家皆置淨室,圖神像,常被發裸袒處室中,家人亦不得至。 佑嘗建議復井田,及依《周禮》置牛籍,薦平判司農寺以督之。 事行,百姓大撓,未幾而罷。 佑自以為眾所排,因憤怒,歷詆大臣與握兵者兩為朋比,將謀反叛;又言國將亡,非己為相不可救。 江南政事多在尚書省,因薦平知省事,又薦星官楊熙澄為樞密使,小校侯英典禁兵,煜不納。 佑益忿,抗疏請誅宰相湯悅等數十人,煜手書教戒之。 佑不復朝謁,乃于家上書曰:「臣聞‘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近者連上表章指陳奸惡,何面目以見士人乎?」遂自縊死。 皇甫繼勛,江州節度使暉之子。 幼以父蔭為軍校,父死難於滁州,累遷將軍、池饒二州刺史,勤於吏事。 入為諸軍都虞候,遷神衛統軍都指揮使。 諸老將相次皆死,而繼勛尚少,遂為大將。 貲產優贍,營第舍、車服,畜妓樂,潔飲食,極游宴之好。 及宋師至,諸軍多敗衄,繼勛欲煜之速降,每眾中流言,頗道國中蹙弱。 侄紹傑亦以繼勛故,為巡檢。 常令紹傑入見煜,陳歸命之計。 會有風雹,繼勛又密陳滅亡之兆。 偏裨或有募勇士欲夜出營邀宋師者,輒鞭而拘之。 又因請出煜親兵千餘守闕城,為宋師所掩。 一日,煜躬自巡城,見宋師列柵城外,旌旗遍野,始驚懼,知為左右所蔽。 及巡城還,繼勛從至宮。 煜乃責其流言惑眾及不用命之狀,收付大理。 始出,軍士悉集,臠割其肉,頃刻都盡。 紹傑亦被誅。 煜皆赦其妻子。 周惟簡,饒州鄱陽人。 隱居,好學問,明《易》義。 煜召為國子博士、集賢侍講。 頃之,以虞部郎中致仕。 宋師圍金陵,煜求能使交兵者,張洎薦惟簡有遠略,可以談笑和解之。 召為給事中,與徐鉉奉使至京師。 太祖召見詰責,惟簡惶恐,反言曰:「臣本居山野,無仕進之意,李煜強遣來耳。 臣素聞終南山多靈藥,事寧後,願得棲隱。 」太祖許之。 江南平,以惟簡為國子《周易》博士、判監事。 開寶九年,上書述前志,求解官,蓋不得已,非其心也。 改虞部郎中,致仕。 以其子繕為京兆府貿阝縣主簿,俾就養。 太平興國初,惟簡自終南至闕下,求入見。 有司以致仕官非有詔召無求對之制,乃還。 歲余,覆上表自求用,除太常博士,遷水部員外郎,卒。 繕後舉進士,至都官員外郎。 宋史卷四百七十九 列傳第二百三十八 ◎世家二 ○西蜀孟氏 ○孟昶子玄喆玄珏弟仁贄仁裕仁操伊審徵韓保正王昭遠趙崇韜高彥儔趙彥韜龍景昭幸寅遜李廷珪李昊毋守素歐陽迥 西蜀孟昶,初名仁贊,及僭位改焉。 其先邢州龍岡人。 父知祥,事後唐武皇,武皇以弟之子妻之,是為瓊華長公主。 同光初,知祥為太原尹、知留守事。 三年,平蜀。 四年,以知祥為劍南西川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 明宗即位,命知祥討平東川,知祥自領兩川節度,明宗即以授之。 長興四年,封蜀王,許行墨制。 五年,閔帝立,乃稱帝于蜀,改元明德,時清泰元年也。 事具《五代史》。 昶母李氏,本莊宗嬪禦,以賜知祥,天祐十六年己卯十一月,生昶于太原。 初,知祥鎮西川,不及以族行。 天成元年,奏遣衙校迎家太原,明宗因令部送長公主及昶與所生母至蜀。 公主以長興三年卒。 知祥初署昶西川節度行軍司馬,僭號,以昶為檢校太保、同平章事、崇聖宮使、東川節度。 知祥疾,立為皇太子,權監軍國。 明德元年七月,知祥卒,昶襲位,年始十六,止稱明德年號,委政于趙季良、張知業、李仁罕等。 二年,尊其母李氏為皇太后。 四年,改元廣政。 後以事誅仁罕、知業,乃親政事。 十三年,加號睿文英武仁聖明孝皇帝。 晉末,秦州節度使何建、鳳州防禦使石奉κ俱以城降昶。 時契丹亂華,漢祖起並門,中土蝗旱連歲,昶益自大,開貢部,行郊祀禮,自此君臣奢縱。 及周世宗克秦、鳳,昶始懼,放還先所獲濮州刺史胡立,致書世宗,稱大蜀皇帝,且言家世邢台,願敦鄉裡之分。 世宗怒其無禮,不答。 昶愈不自安,乃于劍門、夔、峽多積芻粟,增置師旅。 用度不足,遂鑄鐵錢。 禁境內鐵,凡器用須鐵為之者,置場鬻之,以專其利。 第48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下》
第48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