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璞字契玄,鄭州新鄭人。 善歌詩,士大夫多傳誦。 與畢士安尤相善,每乘牛往來郭店,自稱東里遺民。 嘗杖策入嵩山窮絶處,構思為歌詩,凡數年得百餘篇。 璞既被召,還,作《歸耕賦》以見志。 真宗朝諸陵,道出鄭州,遣使以茶帛賜之。 卒,年七十八。 李瀆,河南洛陽人也。 六世祖坦,馮翊令。 坦生仲芳,大理司直。 仲芳生玄初,福建觀察推官。 玄初生鄑,即瀆之曾祖也,字堯封,仕梁,歷滑、魏、宋三鎮留後,拜崇政使、禮部尚書。 後唐天成中,以太子少傅致仕,卒,贈太保。 祖延昭,殿中丞。 父瑩字正白,善詞賦,廣順進士,蒲帥張鐸闢為記室,因家河中。 乾德初,右補闕蘇德祥薦為殿中侍御史、度支判官。 使江南,坐受李從善賂遺,責授右贊善大夫,卒。 初,瑩禱河祠而生瀆,故名瀆字河神,後改字長源。 淳澹好古,博覽經史。 十六丁外艱,服闕,杜門不復仕進。 家世多聚書畫,頗有奇妙。 王祐典河中,深加禮待,自是多聞于時。 往來中條山中,不親產業,所居木石幽勝。 談唐室已來衣冠人物,歷歷可聽。 罕著文。 前後州將皆厚遇之。 王旦、李宗諤與之世舊,每勸其仕,瀆皆不答。 所乘馬,嘗為宗人借,憩于廛間。 人有見者以語瀆,瀆即鬻之,其惡囂如此。 州閭化其儉德。 真宗祀汾陰,直史館孫冕言其隱操,請加搜采,陳堯叟復薦之。 命使召見,辭足疾不起。 遣內侍勞問,令長吏歲時存撫。 明年,又遣使存問,瀆自陳世本儒墨習靜避世之意。 素嗜酒,人或勉之,答曰:「扶羸養疾,舍此莫可。 從吾所好,以盡餘年,不亦樂乎!」嘗語諸子曰:「山水足以娛情,苟遇醉而卒,吾之願也。 吾將與爾永訣,爾輩當常在左右。 」即設外寢,與諸子同處。 一日,忽曰:「適有人至床下,誦詩云:‘行到水窮處,未知天盡時。 ’言訖不見,吾當逝矣。 」亟取瑩集七十編洎書畫付諸子,促家人置酒。 頃之,卒。 時天禧三十年十二月三日也,年六十三。 四年春,詔曰:「故河中府處士李瀆,簪纓傳緒,儒雅踐方,曠逸自居,恬智交養。 迨茲晚節,彌邵清猷,奄及淪亡,良深軫惻。 特行賁典,式慰營魂。 惟蓬閣之司文,乃儒林之美秩。 仍示歸生之賻,兼推給復之恩。 申飭守臣,優恤其後。 豈獨旌于泉壤,亦足厚於民風。 可特贈秘書省著作佐郎,賜其家帛二十匹,米三十斛,州縣常加存恤,二稅外蠲其差役。 」 魏野,字仲先,陝州陝人也。 世為農。 母嘗夢引袂于月中承兔得之,因有娠,遂生野。 及長,嗜吟詠,不求聞達。 居州之東郊,手植竹樹,清泉環繞,旁對雲山,景趣幽絶。 鑿土袤丈,曰樂天洞,前為草堂,彈琴其中,好事者多載酒餚從之遊,嘯詠終日。 前後郡守,雖武臣舊相,皆所禮遇,或親造謁。 趙昌言性尤倨傲,特署賓次,戒閽吏野至即報。 野不喜巾幘,無貴賤,皆紗帽白衣以見,出則跨白驢。 過客居士往來留題命話,累宿而去。 野為詩精苦,有唐人風格,多警策句。 所有《草堂集》十捲,大中祥符初契丹使至,嘗言本國得其上帙,願求全部,詔與之。 祀汾陰歲,與李瀆並被薦,遣陝令王希招之,野上言曰:「陛下告成天地,延聘岩藪,臣實愚戇,資性慵拙,幸逢聖世,獲安故里,早樂吟詠,實匪風騷,豈意天慈,曲垂搜引。 但以嘗嬰心疾,尤疏禮節,麋鹿之性,頓纓則狂,豈可瞻對殿墀,仰奉清燕。 望回過聽,許令愚守,則畎畝之間,永荷帝力。 」詔州縣長吏常加存撫,又遣使圖其所居觀之。 五年四月,復遣內侍存問。 天禧三年十二月,無疾而卒,年六十。 州上其狀。 四年正月,詔曰:「國家舉旌賞之命,以輝丘園,申恤贈之恩,用慰泉壤,所以褒逸民而厚風俗也。 故陝州處士魏野,服膺儒素,刻意篇章,顧詞格之清新,為士流之推許,而能篤淳古之行,慕肥遁之風。 頃屬時巡,嘗加聘召,懇陳誠志,願遂《考槃》。 及此淪亡,載深嗟悼!蘭台清秩,追飾幽扃,厚其賻助之資,寬以復除之命。 諒惟優禮,式顯令名。 魂而有知,歆此殊渥。 可特贈秘書省著作郎,賻其家帛二十匹,米三十斛,州縣常加存恤,二稅外免其差徭。 」 瀆即野中表兄也。 瀆卒訃至,野哭之慟,謂其子曰:「吾不可去,去必不至。 」第遣其子赴之,裁六日而野亦卒,時甚異焉。 邢敦,字君雅,不知何許人。 家于雍丘,與宋準、趙昌言交遊甚厚。 太平興國初,嘗舉進士不第,慨然有隱遁意。 性介僻,不妄交友。 耽玩經史,精於術數,工繪畫,頗嗜酒。 或游市廛,過客詢以休咎者,多不之語。 裡中號邢夫子。 大中祥符七年,真宗幸亳回,邑人列上其事,王曾為考制度使,以名聞。 詔曰:「敦早預詞場,勤修天爵,超然處退,亦既累年。 屬覽公車之言,俾參郡學之職,用精儒業,以寵耆年。 可許州助教。 」敦讓而不受。 乾興元年,無疾而卒,年七十四。 林逋,字君復,杭州錢塘人。 少孤,力學,不為章句。 性恬淡好古,弗趨榮利,家貧衣食不足,晏如也。 初放游江、淮間,久之歸杭州,結廬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 真宗聞其名,賜粟帛,詔長吏歲時勞問。 薛映、李及在杭州,每造其廬,清談終日而去。 嘗自為墓于其廬側。 臨終為詩,有「茂陵他日求遺稿,猶喜曾無《封禪書》」之句。 既卒,州為上聞,仁宗嗟悼,賜謚和靖先生,賻粟帛。 逋善行書,喜為詩,其詞澄浹峭特,多奇句。 既就稿,隨輒棄之。 或謂:「何不錄以示後世?」逋曰:「吾方晦跡林壑,且不欲以詩名一時,況後世乎!」然好事者往往竊記之,今所傳尚三百餘篇。 逋嘗客臨江,時李諮方舉進士,未有知者,逋謂人曰:「此公輔器也。 」及逋卒,諮適罷三司使為州守,為素服,與其門人臨七日,葬之,刻遺句內壙中。 逋不娶,無子,教兄子宥,登進士甲科。 宥子大年,頗介潔自喜,英宗時,為侍御史,連被台移出治獄,拒不肯行,為中丞唐介所奏,降知蘄州,卒於官。 高懌,字文悅,荊南高季興四世孫。 幼孤,養于外家。 十三歲能屬文,通經史百家之書。 聞种放隱終南山,乃築室豹林谷,從放受業。 放奇之,不敢處以弟子行。 與同時張蕘、許勃號「南山三友」。 會詔舉沈淪草澤,知長安寇準聞其名薦之,辭不起。 景祐中,錄國初侯王后,懌推其弟忻得官。 及范雍建京兆府學,召懌講授諸生,席間常數十百人。 杜衍嘗請賜處士號,乃命為大理評事,懌固辭。 仁宗嘉其守,號安素處士。 詔州縣歲時禮遇之,給良田五百畝。 文彥博表其經術該通,有高世之行,可以勵風俗,詔賜第一區。 嘉祐中,就除光祿寺丞,復固辭。 夢道士持素書聘為白鹿洞主,卒。 有韓退者,稷山人。 亦師事种放。 母死,負土成墳,徒跣終喪,去隱嵩山。 吳遵路,石延年論其高節。 詔賜粟帛,號安逸處士,以壽終。 第40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下》
第40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