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肇,字天啟,潤州丹陽人。 能為文,最長歌詩。 初事王安石,見器重。 又從蘇軾游,聲譽益顯。 第進士,歷明州司戶參軍、江陵推官。 元祐中,為太學正,通判常州,召為衛尉寺丞,提舉永興路常平。 徽宗初,入為戶部員外郎,兼編修國史,言者論其學術反覆,提舉兩浙刑獄。 張商英當國,引為禮部員外,進起居郎,拜中書舍人。 前此,試三題,率以宰相上馬為之候,肇援筆立就,不加潤飾,商英讀之擊節。 才逾月,以草御史幸義責詞不稱,罷為顯謨閣待制、知明州,言者又論其包藏異意,非議闢雍以為不當立,奪職,提舉洞霄宮。 會赦,復之,卒。 李格非,字文叔,濟南人。 其幼時,俊警異甚。 有司方以詩賦取士,格非獨用意經學,著《禮記說》至數十萬言,遂登進士第。 調冀州司戶參軍,試學官,為鄆州教授,郡守以其貧,欲使兼他官,謝不可。 入補太學錄,再轉博士,以文章受知于蘇軾。 常著《洛陽名園記》,謂「洛陽之盛衰,天下治亂之候也」。 其後洛陽陷于金,人以為知言。 紹聖立局編元祐章奏,以為檢討,不就,戾執政意,通判廣信軍。 有道士說人禍福或中,出必乘車,氓俗信惑,格非遇之途,叱左右取車中道士來,窮治其奸,杖而出諸境。 召為校書郎,遷著作佐郎、禮部員外郎,提點京東刑獄,以黨籍罷,卒,年六十一。 格非苦心工于詞章,陵轢直前,無難易可否,筆力不少滯。 嘗言:「文不可以苟作,誠不著焉,則不能工。 且晉人能文者多矣,至劉伯倫《酒德頌》、陶淵明《歸去來辭》,字字如肺肝出,遂高步晉人之上,其誠著也。 」 妻王氏,拱辰孫女,亦善文。 女清照,詩文尤有稱于時,嫁趙挺之之子明誠,自號易安居士。 呂南公,字次儒,建昌南城人。 于書無所不讀,于文不肯綴緝陳言。 熙寧中,士方推崇馬融、王肅、許慎之業,剽掠補拆臨摹之藝大行,南公度不能逐時好,一試禮闈不偶,退築室灌園,不復以進取為意。 益著書,且借史筆以褒善貶惡,遂以「袞斧」名所居齋。 嘗謂士必不得已於言,則文不可以不工,蓋意有餘而文不足,則如吃人之辨訟,必未始不虛,理未始不直,然而或屈者,無助于辭而已。 觀書契以來,特立之士,未有不善於文者。 士無志于立則已,必有志焉,則文何可以卑賤而為之?故毅然盡心,思欲與古人並。 元祐初,立十科薦士,中書舍人曾肇上疏,稱其讀書為文,不事俗學,安貧守道,志希古人,堪充師表科,一時廷臣亦多稱之。 議欲命以官,未及而卒。 遺文曰《灌園先生集》,傳于世。 郭祥正,字功父,太平州當涂人,母夢李白而生。 少有詩聲,梅堯臣方擅名一時,見而嘆曰:「天才如此,真太白後身也!」舉進士,熙寧中,知武岡縣,簽書保信軍節度判官。 時王安石用事,祥正奏乞天下大計專聽安石處畫,有異議者,雖大臣亦當屏黜。 神宗覽而異之,一日問安石曰:「卿識郭祥正乎?其才似可用。 」出其章以示安石,安石恥為小臣所薦,因極口陳其無行。 時祥正從章惇察訪闢,聞之,遂以殿中丞致仕。 後復出,通判汀州。 知端州,又棄去,隱于縣青山,卒。 米芾,字元章,吳人也。 以母侍宣仁後藩邸舊恩,補浛光尉。 歷知雍丘縣、漣水軍,太常博士,知無為軍,召為書畫學博士,賜對便殿,上其子友仁所作《楚山清曉圖》,擢禮部員外郎,出知淮陽軍。 卒,年四十九。 芾為文奇險,不蹈襲前人軌轍。 特妙于翰墨,沈著飛翥,得王獻之筆意。 畫山水人物,自名一家,尤工臨移,至亂真不可辨。 精於鑒裁,遇古器物書畫則極力求取,必得乃已。 王安石嘗摘其詩句書扇上,蘇軾亦喜譽之。 冠服效唐人,風神蕭散,音吐清暢,所至人聚觀之。 而好潔成癖,至不與人同巾器。 所為譎異,時有可傳笑者。 無為州治有巨石,狀奇醜,芾見大喜曰:「此足以當吾拜!」具衣冠拜之,呼之為兄。 又不能與世俯仰,故從仕數困。 嘗奉詔仿《黃庭》小楷作周興嗣《千字韻語》。 又入宣和殿觀禁內所藏,人以為寵。 子友仁字元暉,力學嗜古,亦善書畫,世號小米,仕至兵部侍郎、敷文閣直學士。 劉詵,字應伯,福州福清人。 中進士第,歷莆田主簿、知廬江縣。 崇寧中,為講議司檢討官,進軍器、大理丞,大晟府典樂。 詵通音律,嘗上歷代雅樂因革及宋製作之旨,故委以樂事。 又言:「《周官》大司樂禁淫聲、慢聲,蓋孔子所謂放鄭聲者。 今燕樂之音,失于高急,曲調之詞,至于鄙俚,恐不足以召和氣。 宋,火德也,音尚徵,徵调不可闕。 臣按古制,旋十二宮以七聲,得正徵一調,惟陛下才取。 」徽宗曰:「卿言是也,五聲闕一不可,《徵招》、《角招》為君臣相說之樂,此朕所欲聞而無言者,卿宜為朕典司之。 」他日,禁中出古鐘二,詔執政召詵按于都堂,詵曰:「此與今太簇、大呂聲協。 」命取大晟鐘扣之,果應。 又曰:「鐘擊之無餘韻,不如石聲,《詩》所云‘依我磬聲’者,言其清而定也。 復取以合之,聲益諧。 歷宗正、鴻臚、衛尉、太常寺少卿,纂《續因革禮》,卒。 詵居母喪盡禮,有雙芝生墓側,人以為孝感。 倪濤,字巨濟,廣德軍人。 丱角能屬文,博學強記。 年十五,試太學第一,遂擢進士,調廬陵尉、信陽軍教授。 入為太學正,秘書省校書郎、著作佐郎,司勛、左司員外郎。 朝廷議有事燕雲,大臣爭先決策,為固位計,皆心知不可,無敢一出口,濤獨言其非。 且曰:「景德以來,遼守約不犯邊,盟誓固在,不可渝也。 天下久平,士不習戰,軍儲又屈,毋輕議以詒後患。 」王黼怒曰:「君敢沮軍事邪!」於是言者論其鼓唱撰造,貶監朝城縣酒稅,再徙茶陵船場,卒,年三十九。 死之明年,金人犯闕,朝廷憶濤言,官其一子。 有《雲陽集》傳于世。 李公麟,字伯時,舒州人。 第進士,歷南康、長垣尉,泗州錄事參軍,用陸佃薦,為中書門下後省冊定官、御史檢法。 好古博學,長於詩,多識奇字,自夏、商以來鐘、鼎、尊、彞,皆能考定世次,辨測款識,聞一妙品,雖捐千金不惜。 紹聖末,朝廷得玉璽,下禮官諸儒議,言人人殊。 公麟曰:「秦璽用藍田玉,今玉色正青,以龍蚓鳥魚為文,著‘帝王受命之符’,玉質堅甚,非昆吾刀、蟾肪不可治,琱法中絶,此真秦李斯所為不疑。 」議由是定。 元符三年,病痹,遂致仕。 既歸老,肆意于龍眠山岩壑間。 雅善畫,自作《山莊圖》,為世寶。 傳寫人物尤精,識者以為顧愷之、張僧繇之亞。 襟度超軼,名士交譽之,黃庭堅謂其風流不減古人,然因畫為累,故世但以藝傳雲。 周邦彥,字美成,錢塘人。 疏雋少檢,不為州裡推重,而博涉百家之書。 元豐初,游京師,獻《汴都賦》余萬言,神宗異之,命侍臣讀於邇英閣,召赴政事堂,自太學諸生一命為正,居五歲不遷,益儘力於辭章。 出教授廬州,知溧水縣,還為國子主簿。 哲宗召對,使誦前賦,除秘書省正字。 歷校書郎、考功員外郎,衛尉、宗正少卿,兼議禮局檢討,以直龍圖閣知河中府。 徽宗欲使畢禮書,復留之。 踰年,乃知隆德府,徙明州,入拜秘書監,進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 未幾,知順昌府,徙處州,卒,年六十六,贈宣奉大夫。 邦彥好音樂,能自度曲,制樂府長短句,詞韻清蔚,傳于世。 第35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下》
第35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