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說書之職止於《通鑒》,而不及經。 味道請先說《論語》,詔從之。 帝忽問鬼神之理,疑伯有之事涉于誕。 味道對曰:「陰陽二氣之散聚,雖天地不能易。 有死而猶不散者,其常也。 有不得其死而鬱結不散者,其變也。 故聖人設為宗祧,以別親疏遠邇,正所以教民親愛,參贊化育。 今伯有得罪而死,其氣不散,為妖為厲,使國人上下為之不寧,於是為之立子泄以奉其後,則庶乎鬼有所知,而神莫不寧矣。 」蓋諷皇子竑事也。 三京用師,廷臣邊閫交進機會之說。 味道進議狀,以為:「開邊浸闊,應援倍難,科配日繁,饋餉日迫,民一不堪命,龐勛、黃巢之禍立見,是先搖其本,無益於外也。 」經筵奏事,無日不申言之,而洛師尋以敗聞。 於是人謂味道見微慮遠。 味道所奏陳,無一言不開導引翼,求切于君身;旁引折旋,推致于治道。 遷秘書著作佐郎而卒。 訃聞,帝震悼,出內帑銀帛賻其喪,升一官以任其後,故事所未有也。 所著《四書說》、《大學講義》、《祭法宗廟廟享郊社外傳》、《經筵口奏》、《故事講義》。 王應麟,字伯厚,慶元府人。 九歲通《六經》,淳祐元年舉進士,從王野受學。 調西安主簿,民以年少易視之,輸賦後時。 應麟白郡守,繩以法,遂立辦。 諸校欲為亂,知縣事翁甫倉皇計不知所出,應麟以禮諭服之。 差監平江百萬東倉。 調浙西提舉常平茶鹽主管帳司,部使者鄭霖異待之。 丁父憂,服除,調揚州教授。 初,應麟登第,言曰:「今之事舉子業者,沽名譽,得則一切委棄,制度典故漫不省,非國家所望于通儒。 」於是閉門發憤,誓以博學宏辭科自見,假館閣書讀之。 寶祐四年中是科。 應麟與弟應鳳同日生,開慶元年亦中是科,詔褒諭之,添差浙西安撫司幹辦公事。 帝禦集英殿策士,召應麟覆考。 考第既上,帝欲易第七卷置其首。 應麟讀之,乃頓首曰:「是卷古誼若龜鏡,忠肝如鐵石,臣敢為得士賀。 」遂以第七卷為首選。 及唱名,乃文天祥也。 遷主管三省、樞密院架閣文字。 遷國子錄,進武學博士。 疏言:「陛下閲理多,願治久。 當事勢之艱,輿圖蹙于外患,人才乏而民力殫,宜強為善,增修德,無自沮怠;恢弘士氣,下情畢達,操綱紀而明委任,謹左右而防壅蔽,求哲人以輔後嗣。 」既對,帝問其父名,曰:「爾父以陳善為忠,可謂繼美。 」 丁大全欲致應麟,不可得。 遷太常寺主簿,面對,言:「淮戍方警,蜀道孔艱,海表上流皆有藩籬唇齒之憂。 軍功未集而吝賞,民力既困而重斂,非修攘計也。 陛下勿以宴安自逸,勿以容悅之言自寬。 」帝愀然曰:「邊事甚可憂。 」應麟言:「無事深憂,臨事不懼。 願汲汲預防,毋為壅蔽所欺。 」時大全諱言邊事,於是應麟罷。 未幾,大全敗,起應麟通判台州。 召為太常博士,擢秘書郎,俄兼沂靖惠王府教授。 彗星見,應詔極論執政、侍從、台諫之罪,積私財、行公田之害。 又言:「應天變莫先回人心,回人心莫先直受言。 箝天下之口,沮直臣之氣,如應天何?」時直言者多迕權臣意,故應麟及之。 遷著作佐郎。 度宗即位,攝禮部郎官,草百官表。 舊制,請聽政,四表已上。 一夕入臨,宰臣諭旨增撰三表,應麟操筆立就。 丞相總護還,辭位表三道,使者立以俟,應麟從容授之。 丞相驚服,即授兼禮部郎官、兼直學士院。 馬廷鸞知貢舉,詔應麟兼權直,俄兼崇政殿說書。 遷著作郎,守軍器少監。 經筵值人日雪,帝問有何故事,應麟以唐李嶠、李乂等應制詩對。 因奏:「春雪過多,民生饑寒,方寸仁愛,宜謹感召。 」遷將作監。 帝視朝,謂應麟曰:「為學要灼見古人之心。 」應麟對曰「嚴恭寅畏,不敢怠皇,克勤克儉,無自縱逸,強以馭下,制事以斷,此古人之心。 然操舍易忽于眇綿,兢業每忘于游衍。 」帝嘉納之。 既而轉對,言:「人君防未萌之慾,存不已之誠。 」擢兼侍立修注官,升權直學士院,遷秘書少監兼侍講。 上疏論市舶,不報。 會賈似道拜平章事,葉夢鼎、江萬里各求去,似道亦求去。 應麟奏,孝宗朝闕相者亦踰年,帝亟取以諭之。 似道聞應麟言,大惡之,語包恢曰:「我去朝士若王伯厚者多矣,但此人素著文學名,不欲使天下謂我棄士。 彼盍思少自貶!」恢以告,應麟笑曰:「迕相之患小,負君之罪大。 」遷起居舍人,兼權中書舍人。 冬雷,應麟言:「十月之雷,惟東漢數見。 命令不專,奸UB併進,卑逾尊,外陵內之象。 當清天君,謹天命,體天德,以回天心。 守成必法祖宗,禦治必總威福。 」似道聞之,斥逐之意決矣。 應麟牒閣門直前奏對,謂用人莫先察君子小人。 方袖疏待班,台臣亟疏駁之,由是二史直前之制遂廢。 以秘閣修撰主管崇禧觀。 久之,起知徽州。 其父捴嘗守是郡,父老皆曰:'此清白太守子也。 」摧豪右,省租賦,民大悅。 召為秘書監,權中書舍人,力辭,不許。 兼國史編修、實錄檢討兼侍講。 遷起居郎兼權吏部侍郎,指陳成敗逆順之說,且曰:「國家所恃者大江,襄、樊其喉舌,議不容緩。 朝廷方從容如常時,事幾一失,豈能自安?」朝臣無以邊事言者,帝不懌。 似道復謀斥逐,適應麟以母憂去。 及似道潰師江上,授中書舍人兼直學士院,即引疏陳十事,急徵討、明政刑、厲廉恥、通下情、求將材、練軍實、備糧餉、舉實材、擇牧守、防海道,其目也。 且言:「圖大患者必略細故,求實效者必去虛文。 」因請集諸路勤王之師,有能率先而至者,宜厚賞以作勇敢之氣,併力進戰,惟能戰,斯可守。 進兼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兼侍讀,遷禮部侍郎兼中書舍人。 日食,應麟詔論答天戒五事,陳備禦十策,皆不及用。 尋轉尚書兼給事中。 左丞相留夢炎用徐囊為御史,擢江西制置使黃萬石等,應麟繳奏曰:「囊與夢炎同鄉,有私人之嫌,萬石粗戾無學,南昌失守,誤國罪大。 今方欲引以自助,善類為所搏噬者,必攜持而去。 吳浚貪墨輕躁,豈宜用之?況夢炎舛令慢諫,讜言弗敢告,今之賣降者,多其任用之士。 」疏再上,不報。 出關俟命,再奏曰:「因危急而紊紀綱,以偏見而咈公議,臣封駁不行,與大臣異論,勢不當留。 」疏入,又不報,遂東歸。 詔中使譚純德以翰林學士召,識者以為奪其要路,寵以清秩,非所以待賢者。 應麟亦力辭,後二十年卒。 所著有《深寧集》一百卷、《王堂類稿》二十三卷、《掖垣類稿》二十二卷、《詩考》五卷、《詩地理考》五卷、《漢藝文藝志考證》十捲、《通鑒地理考》一百卷、《通鑒地理通釋》十六卷、《通鑒答問》四卷、《困學紀聞》二十捲、《蒙訓》七十捲、《集解踐阼篇》、《補註急就篇》六卷、《補註王會篇》四十捲、《小學紺珠》十捲、《玉海》二百卷、《詞學指南》四卷、《詞學題苑》四十捲、《姓氏急就篇》六卷、《漢制考》四卷、《六經天文編》六卷、《小學諷詠》四卷。 黃震,字東發,慶元府慈溪人。 寶祐四年登進士第,調吳縣尉。 吳多豪勢家,告私債則以屬尉,民多饑凍窘苦,死尉卒手。 震至,不受貴家告。 府檄攝其縣。 及攝長洲、華亭,皆有聲。 第33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下》
第3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