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大年,字隆叟,揚州人。 慶元二年進士。 歷官將作監主簿。 入對,言:「人主所當先者,要以天命人心之所繫致念焉。 夫以人主居富貴崇高之位,重而承宗社之托,尊而為臣闢之戴,一指意而眾莫敢違,一動作而人孰敢議,然而天心靡常,則可畏也。 」又言:「今日士氣亦久靡矣,宜體立國之意以振起之。 夫有扶持作興之意,而後縉紳無貪名嗜利之習;無貪名嗜利之習,而後有持正秉義之操。 國家之休戚,在士大夫之風俗,而風俗之善惡在朝廷。 惟陛下為之振起,機括一運,天下轉移,而風俗易矣。 」 遷軍器監主簿、大宗正丞、四川提舉茶馬兼權總領、知黎州兼管內安撫司公事、節制黎雅州屯戍軍馬,加直寶章閣,為工部郎官。 入對,請懲貪吏。 遷侍左郎中,進直華文閣、浙東提點刑獄,遷守秘書少監、宗正少卿,升秘書監,遷起居舍人,升起居郎兼崇政殿說書。 以寶章閣待制提舉太平興國宮,卒,特贈四官。 大年清操凜然,所至以廉潔自將。 陳仲微,字致廣,瑞州高安人。 其先居江州,旌表義門。 嘉泰二年,舉進士。 調莆田尉,會守令闕,通判又罷軟不任,台閫委以縣事。 時歲凶,部卒並饑民作亂,仲微立召首亂者戮之。 籍閉糶,抑強糴一境以肅。 囊山浮屠與郡學爭水利,久不決,仲微按法曰:「曲在浮屠。 」它日沿檄過寺,其徒久揭其事鐘上以為冤,旦暮祝詛,然莫省為仲微也。 仲微見之曰:「吾何心哉?吾何心哉?」質明,首僧無疾而死。 寓公有誦仲微于當路而密授以薦牘者,仲微受而藏之。 踰年,其家負縣租,竟逮其奴。 寓公有怨言,仲微還其牘,緘封如故,其人慚謝,終其任不敢撓以私。 遷海鹽丞。 鄰邑有疑獄十年,郡命仲微按之,一問立決。 改知崇陽縣,寢食公署旁,日與父老樵豎相爾汝,下情畢達,吏無所措手。 通判黃州,職兼餉饋,以身律下,隨事檢柅,軍興賴以不乏。 制置使上其最,辭曰:「職分也,何最之有?」復通判江州,遷幹辦諸司審計事,知贛州、江西提點刑獄,迕丞相賈似道,監察御史舒有開言罷。 久之,起知惠州,遷太府寺丞兼權侍右郎官。 輪對,言:「祿餌可以釣天下之中才,而不可啖嘗天下之豪傑;名航可以載天下之猥士,而不可以陸沉天下之英雄。 」似道怒,又諷言者罷奪其官。 久之,敘復。 時國勢危甚,仲微上封事,其略曰:「誤襄者,老將也。 夫襄之罪不專在於庸閫、疲將、孩兵也,君相當分受其責,以謝先皇帝在天之靈。 天子若曰罪在朕躬,大臣宜言咎在臣等,宣佈十年養安之往繆,深懲六年玩寇之昨非,救過未形,固已無極,追悔既往,尚愈于迷。 或謂覆護之意多,克責之辭少;或謂陛下乏哭師之誓,師相飾分過之言,甚非所以慰恤死義,祈天悔禍之道也。 往往代言乏知體之士,翹館鮮有識之人,吮旨茹柔,積習成痼,君道相業,兩有所虧。 方今何時,而在廷無謀國之臣,在邊無折衝之帥。 監之先朝宣和未亂之前、靖康既敗之後,凡前日之日近冕旒,朱輪華轂,俯首吐心,奴顏婢膝,即今日奉賊稱臣之人也;強力敏事,捷疾快意,即今日畔君賣國之人也。 為國者亦何便于若人哉!迷國者進慆憂之欺以逢其君,托國者護恥敗之局而莫敢議,當國者昧安危之機而莫之悔。 臣嘗思之,今之所少不止於兵。 閫外之事,將軍制之,而一級半階,率從中出,鬥粟尺布,退有後憂,平素無權,緩急有責,或請建督,或請行邊,或請京城,創聞駭聽。 因諸閫有辭于緩急之時,故廟堂不得不掩惡於敗闕之後,有謀莫展,有敗無誅,上下包羞,噤無敢議。 是以下至器仗甲馬,衰颯厖氵京,不足以肅軍容;壁壘堡柵,折樊駕漏,不足以當衝突之騎。 號為帥閫,名存實亡也。 城而無兵,以城與敵;兵不知戰,以將與敵;將不知兵,以國與敵。 光景蹙近目睫矣!惟君相幡然改悟,天下事尚可為也。 轉敗為成,在君相一念間耳。 」乃出仲微江東提點刑獄。 德祐元年,遷秘書監,尋拜右正言、左司諫、殿中侍御史。 益王即位海上,拜吏部尚書、給事中。 厓山兵敗,走安南。 越四年卒,年七十有二。 其子文孫與安南王族人益稷出降,鄉導我師南征。 安南王憤,伐仲微墓,斧其棺。 仲微天稟篤實,雖生長富貴,而惡衣菲食,自同窶人。 故能涵飫《六經》,精研理致,于諸子百家、天文、地理、醫藥、卜筮、釋老之學,靡不搜獵雲。 梁成大,字謙之,福州人。 開禧元年進士。 素苟賤亡恥,作縣滿秩,諂事史彌遠家干萬昕,昕言真德秀當擊,成大曰:「某若入台,必能辨此事。 」昕為達其語。 通判揚州,尋遷宗正寺簿。 寶慶元年冬,轉對,首言:「大佞似忠,大辨若訥,或好名以自鬻,或立異以自詭,或假高尚之節以要君,或飾矯偽之學以欺世。 言若忠鯁,心實回邪,一不察焉,薰蕕同器,涇、渭雜流矣。 言不達變,謀不中機,或巧辨以為能,或詭訐以市直,或設奇險之說以駴眾聽,或肆妄誕之論以惑士心。 所行非所言,所守非所學,一不辨焉,枘鑿不侔,矛盾相激矣。 」 越六日,拜監察御史。 尋奏:「魏了翁已從追竄,人猶以為罪大罰輕。 真德秀狂僭悖繆,不減了翁,相羊家食,宜削秩貶竄,一等施行。 」章既上,不下者兩月,或傳德秀有衡陽之命,時宰于帝前及之。 帝曰:「仲尼不為已甚。 」遂止鎸三秩。 明年三月,又奏楊長孺寢新命,徐瑄追三秩移象州居住,胡夢昱移欽州編管。 是冬,拜右正言。 紹定元年,進左司諫。 四年正月,遷宗正少卿。 五年二月,權刑部侍郎,明年十月,帝夜降旨黜之,提舉千秋鴻禧觀。 莫澤時兼給事中,急於別異,上疏駁之,遂寢祠命。 端平初,洪咨夔、吳泳交章論駁,鎸兩秩。 泳覆上疏,送泉州居住。 會王遂論亦上,再鎸秩,徙潮州。 成大天資暴狠,心術嶮戲,凡可賊忠害良者,率多攘臂為之。 四方賂遺,列置堂廡,賓至則導之使觀,欲其效尤也。 尤嗜豪奪,冒占宇文氏賜第。 既擯歸,訟之者不下百數。 竄之日,朝命毀其廬,雖小人如李知孝亦曰:「所不堪者,他日與成大同傳耳。 」 李知孝,字孝章,參知政事光之孫。 嘉定四年進士。 嘗為右丞相府主管文字,不以為恥。 差充幹辦諸司審計司,拜監察御史。 寶慶元年八月,上疏:「士大夫汲汲好名,正救之力少而附和沽激之意多,扶持之意微而詆訾扇搖之意勝。 既慮君上之或不能用,又恐朝廷之或不能容,姑為激怒之辭,退俟斥逐之命。 始則慷慨而激烈,終則懇切而求去,將以樹奇節而求令名,此臣之所未解。 」蓋陰詆真德秀等。 又奏洪咨夔鎸三秩、放罷,胡夢昱追毀、除名、勒停,覊管象州。 知孝猶語魏了翁曰:「此所論咨夔等,乃府第付出全文。 」其情狀變詐如此。 第27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下》
第27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