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四川大震,甚于曦之變。 張方首奏,勛望如丙,今猶可用。 魏了翁移書宰執,謂安丙不起,則賊未即平,蜀未可定,雖賊亦曰:「須安相公作宣撫,事乃定耳。 」李壁、李時並鎮潼、遂,亦皆以國事勉丙。 五月乙未,丙至果州,是日賊焚蓬溪縣。 己酉,詔起丙為四川宣撫使,予便宜,尋降制授保寧軍節度使兼知興元府、利東安撫使。 丙奏:「臣不辭老以報國,但事不任怨,難以圖成,將恐騰謗交攻,使臣獨抱赤心,無從上白。 昔秦使甘茂攻宜陽,至質之以‘息壤在彼’,魏使樂羊攻中山,至示之以謗書一篋。 君臣之間,似不必爾。 然自古及今,謗以疑間而成,禍以忌嫉而得;況臣已傷弓于既往,豈容不懲沸于方來。 」詔曰:「昔唐太宗以西寇未平,詔起李靖,靖慷慨請行,不以老疾為解。 代宗有朔方之難,圖任郭子儀,聞命引道,亦不以讒惎自疑。 皆能乘時立功,焜燿竹帛,朕甚慕之。 今蜀道俶擾,未寬顧憂,朕起卿燕閒,付以方面,而卿忠於報國,誼不辭難,朕之用人庶幾于唐宗,卿之事朕無愧於李、郭矣。 勉圖雋功,以濟國事!」尋命丁育改知興元府。 甲申,發果州。 丙戌,至遂寧,賊猶負固于普州之茗山。 丙下令諸軍合圍,絶其樵汲之路以困之。 未幾,張威、李貴俘獲張福等十七人以獻,丙命臠王大才以祭九鼎。 七月庚子,盡俘餘黨千餘人,皆斬之。 庚戌班師,乃移治利州,賜保寧軍節度使印。 癸仲亦加三秩,進直華文閣,起複,主管宣撫司機宜文字。 明年,進丙少保,賜衣帶鞍馬。 丙以關表營田多遺利,命官括之。 有文垓者方持母喪,以便宜起複,幹辦魚關糧料院,俾之措置,且以宣撫副使印假之。 而馮安世者,又即利州置根括局。 於是了翁遺丙書,謂:「幕府舉闢,當用經術信厚之士,不可用冒喪之人。 且公八年鎮蜀,有恩則有怨,豈可人人而校,事事而理,自處甚狹,恐貽子孫賓客無窮之累。 雖今日理財難拘故常,然告絶產、首白契、訐隱田、伺富民過失、糾鹽酒戶虧額,報怨挾憤、招權納賄者,必且紛然,而公任其怨。 」丙覆書曰:「關外糴買當用四百萬緡,而總所見緡止二十五萬,多方措置,非得已而不已。 儻皆清流,何由辦事?蜀士中如令弟嘉父、李成之輩,清則清、高則高矣,其肯辦錢谷俗務乎。 劉德修嘗雅責楊嗣勛不能舉義誅叛,嗣勛云:‘德修特未當局耳。 ’丙于華父亦云。 」其後,安世不法滋甚,近臣有以書抵丙,而安世之徒亦發其事,丙械送大安窮治之。 先是,夏人來乞師並兵攻金人,丙且奏且行,分遣將士趨秦、鞏、鳳翔,委丁焴節制,師次於鞏。 夏人以樞密使子寧眾二十餘萬,約以夏兵野戰,宋師攻城。 既而攻鞏不克,乃已。 丙卒,訃聞,以少傅致仕,輟視朝二日,贈少師,賻銀絹千計,賜沔州祠額為英惠廟。 理宗親札賜謚忠定。 丙所著有《皛然集》。 楊巨源字子淵,其先成都人。 父信臣,客益昌,因家焉。 巨源倜儻有大志,善騎射,涉獵諸子百家之書。 應進士不中,武舉又不中。 劉光祖見而異之,薦之總領錢糧陳曄,以右職舉為鳳州堡子原倉官,馳騁射獵,傾財養士,沿邊忠義,咸服其才。 分差魚關糧料院,移監興州合江贍軍倉。 吳曦叛,巨源陰有討賊志,結義士三百人,給其錢糧。 有游奕軍統領張林者,力能輓兩石弓,隊將朱邦寧身長六尺,勇力過人,皆為曦所忌,雖屢戰有功亦不加賞,林等憾之。 時林在罝口,邦寧在合江,巨源因與深相締結,並集忠義人朱福、陳安、傅檜之徒。 曦脅安丙為丞相長史,丙稱疾,眉士程夢錫見丙,丙嘆曰:「世事如此,世無豪傑!」夢錫因及巨源之謀。 丙曰:「肯見我乎?」乃囑夢錫以書致巨源,延之臥所。 巨源曰:「先生而為逆賊丞相長史耶?」丙號哭曰:「目前兵將,我所知,不能奮起。 必得豪傑,乃滅此賊,則丙無復憂。 」巨源曰:「先生之意決乎?」丙指天誓曰:「若誅此賊,雖死為忠鬼,夫復何恨!」巨源大喜,曰:「非先生不足以主此事,非巨源不足以了此事。 」 當是時,李好義、好問亦結李貴、楊君玉、李坤辰凡數十人,坤辰邀巨源與好義會。 巨源又大喜曰:「吾與安長史議以三月六日邀曦謁廟,合勇士刺之。 」好義曰:「彼出則齪巷,從衛且千人,事必難濟。 聞熟食日祭東園,圖之此其時也。 」巨源然之。 好義願一見長史以為信。 巨源曰:「吾今先為長史言之,來日偽宮,令長史問君先世是已。 」巨源以告丙,明日,好義在偽宮見丙,揖之。 丙曰:「鄉與尊父同僚,楊省干盛談才略,旦夕以職事相委。 」其謀乃決。 君玉先屬其鄉人白子申擬詔,文不雅馴,巨源更為之,例用合江倉朱記。 巨源、好義憂事浸泄,遂以二月乙亥未明,好義率其徒入偽宮,巨源持詔乘馬,自稱奉使,入內戶,曦啟戶欲逸,李貴執殺之。 衛者始拒鬥,聞有詔皆卻。 巨源、好義迎丙宣詔,以曦首徇。 三軍推丙權四川宣撫使,巨源權參贊軍事。 丙奏功于朝,以巨源第一,詔補承事郎。 巨源謂丙曰:「曦死,賊膽以破,關外四州為蜀要害,盍乘勢復取。 」好義亦以為言。 丙慮軍無見糧,巨源力言四州不取,必有後患,自請為隨軍措置糧運。 於是分遣好義復西和州,張林、李簡復成州,劉昌國復階州,孫忠鋭復散關。 俄詔巨源轉朝奉郎,與通判差譴,兼四川宣撫使司參議官。 丙素惡忠鋭,聞忠鋭失守散關,檄其還,欲廢之,先命巨源偕邦寧以沔兵二千策應。 巨源至鳳州,因忠鋭出迎,伏壯士于幕後,突出斬之,並其子揆。 丙遂以忠鋭附偽賀表聞于朝,且待罪。 先是,獎諭誅叛詔書至沔州,巨源謂人曰:「詔命一字不及巨源,疑有以蔽其功者。 」俄報王喜授節度使,巨源彌不平。 時趙彥吶以在夔誅祿禧得州通判,巨源曰:「殺祿禧與通判,殺吳曦亦與通判耶?」以啟謝丙曰:「飛矢以下聊城,深慕魯仲連之高誼;解印而去彭澤,庶幾陶靖節之清風。 」又遣訴功于朝,而從興元都統制彭輅乞書遺韓侂冑,輅陽許而陰以白丙。 或言巨源與其徒米福、車彥威謀為亂,丙命喜鞫之,福、彥威皆抵罪。 正將陳安復告巨源結死士入關,欲焚沔州州治,俟丙出則殺之。 丙積前事,因欲去巨源,然未有以發也。 會巨源在鳳州以檄書遺金鳳翔都統使,其辭若用間者,且自稱宣撫副使而以參議官印印之。 金以檄至丙。 巨源方與金戰,敗於長橋,丙乃移書召巨源,巨源疑焉。 有梁泉主簿高岳成者,巨源薦為隨軍撥運,來見巨源,贊其歸,巨源信之。 第19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下》
第19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