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二年,上將策進士,詔考官,直言者置高等。 九成對策略曰:「禍亂之作,天所以開聖人也。 願陛下以剛大為心,無以憂驚自沮。 臣觀金人有必亡之勢,中國有必興之理。 夫好戰必亡,失其故俗必亡,人心不服必亡,金皆有焉。 劉豫背叛君親,委身夷狄,黠雛經營,有同兒戲,何足慮哉。 前世中興之主,大抵以剛德為尚。 去讒節慾,遠佞防奸,皆中興之本也。 今閭巷之人皆知有父兄妻子之樂,陛下貴為天子,冬不得溫,夏不得清,昏無所定,晨無所省,感時遇物,淒惋於心,可不思所以還二聖之車乎?」又言:「閹寺聞名,國之不祥也,今此曹名字稍稍有聞,臣之所憂也。 當使之安掃除之役,凡結交往來者有禁,干預政事者必誅。 」擢置首選。 楊時遺九成書曰:「廷對自中興以來未之有,非剛大之氣,不為得喪回屈,不能為也。 」 授鎮東軍簽判,吏不能欺。 民冒鹺禁,提刑張宗臣欲逮捕數十人,九成爭之。 宗臣曰:「此事左相封來。 」九成曰:「主上屢下恤刑之詔,公不體聖意而觀望宰相耶?」宗臣怒,九成即投檄歸。 從學者日眾,出其門者多為聞人。 趙鼎薦于朝,遂以太常博士召。 既至,改著作佐郎,遷著作郎,言:「我宋家法,曰仁而已。 仁之發見,尤在於刑。 陛下以省刑為急,而理官不以恤刑為念。 欲詔理官,活幾人者與減磨勘。 」從之。 除浙東提刑,力辭,乃與祠以歸。 未幾,召除宗正少卿、權禮部侍郎兼侍講,兼權刑部侍郎。 法寺以大闢成案上,九成閲始末得其情,因請覆實,囚果誣服者。 朝論欲以平反為賞,九成曰:「職在詳刑,可邀賞乎?」辭之。 金人議和,九成謂趙鼎曰:「金實厭兵,而張虛聲以撼中國。 」因言十事,彼誠能從吾所言,則與之和,使權在朝廷。 鼎既罷,秦檜誘之曰:「且成檜此事。 」九成曰:「九成胡為異議,特不可輕易以苟安耳。 」檜曰:「立朝須優遊委曲。 」九成曰:「未有枉己而能直人。 」上問以和議,九成曰:「敵情多詐,不可不察。 」 因在經筵言西漢災異事,檜甚惡之,謫守邵州。 既至,倉庫虛乏,僚屬請督酒租宿負、苗絹未輸者,九成曰:「縱未能惠民,其敢困民耶?」是歲,賦入更先他時。 中丞何鑄言其矯偽欺俗,傾附趙鼎,落職。 丁父憂,既免喪,秦檜取旨,上曰:「自古朋黨畏人主知之,此人獨無所畏,可與宮觀。 」先是,徑山僧宗杲善談禪理,從游者眾,九成時往來其間。 檜恐其議己,令司諫詹大方論其與宗杲謗訕朝政,謫居南安軍。 在南安十四年,每執書就明,倚立庭磚,歲久雙趺隱然。 廣帥致籝金,九成曰:「吾何敢苟取。 」悉歸之。 檜死,起知溫州。 戶部遣吏督軍糧,民苦之,九成移書痛陳其弊,戶部持之,九成即丐祠歸。 數月,病卒。 九成研思經學,多有訓解,然早與學佛者游,故其議論多偏。 寶慶初,特贈太師,封崇國公,謚文忠。 胡銓,字邦衡,廬陵人。 建炎二年,高宗策士淮海,銓因禦題問「治道本天,天道本民」,答云:「湯、武聽民而興,桀、紂聽天而亡。 今陛下起幹戈鋒鏑間,外亂內訌,而策臣數十條,皆質之天,不聽於民。 」又謂:「今宰相非晏殊,樞密、參政非韓琦、杜衍、范仲淹。 」策萬餘言,高宗見而異之,將冠之多士,有忌其直者,移置第五。 授撫州軍事判官,未上,會隆祐太后避兵贛州,金人躡之,銓以漕檄攝本州幕,募鄉丁助官軍捍禦,第賞轉承直郎。 丁父憂,從鄉先生蕭楚學《春秋》。 紹興五年,張浚開督府,闢湖北倉屬,不赴。 有詔赴都堂審察,兵部尚書呂祉以賢良方正薦,賜對,除樞密院編修官。 八年,宰臣秦檜決策主和,金使以「詔諭江南」為名,中外洶洶。 銓抗疏言曰: 臣謹案,王倫本一狎邪小人,市井無賴,頃緣宰相無識,遂舉以使虜。 專務詐誕,欺罔天聽,驟得美官,天下之人切齒唾罵。 今者無故誘致虜使,以「詔諭江南」為名,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劉豫我也。 劉豫臣事醜虜,南面稱王,自以為子孫帝王萬世不拔之業,一旦豺狼改慮,捽而縛之,父子為虜。 商鑒不遠,而倫又欲陛下效之。 夫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陛下所居之位,祖宗之位也。 奈何以祖宗之天下為金虜之天下,以祖宗之位為金虜藩臣之位!陛下一屈膝,則祖宗廟社之靈盡污夷狄,祖宗數百年之赤子盡為左衽,朝廷宰執盡為陪臣,天下士大夫皆當裂冠毀冕,變為胡服。 異時豺狼無厭之求,安知不加我以無禮如劉豫也哉? 夫三尺童子至無識也,指犬豕而使之拜,則怫然怒。 今醜虜則犬豕也,堂堂大國,相率而拜犬豕,曾童孺之所羞,而陛下忍為之耶?倫之議乃曰:「我一屈膝則梓宮可還,太后可復,淵聖可歸,中原可得。 」嗚呼!自變故以來,主和議者誰不以此說啖陛下哉!然而卒無一驗,則虜之情偽已可知矣。 而陛下尚不覺悟,竭民膏血而不恤,忘國大仇而不報,含垢忍恥,舉天下而臣之甘心焉。 就令虜決可和,盡如倫議,天下後世謂陛下何如主?況醜虜變詐百出,而倫又以奸邪濟之,梓宮決不可還,太后決不可復,淵聖決不可歸,中原決不可得,而此膝一屈不可復伸,國勢陵夷不可復振,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矣! 向者陛下間關海道,危如累卵,當時尚不忍北面臣虜,況今國勢稍張,諸將盡鋭,士卒思奮。 只如頃者醜虜陸梁,偽豫入寇,固嘗敗之於襄陽,敗之於淮上,敗之於渦口,敗之於淮陰,校之往時蹈海之危,固已萬萬,償不得已而至于用兵,則我豈遽出虜人下哉?今無故而反臣之,欲屈萬乘之尊,下穹廬之拜,三軍之士不戰而氣已索。 此魯仲連所以義不帝秦,非惜夫帝秦之虛名,惜天下大勢有所不可也。 今內而百官,外而軍民,萬口一談,皆欲食倫之肉。 謗議洶洶,陛下不聞,正恐一旦變作,禍且不測。 臣竊謂不斬王倫,國之存亡未可知也。 雖然,倫不足道也,秦檜以腹心大臣而亦為之。 陛下有堯、舜之資,檜不能致君如唐、虞,而欲導陛下為石晉,近者禮部侍郎曾開等引古誼以折之,檜乃厲聲責曰:「侍郎知故事,我獨不知!」則檜之遂非愎諫,已自可見,而乃建白令台諫、侍臣僉議可否,是蓋畏天下議己,而令台諫、侍臣共分謗耳。 有識之士皆以為朝廷無人,籲,可惜哉! 孔子曰:「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夫管仲,霸者之佐耳,尚能變左衽之區,而為衣裳之會。 秦檜,大國之相也,反驅衣冠之俗,而為左衽之鄉。 則檜也不唯陛下之罪人,實管仲之罪人矣。 孫近傅會檜議,遂得參知政事,天下望治有如饑渴,而近伴食中書,漫不敢可否事。 檜曰虜可和,近亦曰可和;檜曰天子當拜,近亦曰當拜。 臣嘗至政事堂,三發問而近不答,但曰:「已令台諫、侍從議矣。 」嗚呼!參贊大政,徒取充位如此。 有如虜騎長驅,尚能折衝禦侮耶?臣竊謂秦檜、孫近亦可斬也。 臣備員樞屬,義不與檜等共戴天,區區之心,願斷三人頭,竿之藁街,然後覊留虜使,責以無禮,徐興問罪之師,則三軍之士不戰而氣自倍。 不然,臣有赴東海而死爾,寧能處小朝廷求活邪! 第8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下》
第8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