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羽焚興元,退守三泉縣,從兵不滿三百,與士卒取草牙、木甲食之,遺玠書訣別。 玠時在仙人關,其愛將楊政大呼軍門曰:「節使不可負劉待制,不然,政輩亦舍節使去矣。 」玠乃間道會子羽,子羽留玠共守三泉。 玠曰:「關外蜀之門戶,不可輕棄。 」復往守仙人關。 子羽以潭毒山形鬥拔,其上寬平有水,乃築壁壘,十六日而成。 金人已至,距營十數里。 子羽據胡床,坐于壘口。 諸將泣告曰:「此非待制坐處。 」子羽曰:「子羽今日死於此。 」敵尋亦引去。 自金人入梁、洋,四蜀復大震。 張浚欲移潼川,子羽遺浚書,言己在此,金人必不南,浚乃止。 撒離曷由斜谷北去,子羽謀邀之於武休,不及,既回鳳翔,遣十人持書旗招子羽,子羽盡斬之,而留其一,縱之還,曰:「為我語賊,欲來即來,吾有死爾,何可招也!」先是,子羽預徙梁、洋公私之積,至是,金人深入,饋不繼,又腹背為子羽、玠所攻,死傷十五六,疫癘且作,亟遁去。 子羽出師掩擊,墮溪澗死者不可勝計,余兵不能自拔者,悉降。 始,金人攻蜀,所選士卒千取百,百取十;戰被重鎧,登山攻險,每一人前,輒二人推其後,前者死,後者被其甲以進,又死,則又代之,其為必取計如此。 浚雖衄師,卒全蜀,子羽之力居多。 子羽還興元。 四年,坐富平之役,與浚俱罷。 尋為言者所論,責授單州團練副使,白州安置。 新除川、陝宣撫副使吳玠,始為裨將,未知名。 子羽獨奇之,言于浚,浚與語大悅,使盡護諸將。 至是,上疏論子羽之功,請納節贖其罪。 詔聽子羽自便。 明年,復元官,提舉江州太平觀。 張浚還朝,議合兵大舉,乃請召子羽,令諭旨西帥,以集英殿修撰知鄂州。 未幾,權都督府參議軍事,與主管機宜文字熊彥詩同撫諭川、陝。 時吳玠屢言軍前乏糧,故令子羽見玠諭指,且與都轉運使趙開計事,並察邊備虛實以聞,時五年冬也。 明年秋,與彥詩同還朝。 子羽言:「金人未可圖,宜益兵屯田,以俟機會。 」時張浚以淮西安撫使劉光世驕惰不肅,密奏請罷之,而以其兵屬子羽。 子羽辭,乃以徽猷閣待制知泉州。 七年,淮西酈瓊叛,張浚罷相。 八年,御史常同論子羽十罪,上批出「白州安置」。 趙鼎曰:「章疏中論及結吳玠事,今方倚玠,恐不自安。 」同疏再上,以散官安置漳州。 十一年,樞密使張浚薦子羽復元官,知鎮江府兼沿江安撫使。 金人入寇,子羽建議清野,淮東之人,皆徙鎮江,撫以恩信,雖兵民雜居,無敢相侵者。 既而金人不至,浚問子羽,子羽曰:「異時金人入寇,飄忽如風雨,今久遲回,必有他意。 」蓋金人以柘皋之敗,欲急和也。 未幾,果遣使議和。 復徽猷閣待制。 秦檜風諫官論罷之,復提舉太平觀。 十六年,卒。 子珙,自有傳。 吏部郎朱松以子熹托子羽,子羽與弟子翬篤教之,異時卒為大儒雲。 呂祉,字安老,建州建陽人。 宣和初,上舍釋褐。 建炎二年,為右正言,以論事忤執政,通判明州。 紹興元年,盜起湖南、北,為荊湖提刑。 祉既至,招捕有方,踰年盜平。 進直秘閣,尋召赴行在。 淮南宣撫使韓世忠將出師,闢祉議軍事,除直徽猷閣,充參議官,辭不行。 三年,升直龍圖閣、知建康府。 祉到官,與通判府事吳若、安撫司準備差遣陳充共議,作《東南防守利便》三捲上之,大略謂:「立國于東南者,當聯絡淮甸、荊、蜀之勢,今臨安僻在海隅,移蹕江上,然後可以系南北離散之心。 」 四年冬,金人攻淮,江左戒嚴,獨韓世忠統鋭卒在高郵。 金既陷漣水,破山陽、盱眙,遂犯承州。 祉上章言:「宜遣兵為世忠援。 」既而援兵不至,世忠退保鎮江。 祉再上言:「置江北于度外,非命帥宣撫兩淮之意,且恐失中原心。 唯當急遣諸將,且乞親禦六師,庶幾上下協心,可以不戰而勝。 」於是降詔親征。 車駕至平江,金人退師。 五年,召為中書門下省檢正諸房文字,尋除兵部侍郎兼戶部侍郎、給事中。 六年,遷刑部侍郎、都督府參議軍事,俄遷吏部侍郎。 劉豫分道入寇,時車駕駐平江,或請回臨安,且令守江防海。 祉獨抗言:「士氣當振,賊鋒可挫,不可遽退以示弱。 」劉麟眾十萬,已次濠、壽。 劉光世在合肥,欲移屯太平州,軍已行,乃命祉馳往軍前,督其還。 七年,遷兵部尚書,升督府參謀軍事,往淮西撫諭諸軍。 浚以劉光世持不戰之論,罷之,乃命行營左護軍前統制王德為都統制,又以統制官酈瓊為之副。 瓊與德素不協,祉還朝,瓊與德交訟于都督府及御史台,乃命德還建康,以其軍隷督府。 八月,覆命祉往廬州節制之。 祉至廬州,瓊等復訟德。 祉諭之曰:「若以君等為是,則大相誑。 然張丞相但喜人向前,儻能立功,雖有大過亦闊略,況此小嫌乎?當力為諸公辨之,保無他慮。 」瓊等感泣。 事小定,祉乃密奏乞罷瓊及統制官靳賽兵權。 其書吏漏語于瓊,瓊令人遮祉所遣郵置,盡得祉所言,大怨怒。 會朝廷命張俊為淮西宣撫使,置司盱眙;楊存中為淮西制置使,劉錡為副,置司廬州;召瓊赴行在。 瓊懼,遂叛。 諸將晨謁祉,坐定,瓊袖出文書,示中軍統制官張璟曰:「諸兵官有何罪,張統制乃以如許事聞之朝廷邪?」祉見之大驚,欲返走,不及,為瓊所執。 璟及兵馬鈐轄喬仲福,統制劉永、衡友死之。 瓊遂率全軍四萬人渡淮降劉豫,擁祉次三塔,距淮三十里。 祉下馬曰:「劉豫逆臣,我豈可見之?」眾逼祉上馬,祉罵曰:「死則死於此!」又語其眾曰:「劉豫逆臣,爾軍中豈無英雄,乃隨酈瓊去乎?」眾頗感動,凡千餘人環立不行。 瓊恐搖動眾心,急策馬先渡,祉遇害。 時有得祉括發之帛歸吳中者,其妻吳氏持帛自縊以徇葬,聞者哀之。 慶元間,詔立廟賜額,以旌其忠雲。 胡世將,字承公,常州晉陵人,宿之曾孫。 登崇寧五年進士第。 范汝為寇閩,以世將為監察御史、福建路撫諭使。 入境,韓世忠已平賊。 遷尚書右司員外郎,又遷起居郎,遷中書舍人,賜三品服,兼修政局。 坐言者落職奉祠。 未幾,除徽猷閣待制、知鎮江府,入為禮部侍郎,改刑部,出知洪州,兼江西安撫、制置使。 屬建昌兵變,殺守卒,嬰城以叛,世將以便宜發兵討平之。 除兵部侍郎,復知鎮江。 未幾,召為給事中兼侍講,直學士院,復遷兵部侍郎。 尋以樞密直學士出為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成都府。 宣撫吳玠以軍無糧,奏請踵至。 世將既被命入境,約玠會議。 蜀之餉運,溯嘉陵江千餘里,半年始達。 於是奏用轉般摺運之法,軍儲稍充,公私便之。 紹興九年,玠卒,以世將為寶文閣學士、宣撫川、陝。 時關陝初復,朝廷分軍移屯熙、秦、鄜延諸道。 明年夏,金人陷同州,入長安,諸路皆震。 蜀兵既分,聲援幾絶,乃遣大將吳璘、田晟出鳳翔,郭浩出奉天,楊政由赤谷歸河池。 不數日,璘捷于石壁及扶風,金人逡巡不敢度隴,分屯之軍得全師而還。 詔除端明殿學士。 十一年秋,朝廷復用兵。 會母喪,命起複。 遂復隴州,破岐下諸屯,又取華、虢,兵威稍振。 未幾,瘍發於首。 除資政殿學士致仕,恩數視簽書樞密院事。 卒,年五十八,命有司給葬事。 第7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下》
第7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