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渝盟,飛命皋出師戰汴、許間,以功最,除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成德軍承宣使,樞密行府以皋兼提舉一行事務。 宣撫司罷,改鄂州駐札禦前左軍統制,升真定府路馬步軍副統總管,轉寧國軍承宣使、荊湖南路馬步軍副總管。 紹興十七年上巳日,都統制田師中大會諸將,皋遇毒,亟歸,語所親曰:「皋年六十一,官至侍從,幸不啻足。 所恨南北通和,不以馬革裹尸,顧死牖下耳。 」明日卒。 或言秦檜使師中毒皋雲。 初,檜主和,未幾,金渝盟入侵,帝手札賜飛從便措置。 飛乃命皋及王貴、董先、楊再興、孟邦傑、李寶等經略東西京、汝、鄭、潁、陳、曹、光、蔡諸郡;又遣梁興渡河,糾合忠義社取河東北州縣。 未幾,李寶捷于曹州,捷于宛亭,捷于渤海廟;董先、姚政捷于潁昌;劉政捷于中牟。 張憲復潁昌、淮寧府;王貴之將楊成復鄭州;張應、韓清復西京。 皋及傅選捷于京西,捷于黃河上。 孟邦傑復永安軍,其將楊遇復南城軍,又與劉政捷于西京。 梁興會太行忠義及兩河豪傑趙雲、李進、董榮、牛顯、張峪等破金人于垣曲,又捷于沁水,追至孟州之邵原,金張太保、成太保等以所部降,又破金高太尉兵于濟源。 喬握堅等復趙州;李興捷于河南府,捷于永安軍;梁興在河北取懷、衛二州,大破兀朮軍,斷山東、河北金帛馬綱之路,金人大擾。 未幾,岳飛還朝,下獄死,世以為恨雲。 胡閎休,字良TH,開封人。 宣和初,入太學。 時方諱兵,閎休著《兵書》二卷。 靖康初,創知兵科,閎休應試,中優等,補承信郎。 金人圍城,閎休分地而守。 二帝詣金營,閎休欲結義士劫之,何禁止之。 二帝北遷,范瓊散勤王師,閎休曰:「勤王師可進不可退。 」檄令隨軍而無靖康年號,閎休得之泣下,懷檄而走,從辛道宗勤王。 南渡,以忠義進兩官。 湖湘盜起,或曰招之便,或曰討之便,閎休作《致寇》、《禦寇》二篇,言天地之氣,先春後秋,招之不伏則討之。 於是以岳飛為招討使,飛闢閎休為主管機宜文字。 以誅鐘子儀功,進成忠郎。 飛被誣死,閎休發憤杜門,佯疾十年,卒。 有《勤王忠義集》藏於家。 孫照,德安太守。 論曰:王德素有威略,蚤隷劉光世,審其不可恃;晚從張俊,竟以功名顯,其知所擇哉。 王彥棄家赴國,累破堅敵,威振河朔;晚奪兵柄,使之治郡,用違其材,惜矣。 魏勝崛起,無甲兵糧餉之資,提數千烏合之眾,抗金人數十萬之師,卒完一州,名震當時,壯哉!然見忌于諸將,無援而戰死,亦可惜矣。 張憲等五人皆岳飛部將,為敵所畏,亦一時之傑也;然或以戰沒,或以憤卒,而憲以不證飛獄冤死,悲夫! 列傳第一百二十八 ○張俊從子子蓋張宗顏劉光世王淵解元曲端 張俊,字伯英,鳳翔府成紀人。 好騎射,負才氣。 起於諸盜,年十六,為三陽弓箭手。 政和七年,從討南蠻,轉都指揮使。 宣和初,從攻夏人仁多泉,始授承信郎。 平鄆州賊李太及河朔、山東武胡群寇,功最,進武德郎。 靖康元年,以守東明縣功,轉武功大夫。 金人攻太原,城守,命制置副使种師中往援,屯榆次。 金人以數萬騎壓之。 俊時為隊將,進擊,殺傷甚眾,獲馬千匹,請乘勝要戰。 師中以日不利,急令退保。 金人諜俊計不行,悉兵合圍,攻益急。 榆次破,師中死之。 俊與所部數百人突圍而出,且行且戰,至烏河川,再與敵遇,斬五百級。 金人圍汴京,高宗時為兵馬大元帥,俊勒兵從信德守臣梁揚祖勤王。 高宗見俊英偉,擢元帥府後軍統制,累功轉榮州刺史。 建炎元年正月,從高宗至東平府。 時劇賊李昱據兗州,命俊為都統制討之。 與數騎突圍撓戰,諸軍爭奮,賊遂殲。 進桂州團練使,尋加貴州防禦使。 中書舍人張澂,自汴京賫蠟詔,命高宗以兵付副帥還京,高宗問大計,俊曰:「此金人詐謀爾。 今大王居外,此天授,豈可徒往?」因請進兵,高宗許之,遂如濟州。 開啟乾龍節,迫夜,有告高宗,欲俟元帥謁香劫以叛。 群議集諸軍屯備,俊曰:「元帥不出,奸謀自破。 」遂徙州治。 賊術窮,黎明,引軍北遁,俊勒兵追殺之。 進徐州觀察使。 高宗以俊忠勞日積,遷拱衛大夫。 既而汴京破,二帝北遷,人心皇皇,俊懇辭勸進,高宗涕泣不許。 俊曰:「大王皇帝親弟,人心所歸,當天下洶洶,不早正大位,無以稱人望。 」且白耿南仲奏之,表三上。 高宗發濟州,俊便道扈行。 至應天府,高宗始即位。 初置禦營司,以俊為禦營前軍統制,遣還京迎隆祐太后。 權秦鳳兵馬鈐轄。 尋奉太后及六宮以歸,除帶禦器械。 時江、淮群盜蜂起,俊討杜用於淮寧,趙萬、郭青於鎮江,陳通於杭州,蔣和尚等於蘭溪,皆平之。 落階官,除正任觀察使。 二年,升秦鳳路馬步軍副總管,尋破秀州賊數萬,縛徐明斬之。 進武寧軍承宣使。 帝如揚州,召諸將議恢復,俊曰:「今敵勢方張,宜且南渡,據江為險;練兵政,安人心,俟國勢定,大舉未晚。 」俊又請移左藏庫于鎮江。 既而敵掩至,已逼近甸,俊亟奏飭甲乘,從帝如臨安。 苗傅、劉正彥反,俊時屯兵吳江縣。 傅等矯詔加俊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以三百人赴秦鳳,命他將領余兵。 俊知其偽,拒不受。 三軍洶洶,俊諭之曰:「當詣張侍郎求決。 」即引所部八千人至平江。 張浚語俊以傅等欲危社稷,泣數行下,俊大慟。 浚諭以決策起兵問罪,俊泣拜,且曰:「此須侍郎濟以機術,毋驚動乘輿。 呂頤浩至,俊見之,亦涕泣曰:「今日惟以一死報國。 」劉光世以所部至,俊釋舊憾。 韓世忠來自海上,俊借一軍與之俱。 世忠為前軍,俊以精兵翼之,光世次之。 戰于臨平,傅等兵敗,開城以出。 世忠、俊、光世入城,見于內殿,帝嘉勞久之,拜鎮西軍節度使、禦前右軍都統制,尋為浙東制置使。 金人分兵深入,渡江攻浙,杜充棄建康,韓世忠自鎮江退保江陰。 帝如明州,俊自越州引兵至。 兀朮攻臨安,帝禦樓船如溫州,留俊于明州以拒敵。 帝賜親札曰:「朕非卿,則倡義誰先;卿舍朕,則前功俱廢。 宜戮力共扞敵兵,一戰成功,當封王爵。 」癸卯除夕,金兵至城下,俊使統制劉寶與戰,兵少卻,其將黨用、丘橫死之,於是統制楊沂中、田師中、統領趙密皆殊死戰。 沂中舍舟登岸力戰,殿帥李質以班直來助,守臣劉洪道率州兵射其旁,大破之,殺數千人。 金呼人至砦計事,俊令小校往。 金人與語,欲如越州請降,俊拒之。 戒將士毋驕惰,慮敵必再至,下令清野,多以輕舟伏弩,閉關自守。 四年正旦,忽西風起,金人乘之,果復攻明州。 俊與劉洪道坐城樓上,遣兵掩擊,殺傷大當。 金人奔北,死於江者無數,夜拔砦去,屯餘姚,且請濟師于兀朮。 後七日,敵再至,俊引兵趨入台州,明州居民去者十七八。 未幾,江浙群盜蜂起,授俊兩浙西路、江南東路制置使,以所部招收群盜,命後軍統制陳思恭隷之,且令兩浙宣撫使周望以兵屬俊,劉光世、韓世忠之外,諸將皆受節度。 六月,改禦前五軍為神武軍,俊即本軍為神武右軍都統制,除檢校少保、定江昭慶軍節度使。 十月,浙西群盜悉平,改江南招討使。 第6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下》
第6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