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執中,字伯通,處州龍泉人。 進士高第,調台、亳二州判官。 亳數易守,政不治。 曾鞏至,頗欲振起之,顧諸僚無可仗信者,執中一見合意,事無纖鉅,悉委以剸決。 有妖獄久不竟,株連浸寢多。 執中訊諸囚,聽其相與語,謂牛羊之角皆曰:「股」,扣其故,閉不肯言,而相視色變。 執中曰:「是必為師張角諱耳。 」即扣頭引伏。 蔣之奇使淮甸,號強明,官吏望風震懾,見執中喜曰:「一州六邑,賴有君爾。 」知海鹽縣,為政識後先,邑人紀其十異。 入為太學博士,以母憂去,寓蘇州。 比鄰夜半火,執中方索居,遑遑不能去,拊柩號慟,誓與俱焚。 觀者悲其孝而危其難,有頃火卻,柩得存。 紹聖中,五王就傅,選為記室,轉侍講。 端王即位,是為徽宗,超拜寶文閣待制,遷中書舍人、兵部侍郎、工部、吏部尚書兼侍讀。 四選案籍,吏多藏於家,以舞文取賄。 執中請置庫架閣,命官蒞之,是後六曹皆仿其法。 蔡京籍上書人為邪等,初無朝覲及入都之禁,執中申言之,且請任在京職秩者皆罷遣。 闢雍成,執中請開學殿,使都人士女縱觀,大為士論所貶。 崇寧四年,拜尚書右丞。 大觀初,進中書、門下侍郎,積官金紫光祿大夫。 一意謹事京,三年,遂代為尚書左丞,加特進。 制下,太學諸生陳朝老詣闕上書曰:「陛下知蔡京奸,解其相印,天下之人鼓舞,有若更生。 及相執中,中外默然失望。 執中雖不敢肆為非法若京之蠹國害民,然碌碌庸質,初無過人。 天下敗壞至此,如人一身,臟府受沴已深,豈庸庸之醫所能起乎?執中夤緣攀附,致位二府,亦已大幸,遽俾之經體贊元,是猶以蚊負山,多見其不勝任也。 」疏奏不省,而眷注益異。 初,賜第信陵坊,以為淺隘,更徙金順坊甲第。 建嘉會成功閣,帝親書鉅額以示寵。 執中與蔡京並相,凡營立皆預議,略無所建明。 及張商英任事,執中惡其出己上,與鄭居中合擠之。 陳瓘在台州,執中起遷人石悈知州事,使脅取《尊堯集》,謀必死瓘,瓘不死,執中怒罷悈。 政和二年,大長公主喪,罷上元端門觀燈,執中言:「不宜以長主故閼眾情,願特為徙日,以昭與民同樂之意。 」帝重逆其請,為申五日期。 用提舉修《哲宗史紀》恩,加少保。 入宴太清樓,錫白玉帶。 會正宰相官名,轉少傅,為太宰;又遷少師,封榮國公。 執中輔政一紀,年益高。 五年,臥疾甚,賜寬告。 他日造朝,命止赴六參起居,退治省事。 明年,乃以太傅就第,許朝朔望,儀物廩稍,一切如居位時。 入見,帝曰:「自相位致為臣,數十年無此矣。 」對曰:「昔張士遜亦以舊學際遇,用太傅致仕,與臣適同。 」帝曰:「當時恩禮,恐未必爾。 」執中頓首謝。 其在政府,嘗戒邊吏勿生事,重改作,惜人材,寬民力。 雖居富貴,未嘗忘貧賤時。 斥緡錢萬置義莊,以贍宗族。 性復謹畏,至于迎順主意,贊飾太平,則始終一致,不能自克。 卒,年七十四。 帝即幸其家,以不及視其病為恨,輟視朝三日,贈太師,追封清源郡王,謚曰正獻。 鄭居中,字達夫,開封人。 登進士第。 崇寧中,為都官禮部員外郎,起居舍人,至中書舍人、直學士院。 初,居中自言為貴妃從兄弟,妃從蕃邸進,家世微,亦倚居中為重,由是連進擢。 會妃父紳客祝安中者,上書涉謗訕,言者並及居中,罷知和州,徙潁州。 明年,歸故官,遷給事中、翰林學士。 大觀元年,同知樞密院。 時妃寵冠後宮,于居中無所賴,乃用宦官黃經臣策,以外戚秉政辭。 改資政學士、中太一宮使兼侍讀。 蔡京以星文變免,趙挺之相,與劉逵謀盡改京所為政。 未幾,徽宗頗悔更張之暴,外莫有知者。 居中往來紳所,知之,即入見言:「陛下建學校、興禮樂,以藻飾太平;置居養、安濟院,以周拯窮困,何所逆天而致威譴乎?」帝大悟。 居中退語禮部侍郎劉正夫,正夫繼請對,語同。 帝意乃復向京。 京再得政,兩人之助為多。 居中厚責報,京為言樞密本兵之地,與三省殊,無嫌于用親。 經臣方恃權,力抗前說,京言不效。 居中疑不己援,始怨之,乃與張康國比而間京。 都水使者趙霖得龜兩首于黃河,獻以為瑞。 京曰:「此齊小白所謂‘象罔’,見之而霸者也。 」居中曰:「首豈宜有二?人皆駭異,而京獨主之,殆不可測。 」帝命棄龜金明池,謂「居中愛我」,遂申前命,進知院事。 四年,京又罷。 居中自許必得相,而帝覺之,不用。 妃正位中宮,復以嫌,罷為觀文殿學士。 政和中,再知樞密院,官累特進。 時京總治三省,益變亂法度。 居中每為帝言,帝亦惡京專,尋拜居中少保、太宰,使伺察之。 居中存紀綱,守格令,抑僥倖,振淹滯,士論翕然望治。 丁母憂,旋詔起複。 踰年,加少傅,得請終喪。 服除,以威武軍節度使使佑神觀。 還領樞密院,加少師。 連封崇、宿、燕三國公。 朝廷遣使與金約夾攻契丹,復燕雲,蔡京、童貫主之。 居中力陳不可,謂京曰:「公為大臣。 國之元老,不能守兩國盟約,輒造事端,誠非妙算。 」京曰:「上厭歲幣五十萬,故爾。 」居中曰:「公獨不思漢世和戎用兵之費乎?使百萬生靈肝腦塗地,公實為之。 」由是議稍寢。 其後金人數攻,契丹日蹙,王黼、童貫覆議舉兵,居中又言:「不宜幸災而動,待其自斃可也。 」不聽。 燕山平,進位太保,自陳無功,不拜。 入朝,暴遇疾歸舍,數日卒,年六十五。 贈太師、華原郡王,謚文正。 帝親表其隧曰:「政和寅亮醇儒宰臣文正鄭居中之墓。 」 居中始仕,蔡京即薦其有廊廟器。 既不合,遂因蔡渭理其父確功狀,追治王珪。 居中,珪婿也,故借是撼之,然卒不能害。 子修年、億年,皆至侍從。 億年遭靖康之難,沒入于金。 後遣事劉豫,晚得南歸,秦檜以婦氏親擢為資政殿大學士,位視執正。 檜死,亦竄死撫州。 時又有安堯臣者,亦嘗上書論燕雲之事,其言曰: 宦寺專命,倡為大謀,燕雲之役興,則邊釁遂開;宦寺之權重,則皇綱不振。 昔秦始皇築長城,漢武帝通西域,隋煬帝遼左之師,唐明皇幽薊之寇,其失如彼。 周宣王伐玁狁,漢文帝備北邊,元帝納賈捐之之議,光武斥臧宮、馬武之謀,其得如此。 藝祖撥亂反正,躬擐甲冑,當時將相大臣,皆所與取天下者,豈勇略智力,不能下幽燕哉?蓋以區區之地,契丹所必爭,忍使吾民重困鋒鏑!章聖澶淵之役,與之戰而勝,乃聽其和,亦欲固本而息民也。 今童貫深結蔡京,同納趙良嗣以為謀主,故建平燕之議。 臣恐異時唇亡齒寒,邊境有可乘之釁,狼子蓄鋭,伺隙以逞其欲,此臣所以日夜寒心。 伏望思祖宗積累之艱難,鑒歷代君臣之得失,杜塞邊隙,務守舊好,無使外夷乘間窺中國,上以安宗廟,下以慰生靈。 徽宗然之,命堯臣以官;後竟為奸謀所奪。 堯臣嘗舉進士不第,蓋惇之族子也。 第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下》
第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