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轉步軍都虞候。 韓存寶討瀘蠻乞弟,逗撓不進,詔廣代之。 廣至,閲兵合將,搜人材勇怯,三分之,日夕肄習,間椎牛享犒,士心皆奮。 遣使開曉乞弟,仍索所亡卒。 乞弟歸卒七人,奏書降而身不至。 乃決策深入,陳師瀘水,率將吏東鄉再拜。 誓之曰:「朝廷以存寶用兵亡狀,使我代之,要以必禽渠魁。 今孤軍遠略,久駐賊境,退則為戮,冒死一戰,勝負未可知。 縱死,猶有賞,愈于退而死也。 與汝等戮力而進,可乎?」眾皆踴躍。 廣挾所得渠帥及質子在軍,而令以次酋護餉,以是入箐道而無鈔略之患。 師行有二途,從納溪抵江門近而險,從寧遠抵樂共壩遠而平。 蠻意官軍必出江門,盛兵阻隘;而師趨樂共,蠻不能支,皆遁去。 廣分兵繞帽溪,掩江門後,破其險,水際皆通行,益前進,每戰必捷。 次落婆遠,乞弟遣叔父阿汝約降求退舍,又約不解甲。 廣策其有異,除阜為壇,距中軍五十步,且設伏。 明日,乞弟擁千人出降,匿弩士氈裘,猶豫不前謝恩。 廣發伏擊之,蠻奔潰,斬阿汝及大酋二十八人。 乞弟以所乘馬授弟阿字,大將王光祖追斬之,軍中爭其屍,乞弟得從江橋下脫走。 得其種落三萬,進次歸徠州,窮探巢穴,發故酋甫望個恕塚。 天寒,士多墮指,而乞弟竟不可得。 監軍先受密詔,聽引兵還,遂班師。 拜衛州防禦使、馬軍都虞候。 西兵未解,上疏求面陳方略。 及入見,言:「韓存寶雖有罪,功亦多,以今日朝廷待諸將,存寶不至死。 」廣還部,至閿鄉,疽發斷頸卒,年四十八。 廣為人有風義,輕財好施,學通《左氏春秋》。 臨事持重,長於料敵,以智損益《八陳圖》,又撰約束百餘條列上,邊地頗推行之。 其名聞于西夏。 秉常母梁氏將內侮,論中國將帥,獨畏廣,聞其南征,乃舉兵。 然在瀘以敕書招蠻,既降而殺之,此其短也。 遄被惡疾死,或以為殺降之報雲。 論曰:宋太宗既厭兵,一意安邊息民,海內大治。 真宗、仁宗深仁厚澤,涵煦生民,然仁文有餘,義武不足,蓋是時中國之人,不見兵革之日久矣。 於是契丹、西夏起為邊患,乃不吝繒帛以成和好。 神宗撫承平之運,鋭焉有為,積財練兵,志在刷恥,故一時材智之士,各得暴其所長,以興立事功,若熊本、蕭注、陶弼、林廣實然。 本、注起身科第,弼能詩好士,廣學通《左氏春秋》。 昔孫權勸呂蒙學,文武豈二致哉!本上書以媚時相,廣之征蠻,發塚殺降,君子疵之。 列傳第九十四 ○種世衡子古諤誼孫樸師道師中 種世衡,字仲平,放之兄子也。 少尚氣節,昆弟有欲析其貲者,悉推與之,惟取圖書而已。 以放蔭補將作監主簿,累遷太子中舍。 嘗知涇陽縣,裡胥王知謙以奸利事敗,法當徙,遁去。 比郊赦輒出,世衡曰「送府則會赦」,杖其脊而請罪于府,知府李諮奏釋之。 後通判鳳州。 州將王蒙正,章獻後姻家也,所為不法。 嘗干世衡以私,不聽,蒙正怒,乃誘知謙訟冤而陰助之,世衡坐流竇州,徙汝州。 弟世材上一官以贖,為孟州司馬。 久之,龍圖閣直學士李紘為辨其誣,宋綬、狄棐繼言之,除衛尉寺丞,歷監隨州酒,簽書同州、鄜州判官事。 西邊用兵,守備不足。 世衡建言,延安東北二百里有故寬州,請因其廢壘而興之,以當寇沖,右可固延安之勢,左可致河東之粟,北可圖銀、夏之舊。 朝廷從之,命董其役。 夏人屢出爭,世衡且戰且城之。 然處險無泉,議不可守。 鑿地百五十尺,始至于石,石工辭不可穿,世衡命屑石一畚酬百錢,卒得泉。 城成,賜名青澗城。 遷內殿崇班、知城事。 開營田二千頃,募商賈,貸以本錢,使通貨贏其利,城遂富實。 間出行部族,慰勞酋長,或解與所服帶。 嘗會客飲,有得敵情來告者,即以飲器予之,繇是屬羌皆樂為用。 再遷洛苑副使、知環州。 蕃部有牛家族奴訛者,素屈強,未嘗出謁郡守,聞世衡至,遽郊迎。 世衡與約,明日當至其帳,往勞部落。 是夕大雪,深三尺。 左右曰:「地險不可往。 」世衡曰:「吾方結諸羌以信,不可失期。 」遂緣險而進。 奴訛方臥帳中,謂世衡必不能至,世衡蹴而起,奴訛大驚曰:「前此未嘗有官至吾部者,公乃不疑我耶!」率其族羅拜聽命。 羌酋慕恩部落最強,世衡嘗夜與飲,出侍姬以佐酒。 既而世衡起入內,潛于壁隙中窺之。 慕恩竊與侍姬戲,世衡遽出掩之,慕恩慚懼請罪。 世衡笑曰:「君欲之耶?」即以遺之,由是得其死力。 諸部有貳者,使討之無不克。 有兀二族,世衡招之不至,即命慕恩出兵誅之。 其後百餘帳皆自歸,莫敢貳。 因令諸族置烽火,有急則舉燧,介馬以待。 葛懷敏敗,率羌兵數千人以振涇原,無敢後者。 嘗課吏民射,有過失,射中則釋其罪;有辭某事、請某事,輒因中否而與奪之。 人人自厲,皆精於射,繇是數年敵不敢近環境。 遷東染院使、環慶路兵馬鈐轄。 范仲淹檄令與蔣偕築細腰城,世衡時臥病,即起,將所部甲士晝夜興築,城成而卒。 初,世衡在青澗城,元昊未臣,其貴人野利剛浪夌、遇乞兄弟有材謀,皆號大王。 親信用事,邊臣欲以謀間之。 慶歷二年,鄜延經略使龐籍,兩為保安軍守劉拯書,賂蕃部破醜以達野利兄弟,而涇原路王沿、葛懷敏亦遣人持書及金寶以遣遇乞。 會剛浪夌令浪埋、賞乞、媚娘等三人詣世衡請降,世衡知其詐,曰:「與其殺之,不若因以為間。 」留使監商稅,出入騎從甚寵。 有僧王光信者,趫勇善騎射,習知蕃部山川道路。 世衡出兵,常使為鄉導,數蕩族帳,奏以為三班借職,改名嵩。 世衡為蠟書,遣嵩遺剛浪夌,言浪埋等已至,朝廷知王有向漢心,命為夏州節度使,奉錢月萬緡,旌節已至,趣其歸附,以棗綴畫龜,喻其早歸之意。 剛浪夌得書大懼,自所治執嵩歸元昊。 元昊疑剛浪夌貳己,不得還所治,且錮嵩穽中。 使其臣李文貴以剛浪夌旨報世衡,且言不達所遺書意,或許通和,願賜一言。 世衡以白籍。 時朝廷已欲招拊,籍召文貴至,諭以國家寬大開納意,縱使還報。 元昊得報,出嵩,禮之甚厚,使與文貴偕來。 自是繼遣使者請降,遂稱臣如舊。 世衡聞野利兄弟已誅,為文越境祭之。 籍疏嵩勞,具言元昊未通時,世衡畫策遣嵩冒艱險間其君臣,遂成猜貳,因此與中國通,請優進嵩官。 遷三班奉職。 後嵩因對自陳,又進侍禁、閣門祗候。 世衡死,籍為樞密使。 世衡子古上書訟父功,為籍所抑。 古覆上書,遂贈世衡成州團練使,詔流內銓授古大縣簿尉,押還本貫。 籍既罷,古復辯理,下御史考驗,以籍前奏王嵩疏為定。 詔以其事付史官,聽古從官便郡。 世衡在邊數年,積穀通貨,所至不煩縣官益兵增饋。 善撫養士卒,病者遣一子專視其食飲湯劑,以故得人死力。 及卒,羌酋朝夕臨者數日,青澗及環人皆畫象祠之。 子古、諤、診,皆有將材。 關中號曰「三種」。 誼,其幼子也。 孫樸、師道、師中。 古字大質,少慕從祖放為人,不事科舉。 當任官,辭以與弟,時稱「小隱君」。 世衡卒,錄古為天興尉,累轉西京左藏庫副使、涇原路都監、知原州。 第48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中》
第48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