儂智高亂定,仁宗命安撫廣西,諭之曰:「嶺外地惡,非賊所至處,毋庸行。 」對曰:「君命,仁也;然遠民罹塗炭,當布宣天子德澤。 」遂往,遍行郡邑。 民避寇棄業,吏用常法,滿半歲則聽人革佃。 沆曰:「是豈與凶年詭征役者同科?」奏申其期。 擢天章閣待制、陝西都轉運使,改河北。 李仲昌建六塔河之議,以為費省而功倍。 詔沆行視,沆言:「近計塞商胡,本度五百八十萬工,用薪芻千六百萬;今才用功一萬,薪芻三百萬。 均一河也,而功力不相侔如是,蓋仲昌先為小計,以來興役爾。 況所規新渠,視河廣不能五之一,安能容受?此役若成,河必泛溢,齊、博、濱、棣之民其魚矣。 」既而從初議,河塞複決,如沆言。 又徙河東轉運使,遷龍圖閣直學士、知慶州。 ,召知通進銀台司、判太常寺。 英宗既即位,契丹賀乾元節使至,沆館客,欲取書柩前,使者以非典故,不可。 沆折之曰:「昔貴國有喪,吾使至柳河即反,今聽于幾筵達命。 恩禮厚矣,尚何雲?」使者立授書。 朝廷未知契丹主年,沆乘間雜他語以問,得其實,使者悔之曰:「今復應兄事南朝矣。 」 進樞密直學士、知成德軍。 俗方棄親事佛。 沆閲按,斥數千人還其家。 以戶部侍郎致仕,卒,年六十九。 李中師,字君錫,開封人。 舉進士,陳執中薦為集賢校理、提點開封府界。 境多盜,中師立賞格,督吏分捕,盡得之。 進秩,辭不受,乃擢度支判官,為淮南轉運使。 兩浙饑,移淮粟振贍,僚屬議勿與,中師曰:「朝廷視民,淮、浙等爾。 」卒與之。 徙河東,入為度支副使,拜天章閣待制、陝西都轉運使,知澶州、河南府。 召權三司使、龍圖閣直學士,復為河南。 前此多大臣居守,委事掾幕,吏習弛緩,中師一以嚴整齊之。 號為治辦。 然用法刻深,煩碎無大體,唯厚結中人。 初,神宗嘗對宰相稱其治狀,富弼曰:「陛下何從知之?」帝默然。 中師銜弼沮已,及再至,弼已老,乃籍其戶,令出免役錢與富民等。 又希司農指,多取余,視他處為重,洛人怨之。 朝廷以中師率先推行,召為群牧使。 乞廢河南、北監牧,省國費,而養馬於民,不報。 後竟行其說,民不堪命。 權發遣開封府,卒,年六十一。 有女嫁陳執中子世儒,坐夫事誅死。 羅拯,字道濟,祥符人。 第進士,歷官知榮州。 州介兩江間,每江漲,輒犯城郭,拯作東西二堤除其患。 選知秀州,為江西轉運判官、提點福建刑獄。 泉州興化軍水壞廬舍,拯請勿征海運竹木,經一年,民居皆復其舊。 遷轉運使。 邵武之光澤不榷酒,以課賦民,號「黃麹錢」,拯均之他三邑,人以為便。 改江、淮發運副使。 江、淮故無積倉,漕船系岸下,俟糴入乃得行,蓋官吏以淮南不受陳粟為逃譴計。 拯始請凡米至而不可上供者,以廩軍;又貯浙西米于潤倉以時運,自是漕增而費省。 轉為使。 拯使閩時,泉商黃謹往高麗,館之禮賓省,其王雲自天聖後職貢絶,欲命使與謹俱來。 至是,拯以聞,神宗許之,遂遣金悌和主貢。 高麗復通中國自茲始。 加天章閣待制。 居職七年,徙知永興軍、青、潁、秦三州,卒,年六十五。 拯性和柔,不與人校曲直。 為發運使時,與副皮公弼不協。 公弼徙他道,禦吏劾其貸官錢,拯力為辨理。 錢公輔為諫官,嘗論拯短,而公輔姻黨多在拯部內,往往薦進之。 或譏以德報怨,拯曰:「同僚不協,所見異也;諫官所言,職也。 又何怨乎?」時論服其長者。 馬仲甫,字子山,廬江人,太子少保亮之子也。 舉進士,知登封縣。 轅轅道險厄,遂傭民鑿平為坦涂,人便其行,為刻石頌美。 通判趙州,知台州,為度支判官。 內侍楊永德言漕舟淮、汴間,惟水遞鋪為便。 詔仲甫偕往訂可否,還言其害十餘條,議遂格。 出為夔路轉運使。 歲饑,盜粟者當論死,仲甫請罪減一等,詔須奏裁。 復言:「饑羸拘囚,比得報,死矣,請決而後奏。 」 徙使淮南。 真、揚諸州地狹,出米少,官糴之多,價常踴登,濱江米狼戾,而農無所售。 仲甫請移糴以紓其患,兩益於民,從之。 遂繇戶部判官為發運使。 自淮陰徑泗上浮長淮,風波覆舟,歲罹其患。 仲甫建議鑿洪澤渠六十里,漕者便之。 拜天章閣待制、知瀛州秦州。 古渭介青唐之南,夏人在其北,中通一徑,小警則路絶。 仲甫得篳慄城故址,自鷄川砦築堡,北抵南谷,環數百里為內地,詔賜名甘谷堡。 故時羌人入城貿易,皆僦邸,仲甫設館處之,陽示禮厚,實閒之也。 熙寧初,守亳、許、揚三州,糾察在京刑獄,知通進、銀台司,復為揚州,提舉崇禧觀,卒。 王居卿,字壽明,登州蓬萊人,以進士至知齊州,提舉夔路京東刑獄、鹽鐵判官。 建言商賈轉百貨市塞上者,聽以家貲抵于官,為給長券,至賣所,並輸征稅直,公私便之。 出知揚州,改京東轉運使。 青州河貫城中,苦泛溢為病,居卿即城立飛梁,上設樓櫓,下建門,以時閉啟,人誦其智。 徙河北路。 河決曹村,居卿立軟橫二埽以遏怒流,而不與水爭。 朝廷賞其功,建以為都水法。 召拜戶部副使、提舉市易,擢天章閣待制、河北都轉運使。 知秦州、太原府,卒,年六十二。 居卿俗吏,特以言利至從官。 孫構字紹先,博平人。 中進士第,為廣濟軍判官,歲入圭田粟六百石,構止受百石,余以畀學官。 久之,知黎州,夷年墨數擾邊,用間殺之。 蜀帥呂公弼上其事,擢知真州。 凶歲得盜,令名指黨伍,悉置諸法,境內為清。 遷度支判官。 夔州部夷梁承秀、李光吉、王兗導生獠入寇,轉運判官張詵請誅之。 選構為使,倍道之官,至則遣渝州豪杜安行募千人往襲,自督官軍及黔中兵擊其後,斬承秀,入討二族,火其居。 餘眾保黑崖嶺,黔兵從間道夜噪而進,光吉墜崖死,兗自縛降。 以其地建南平軍。 錄功加直昭文館。 徙湖北轉運使。 章惇興南、北江蠻事,構諭降懿、洽二州,納歸附州十四。 初,渡辰溪,舟毀而溺,得援者僅免,神宗憫之。 賜帛三百。 北江酋彭師晏常持向背,構知向水酋彭儒武與有隙,檄使攻之。 師晏降,得其下溪州地,五溪皆平。 進集賢殿修撰,賜三品服。 交止入寇,拜右諫議大夫、知桂州,聲言將掎角搗其巢穴,寇聞引去。 以疾提舉崇福宮,換太中大夫,卒,年六十四。 構喜功名,勇于建立,西南邊事自此始雲。 張詵,字樞言,建州浦城人。 第進士,通判越州。 民患苦衙前役,詵科別人戶,籍其當役者,以差人錢為僱人充,皆以為便。 知襄邑縣,擢夔路轉運判官。 錄闢土之功,加直集賢院,改陝西轉運副使。 召對,帝曰:「朕未識卿,每閲章奏,獨卿與蔡挺有所論請,使人瞭然。 尋當以帥事相屬。 」及入辭,賜服金紫。 明年,直龍圖閣、知秦州。 前此將吏貪功,多從羌地獵射,因起邊患。 詵至,申令毋得犯,得一人,斬諸境上,群羌感悅,遷天章閣待制、知熙州。 董氈遣鬼章逼岷州,詵往討,董氈迎戰,破之於錯鑿城,斬首萬級。 第46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中》
第46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