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倚方在紅樓,見敵騎自西山大下,與推官劉公弼率城中諸軍,閉門乘城。 武戡走東山,趣城東,抉門以入。 恩、道元及府州寧府砦兵馬都監劉慶皆被執。 使臣死者五人,軍士三百八十七人,已馘耳鼻得還者百餘人,亡失器甲甚眾。 恩不肯降,乃自殺。 贈同州觀察使,封其妻為京兆郡君,錄其子弟有差,給舊俸三年。 武戡坐棄軍除名,編管江州。 張岊,字子云,府州府谷人。 以貲為牙將,有膽略,善騎射。 天聖中,西夏觀察使阿遇有子來歸。 阿遇寇麟州,虜邊戶,約還子然後歸所虜。 麟州還其子,而阿遇輒背約。 安撫使遣岊詰問,岊徑造帳中,以逆順諭阿遇,阿遇語屈,留岊共食。 阿遇袖佩刀,貫大臠啖岊,岊引吻就刀食肉,無所憚。 阿遇復弦弓張鏃,指岊腹而彀,岊食不輟,神色自若。 阿遇撫岊背曰:「真男子也。 」翌日,又與岊縱獵,雙兔起馬前,岊發兩矢,連斃二兔。 阿遇驚服,遺岊馬、橐駝,悉歸所虜。 州將補為來遠砦主。 手殺偽首領,奪其甲馬。 時年十八,名動一軍。 元昊犯鄜延,詔麟府進兵。 岊以都教練使從折繼閔破浪黃、黨兒兩族,射殺數十人,斬偽軍主敖保,以功補下班殿侍、三班差使。 時敵騎方熾,中人促賜軍衣,至麟州,不得前。 康德輿管勾軍馬司事,遣岊馳騎五十往護之。 至青眉浪,遇賊接戰,流矢貫雙頰,岊拔矢,鬥愈力,奪馬十二匹而還。 賊兵攻府州甚急,城西南隅庳下,賊將登,眾囂曰:「城破矣!」岊乘陴大呼搏賊,賊稍卻,飛矢中右目,下身被三創,晝夜督守。 又帥死士開關,護州人汲於河,訖圍解,城中水不乏,以勞,遷右班殿直。 然賊嘗往來邀奪饋運,以岊為麟、府州道路巡檢。 至深柏堰,遇賊數千,分兵追擊,斬首百餘級,奪兵械、馬牛數百。 近郊民田,比秋成未敢獲,岊以計干張亢,得步卒九百人護之,大敗賊于龍門川。 從諸將通麟州糧道,破賊于柏子砦。 改左班殿直。 內侍宋永誠傳詔砦下,岊護永誠,遇賊三松嶺。 賊以精騎挑戰,矢中岊臂,猶躍馬左右馳射,諸將乘勝而進,賊皆棄潰。 特改西頭供奉官,又遷內殿崇班。 賊破豐州,岊與諸將一日數戰,破容州刺史耶布移守貴三砦,俘獲萬計。 遷禮賓副使。 明鎬在河東,以岢嵐軍當雲、朔路,奏岊為麟府路駐泊都監兼沿邊都巡檢使,駐岢嵐。 張亢修並砦堡障,初議置安豐砦于石台神,岊以為非要害之地,遂徙砦于生地骨堆以扼賊。 左右親信咸曰:「擅易砦地可乎?」岊曰:「苟利國家,得罪無憾也。 」卒易之。 已而本道上言,左遷絳州兵馬都監。 二州未解嚴,復麟府駐泊都監,屯安豐。 累遷洛苑使。 嘗從數騎夜入羌中偵機事,既還,羌覺追之,岊隨羌疾馳,效羌語,與羌俱數里,乃得脫。 前後數中流矢,創發臂間,卒。 張君平,字士衡,磁州滏陽人。 以父承訓與契丹戰死,補三班差使殿侍、黔州指揮使。 獠兵屢入寇,君平引兵擊破之,以功遷奉職,除駐泊監押,徙容、白等州巡檢。 又以捕賊功,遷右班殿直。 謝德權薦君平河陰窖務,擢閣門祗候,管勾汴口。 建言:歲開汴口,當擇其地;得其地,則水湍駛而無留沙,歲可省功百餘萬。 又請沿河縣植榆柳,為令佐、使臣課最,及瘞汴河流屍。 悉從其言。 天聖初,議塞滑州決河,以君平習知河事,命以左侍禁簽書滑州事兼修河都監。 既而河未塞,召同提點天封府界縣鎮公事。 以嘗護滑州堤有功,特遷內殿崇班。 君平以京師數罹水災,請委官疏鑿近畿諸州古溝洫,久之,稍完,遂詔畿內及近畿州縣長吏,皆兼管勾溝洫河道。 自畿至泗州,道路多群寇,君平請兩驛增置使臣,專主捕盜,而罷夾河巡檢,於是行者無患。 復為滑州修河都監,遷供備庫副使。 河平,改西作坊使,就遷鈐轄,卒。 君平有吏材,尤明於水利,自議塞河,朝廷每訪以利害。 河平,君平且死,論者惜之。 錄三子官。 子鞏,皇祐中,以尚書虞部員外郎為河陰發運判官,管勾汴口,嗣其父職雲。 論曰:孔子謂:「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不與也。 」老氏曰:「佳兵者不祥。 」景泰輩或起書生,或奮行伍,或出亡命,非有將率之材也。 泰、信以區區之卒,嘗摧西夏之強鋒,頗知持重以制敵耳。 蔣、張輕肆自用,竟殞于烏合之寇。 恩怵道元之勢,身啖虎口,守義不屈,猶足尚也。 岊之驍勇,固非臨事而懼者。 君平死戰之子,乃明鰼水利,以吏材稱,亦可謂善變矣。 史方,字正臣,開封人。 應《周易》學究不中,補西第二班殿侍,再遷三班奉職,為潭、澧、鼎沿邊同巡檢,改右班殿直、閣門祗候。 會澧州訴民下溪州蠻侵其土地,遣乘驛往視。 自竹疏驛至申文崖,復地四百餘里,得所掠五百餘人,又置澧州、武口、楊泉、索溪四砦,以扼賊沖。 就知邵州,徙澧州,遷右待禁。 天禧中,下溪州蠻彭仕漢寇辰州,殺巡檢王文慶。 方勒兵入溪洞討捕,降其黨李順同等八百餘人,誅其尤惡者社忽等十九人。 遷西頭供奉官、知辰州兼沿邊溪洞都巡檢使,修南、北江五砦,徙夔州。 時富、順州蠻田彥晏寇施州,焚暗利砦。 方領兵直抵富、順,蕩其巢穴,窮追彥晏至七女柵,降之。 遷內殿崇班,改內殿承製,奉使契丹,以供備庫副使知環州、環慶路兵馬都監。 先是,磨媚、浪TA、托校、拔新、兀二、兀三六族內寇,方諭以恩信,乃傳箭牽羊乞和。 減禁兵五千,徙內地以省邊費。 徙慶州,遷禮賓使兼環慶路兵馬鈐轄,復知環州。 歲余,遷愛州刺史,為益州鈐轄,徙秦鳳路,遷西京作坊使,卒。 盧鑒,字正臣,金陵人。 累舉進士不中,授三班奉職、監坊州酒稅,以右班殿直為鄜延路走馬承受公事。 李繼遷寇邊,與總管王榮敗走之;又與鈐轄張崇貴擊賊,焚其積聚,斬首級而還。 擢閣門祗候,為本路兵馬都監。 復出蕩族帳,獲羊牛萬計。 徙鳳翔、秦隴、階、成等州提點賊盜公事,尋為都巡檢使,徙利州都監。 初,繼遷聲言石隕帳前,有文曰:「天誡爾勿為中國患。 」鑒時為承受,入奏事,真宗問之,鑒曰:「此詐為之以欺朝廷也,宜益為備。 」至是,繼遷陷靈武,帝思其言,特遷右侍禁、知儀州。 州有制勝關,最號險要,繼遷欲乘虛襲取之,放言將由此大入。 諜者以告。 有詔徙老幼、芻粟于內地。 鑒曰:「此奸謀也,且示虜弱,搖民心,臣不敢奉詔。 」卒不徙,已而賊亦不至。 再遷西頭供奉官、知利州。 會歲饑,以便宜發倉粟振民。 秩滿,民請留,詔留一年。 提點河東路刑獄,歷知保州、廣信軍、原州,就為環慶路都監兼知慶州,徙環州。 平磨媚族于合道鎮。 坐事徙知丹州。 累遷西京左藏庫使、恩州刺史,為環慶路鈐轄兼知環州,改西上閣門使、秦州,卒。 李渭,字師望,其先西河人,後家河陽。 進士起家,為臨潁縣主簿,累官至太常博士。 會河決滑州,天聖初,上治河十策,參知政事魯宗道奉詔行河。 秦渭換北作坊副使,與張君平併為修河都監。 未幾皆罷,以渭為鄆州兵馬都監,徙知憲州,又知鳳州兼階、成州鈐轄。 第44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中》
第44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