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人寇邊,改涇原儀渭都鈐轄。 又為邠寧環慶路鈐轄兼巡檢、安撫都監,累躡寇入賊中,掩殺甚眾,有詔嘉獎。 會遣王超、張凝、秦翰援靈武,命煦為西路行營都監。 至鎮戎,聞靈武已陷,復還本任。 與張凝入西夏境,出白豹鎮,至柔遠川,夏人七百餘邀戰,煦與慶州監軍張綸擊殺甚眾。 清遠故城有酋長,請以甲騎三萬來降。 煦與凝曰:「此詐也。 」亟嚴兵以待之,果然。 凝按部歸環州,道為敵所邀。 煦聞之,領所部鋭兵自慶州赴之,一昔與凝會,射殺其大將,與凝同還。 景德元年,加領賀州刺史,復為涇原儀渭鎮戎軍鈐轄,再知環州。 四年,宜州戍卒陳進反,命副曹利用為廣東西路安撫使。 賊眾擁判官宜州盧均,僭號南平王,圍象州,煦以兵會利用斬之。 初與利用同署紙,人持百枚,備給立功將士。 及破賊,利用在前軍無所給,煦在後而所給過半,真宗謂其太過。 賊平,改如京使,知懷州。 東封歲,權河陽鈐轄,遷文思使、知曹州。 會江、淮災歉,分命大藩長吏綏撫,以煦為江南西路安撫都監。 俄還濟陰,加北作坊使,又徙滄州,就轉宮苑使,領康州刺史。 大中祥符九年,加領昭州團練使、知鄜州。 未幾,復知滄州。 天禧三年,拜西上閣門使,徙並代鈐轄。 以老疾求近郡,得知磁州。 四年,卒,年七十三。 煦明術數,善相宅,時稱其妙。 張佶,字仲雅,本燕人,後徙華州渭南。 初名志言,後改焉。 父昉,殿中少監。 佶少有志節,始用蔭補殿前承旨,以習儒業,獻文求試,換國子監丞。 遷著作佐郎、監三白渠、知涇陽縣。 端拱初,為太子右贊善大夫。 曹州民有被誣殺人者,詔往按之,發擿奸伏,冤人得雪。 尋通判忻州,遷殿中丞,兼禦河督運。 至道中,通判陝州,再部送芻糧赴靈武,就改國子博士。 咸平初,擢為陝西轉運副使,賜緋魚。 至延安,遇夏人入寇,親督兵擊敗之。 三年,徙西川轉運副使。 時詔討王均,以饋餉之勞,遷虞部員外郎。 賊平,分川峽為四路,以佶為利州路轉運使。 有薦其武干者,召還,授如京使、涇原鈐轄兼知鎮戎軍。 徙麟府路鈐轄,夏人來寇,佶率兵與戰,親射殺酋帥,俘獲甚眾,餘黨遁去。 詔書褒之,賜錦袍、金帶。 景德中,徙益州鈐轄,加宜州刺史,遷文思使。 佶禦軍撫民,甚有威惠,蜀人久猶懷之。 大中祥符四年,車駕祀汾陰,以為西京舊城巡檢、鈐轄。 禮成,加授北作坊使,充趙德明官告使。 又為鄜延鈐轄。 會秦州李浚暴卒,上語近臣曰:「天水邊要,宜速得人。 」馬知節稱佶可任,上然之,遂改左騏驥使,就命知秦州。 至州,置四門砦,開拓疆境,邊部頗怨。 又臨渭置采木場,戎人不之爭,移帳而去。 佶不甚存撫,亦不奏加賚賜,邊人追悔,引眾劫掠,佶深入掩擊,敗走之。 議者又欲加恩宗哥、立遵等族,以扼平夏,佶請拒絶之,事具《吐蕃傳》。 朝廷始務寧邊,以佶輕信易事,徙邠寧路鈐轄。 天禧初,召為契丹國信副使,再任邠寧,兼知邠州,遷宮苑使。 未逾月,擢拜西上閣門使,復為涇原鈐轄。 四年,卒,年六十九。 佶涉獵書史,好吟詠,勇敢善射,有方略,其總戎護塞,以威名自任。 子宗象,兵部員外郎、直史館、度支判官。 論曰:自古盛德之世,未嘗無邊圉之患,要在得果毅之臣以捍禦之。 昔人有言「誰能去兵」,漢祖亦云「安得猛士」,蓋為此也。 李順叛蜀,攻陷郡邑,正捍劍門,斌守梓潼,其績最多。 契丹入寇,審玉、繼宣,拔陷將於重圍之中,固有餘勇,佶、煦宣力西南,勤干威惠,亦皆可取。 濟、旦以孤城捍強寇,援絶戰死,一代死事之表表者,其可泯諸。 列傳第六十八 ○王延德常延信程德玄王延德魏震張質楊允恭秦羲謝德權閻日新靳懷德 王延德,開封東明人。 曾祖芝,濮陽令。 祖璋,相州錄事參軍。 父溫。 晉末契丹內寇,溫率鄉豪捍蔽境內,裡人德之。 宣祖掌畿甸兵,與溫厚善,延德方總角,宣祖愛其謹重,召置左右。 太宗尹京,署為親校,專主庖膳,尤被倚信。 太平興國初,授禦廚副使,數月,遷正使。 從征太原,未幾,加尚食使,賜浚儀縣壽昌坊宅一區。 俄領薊州刺史,兼掌武德司,改皇城使,掌禦輦院、左藏庫。 延德所領凡五印,因對懇讓,遂罷左藏、禦廚。 八年,兼充親王諸宮使。 延德素謹慎,以舊恩,每延訪外事。 端拱初,領本州團練使。 淳化中,當進秩,延德與王繼恩、杜彥鈞使額已極,特置昭宣使,以延德等為之。 至道二年,加領平州防禦使。 真宗嗣位,改領懷州。 永熙復土,提點緣路供頓。 咸平初,出知華州,占謝日,面請罷昭宣使,從之。 實以禦侮正秩,奉給優厚故也。 上幸大名,為東京舊城都巡檢使。 明年,以風痹請告,遣還本郡,是冬卒,年六十四。 贈邕州觀察使。 延德所至,好撰集近事。 掌禦廚則為《司膳錄》,掌皇城司則為《皇城紀事錄》,從郊祀為行宮使則為《南郊錄》,奉詔修內則為《版築記》,從靈駕則為《永熙皇堂錄》、《山陵提轄諸司記》,及治郡則為《下車奏報錄》。 先是,詔史官修太祖、太宗《實錄》,多以國初事訪延德,又上《太宗南宮事蹟》三卷。 子應昌,莊宅使、端州團練使。 常延信,并州平晉人。 祖思,仕周歷昭義、歸德、平盧三鎮節度,延信皆補牙職,領和州刺史。 思卒,入為六宅使,領郡如故。 建隆初,改領平州,坐與妻族相訟,左授右監門衛副率,領護滑州黃河堤。 開寶中,為京新城外汴河南巡檢,出為潼關監軍。 延信以關路岩險,奏易道路及填禁坑,役工四十餘萬。 又監通許鎮兵,改梓、遂十二州都巡檢使,賜袍帶、錢百萬。 太平興國初,秩滿,留再任,賜錢四十萬。 時亡命卒多以山林為寇,延信嘗領徒捕殺三百餘人。 又為唐、鄧都巡檢使,代還,繼改右清道、右司禦二副率。 雍熙三年,命督鎮州以北至軍前芻糧。 是冬,為全、邵六州都巡檢使,令疾置之任。 就充羊狀六砦都鈐轄,遷右衛副率。 會誠州蠻歸款,命延信馳入溪洞,索其要領。 又逐蠻直趣古鎮,過西延、大木諸洞,蠻人懾伏。 淳化中,歷襄、鄧、宋、曹等州都巡檢使,改左監門衛將軍,屢部徒修護河防,改左領軍、左屯衛二將軍,充西京水南都巡檢使。 有盜掠彭婆鎮及甲馬營,延信馳以往,悉擒之。 咸平中,歷太康、鞏縣二監軍。 景德二年,卒,年六十四。 程德玄,字禹錫,鄭州滎澤人。 善醫術。 太宗尹京邑,召置左右,署押衙,頗親信用事。 太祖大漸之夕,德玄宿信陵坊,夜有扣關疾呼趣赴宮邸者。 德玄遽起,不暇盥櫛,詣府,府門尚關。 方三鼓,德玄不自悟,盤桓久之。 俄頃,見內侍王繼恩馳至,稱遺詔迎太宗即位。 德玄因從以入,拜翰林使。 太平興國二年,陳洪進來朝,命德玄迎勞之。 船艦度淮,暴風起,眾恐,皆請勿進。 德玄曰:「吾將君命,豈避險?」以酒祝而行,風浪遽止。 三年,遷東上閣門使,兼翰林司事。 是秋,領代州刺史。 從征太原,為行宮使,師還,以功改判四方館事。 俄遷領本州團練使,又加領本州防禦使。 第38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中》
第38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