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即位,遷給事中,復召為翰林學士。 逾月,拜御史中丞。 先是,三院御史言事,皆先白中丞。 筠榜台中,御史自言事,毋白丞雜。 知天聖二年貢舉,數以疾告,進尚書禮部侍郎、樞密直學士、知潁州。 召還,復知貢舉,進翰林學士承旨兼龍圖閣直學士、同修國史、判尚書都省。 祀南郊,為禮儀使,請宿齋太廟日,罷朝饗玉清昭應宮,俟禮成,備鑾駕恭謝。 從之。 筠素愛廬江,遂築室城中,構閣藏前後所賜書,帝飛白書曰「真宗聖文秘奉之閣」。 再知廬州,營塚墓,作棺,自為銘刻之。 既病,徙于書閣,卒。 筠,景德以來,居文翰之選,其文辭善對偶,尤工為詩。 初為楊億所識拔,後遂與齊名,時號「楊劉」。 凡三入禁林,又三典貢部,以策論升降天下士,自筠始。 性不苟合,遇事明達,而其治尚簡嚴。 然晚為陽翟同姓富人奏求恩澤,清議少之。 著《冊府應言》、《榮遇》、《禁林》、《肥川》、《中司》、《汝陰》、《三入玉堂》凡七集。 一子蚤卒,田廬沒官。 包拯少時,頗為筠所知。 及拯顯,奏其族子為後,又請還所沒田廬雲。 薛映,字景陽,唐中書令元超八世孫,後家于蜀。 父允中,事孟氏為給事中。 歸朝,為尚書都官郎中。 映進士及第,授大理評事,歷通判綿、宋、升州,累遷太常丞。 王化基薦為監察御史、知開封縣。 太宗召對,為江南轉運使,改左正言、直昭文館,為江、淮、兩浙茶鹽制置副使。 改京東轉運使,徙河東,兼河西隨軍。 求便親,知相州。 再領漕京東,積遷尚書禮部郎中,擢知制誥,權判吏部流內銓兼制置群牧使。 同梁顥安撫河北,還,權判度支。 映以右諫議大夫知杭州。 映臨決蜂鋭,庭無留事。 轉運使姚鉉移屬州:「當直司毋得輒斷徒以上罪。 」映即奏:「徒、流、笞、杖,自有科條,苟情狀明白,何必系獄,以累和氣。 請詔天下,凡徒流罪于長吏前對辨,無所異,聽遣決之。 」朝廷施用其言。 與鉉既不協,遂發鉉納部內女口及鬻銅器抑取其直,又廣市綾羅不輸稅。 真宗遣御史台推勘官儲拱劾鉉,得實,貶連州文學。 映坐嘗召人取告鉉狀,當贖金,帝特貰之。 在杭五年,入知通進、銀台司兼門下封駁事。 封泰山,為東京留守判官,遷給事中、勾當三班院,出知河南府。 祀汾陰還,駐蹕西京,以映有治狀,賜禦書嘉獎。 遷尚書工部侍郎、集賢院學士、判尚書都省,進樞密直學士、知升州。 建言:「州以牛賦民出租,牛死,租不得蠲。 」帝覽章矍然,曰:「此朝廷豈知邪?」因令諸州條奏,悉蠲之。 頃之,糾察在京刑獄,再判都省。 歷尚書左丞、知揚州。 徙并州,又徙永興軍,拜工部尚書兼御史中丞。 仁宗即位,遷禮部,再為集賢院學士、判院事、知曹州,分司南京。 卒,贈右仆射,謚文恭。 映好學有文,該覽強記,善筆札,章奏尺牘,下筆立成。 為治嚴明,吏不能欺。 每五鼓冠帶,黎明據案決事,雖寒暑,無一日異也。 子耀卿秘閣校理,孫紳直龍圖閣。 論曰:自唐末詞氣浸敝,迄于五季甚矣。 先民有言:「政厖土裂,大音不完,必混一而後振。 」宋一海內,文治日起。 楊億首以辭章擅天下,為時所宗,蓋其清忠鯁亮之氣,未卒大施,悉發於言,宜乎雄偉而浩博也。 劉筠後出,能與齊名,氣象似爾,至于文體之今古,時習使然,遑暇議是哉。 晁迥寬易,與物無忤,父子先後典書命,稱為名臣。 薛映學藝、吏術俱優,而挾忿以抉人之私,君子病之。 列傳第六十五 ○謝泌孫何弟僅朱台符戚綸張去華子師德樂黃目柴成務 謝泌,字宗源,歙州歙人。 自言晉太保安二十七世孫。 少好學,有志操。 賈黃中知宣州,一見奇之。 太平興國五年進士,解褐大理評事、知清川縣,徙彰明,遷著作佐郎。 端拱初,為殿中丞,獻所著文十編、《古今類要》三十捲,召試中書,以直史館賜緋。 時言事者眾,詔閣門,非涉僥望乃許受之。 繇是言路稍壅。 泌抗疏陳其不可,且言:「邊鄙有事,民政未乂,狂夫之言,聖人擇焉。 苟詰而拒之,四聰之明,將有所蔽。 願采其可者,拒其不可者,庶顒顒之情,得以上達。 」復言:「國家圖書,多失次序。 唐景龍中,嘗分經、史、子、集為四庫,命薛稷、沈佺期、武平一、馬懷素分掌,望遵復故事。 」遂令直館分典四部,以泌知集庫。 改左正言,使嶺南採訪。 淳化二年,久旱,覆上言時政得失。 時王禹偁上言:「請自今庶官候謁宰相,並須朝罷於政事堂,樞密使預坐接見,將以杜私請。 」詔從之。 泌上言曰:「伏睹明詔,不許宰相、樞密使見賓客,是疑大臣以私也。 《書》曰:‘任賢勿貳,去邪勿疑。 ’張說謂姚元崇曰:‘外則疏而接物,內則謹以事君。 此真大臣之禮。 ’今天下至廣,萬機至繁,陛下以聰明寄於輔臣,自非接下,何以悉知外事?若令都堂候見,則庶官請見咨事,略無解衣之暇。 今陛下囊括宇宙,總攬英豪,朝廷無巧言之士,方面無姑息之臣,奈何疑執政,為衰世之事乎。 王禹偁昧于大體,妄有陳述。 」太宗覽奏,即追還前詔,仍以泌所上表送史館。 會修正殿,頗施采繪,泌覆上疏。 亟命代以丹堊,且嘉其忠藎,拜左司諫,賜金紫、錢三十萬。 一日,得對便殿,太宗稱其任直敢言,泌奏曰:「陛下從諫如流,故臣得以竭誠。 昔唐季孟昌圖者,朝疏諫而夕去位,鑒於前代,取亂宜矣。 」太宗動色久之。 時,群臣升殿言事者,既可其奏,得專達于有司,頗容巧妄。 泌請自今凡政事送中書,機事送樞密,金谷送三司,覆奏而行,從之。 俄判三司鹽鐵勾院。 奉詔解送國學舉人,黜落既多,群聚喧詬,懷甓以伺泌出。 泌知之,潛由他涂入史館,數宿不敢出,請對自陳。 太宗問:「何官騶導嚴肅,都人畏避?」有以台雜對者,即授泌虞部員外郎兼侍御史知雜事。 上元觀燈,泌特預召,自是為例。 轉金部員外郎,充鹽鐵副使。 頃之,魏羽為使,即泌之外舅,以親嫌,改度支副使。 因郊祀,條上軍士賞給之數。 太宗曰:「朕惜金帛,止備賞賜爾。 」泌因曰:「唐德宗朱泚之亂,後唐莊宗馬射之禍,皆賞軍不豐所致。 今陛下薄于躬禦,賞賜特優,實歷代之所難也。 」俄與王沔同磨勘京朝官。 太宗孜孜為治,每禦長春殿視事罷,復即崇政殿臨決,日旰未進禦膳。 泌言:「請自今長春罷政,既膳後禦便坐。 」不報。 俄知三班、通進銀台司,出知湖州。 再遷主客郎中、知虢州。 真宗初,邊人屢寇,泌上疏曰: 第37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中》
第37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