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幾,除開封府判官,改尚書刑部員外郎、直集賢院,為三司度支判官,出為兩浙轉運副使。 舊使者所至郡縣,索簿書,不暇殫閲,往往委之吏胥,吏胥持以為貨。 少連命郡縣上簿書悉緘識,遇事間指取一二自閲,摘其非是者按之,余不及閲者,全緘識以還。 由是吏不能為奸,而州縣簿書莫敢不治矣。 部吏有過,召詰曰:「聞子所為若此,有之乎?有當告我,我容汝自新;苟以為無,吾不使善人被謗,即為汝辨明矣。 」吏不敢欺,皆以實對。 少連每得其情,諄諄戒飭使去,後有能自改過者。 猶保任之。 秀州獄死無罪人,時少連在杭,吏畏恐聚謀,偽為死者服罪款,未及綴,屬少連已拏舟入城,訊獄吏,具服請罪,以為神明。 是時,鄭向守杭,無治才。 訟者不服,往往自州出,徑趨少連;少連一言處決,莫不盡其理。 徙使淮南,兼發運司事,加兵部員外郎。 又徙陝西。 附馬都尉柴宗慶知陝州,縱其下撓民,少連入境,劾奏之。 入兼侍御史知雜事,逾月,為三司度支副使。 河東地震,奉使安撫。 還,擢工部郎中、天章閣待制、知廣州。 時元昊反,范仲淹薦少連才堪將帥,遷龍圖閣直學士、知涇州,改渭州,命未至而卒。 少連通敏有才,遇事無大小,決遣如流,不為權勢所屈。 既卒,仁宗嘆惜之。 論曰:古人有言:「山有猛獸,藜藿為之不採。 」當天聖、明道間,天子富於春秋,母后稱制,而內外肅然,紀綱具舉,朝政亡大闕失,奸人不得以自肆者,繇言路得人故也。 是時,孔道輔、鞠詠、劉隨、曹修古迭為諫官、御史,郭勸、段少連繼之,皆侃侃正色,遇事輒言,被斥逐,不更其守。 及帝既親政,道輔、勸、少連復任言責,郭後之廢,引議慷慨,犯人主,責大臣,其氣益壯,遺風餘烈,天下至今稱之。 《詩》所謂「邦之司直」,其庶幾歟! 列傳第五十七 ○彭乘嵇穎梅摯司馬池子旦從子裡曾孫樸李及燕肅子度孫瑛蔣堂劉夔馬亮陳希亮 彭乘,字利建,益州華陽人。 少以好學稱州裡,進士及第。 嘗與同年生登相國寺閣,皆瞻顧鄉關,有從宦之樂,乘獨西望,悵然曰:「親長矣,安敢舍晨昏之奉,而圖一身之榮乎!」翌日,奏乞侍養。 居數日,授漢陽軍判官,遂得請以歸。 久之,有薦其文行者,召試,為館閣校勘。 固辭還家,後復除鳳州團練推官。 天禧初,用寇準薦,為館閣校勘,改天平軍節度推官。 預校正南、北《史》、《隋書》,改秘書省著作佐郎,遷本省丞、集賢校理。 懇求便親,得知普州,蜀人得守鄉郡自乘始。 普人鮮知學,乘為興學,召其子弟為生員教育之。 乘父卒,既葬,有甘露降于墓柏,人以為孝感。 服除,知荊門軍,改太常博士。 召還,同判尚書刑部,出知安州,徙提點京西刑獄,改夔州路轉運使。 會土賊田忠霸誘下溪州蠻將內寇,乘適按郡至境,大集邊吏,勒兵下山以備賊,賊遁去。 因遣人間之,其黨斬忠霸,夷其家。 召修起居注,擢知制誥,累遷工部郎中,入翰林為學士,領吏部流內銓、三班院,為群牧使。 既病,仁宗敕太醫診視,賜以禁中珍劑。 卒,賜白金三百兩。 御史知雜何郯論請贈官,不許,詔一子給奉終喪。 初,修起居注缺中書舍人,而乘在選中,帝指乘曰:「此老儒也,雅有恬退名,無以易之。 」及召見,諭曰:「卿先朝舊臣,久補外,而未嘗自言。 」對曰:「臣生孤遠,自量其分,安敢過有所望。 」帝頗嘉之。 乘質重寡言,性純孝,不喜事生業。 聚書萬餘卷,皆手自刊校,蜀中所傳書,多出於乘。 晚歲,歷典贊命,而文辭少工雲。 嵇穎,字公實,應天宋城人。 父適,嘗為石首主簿。 民有父子坐重系,府檄適按之,抵其父于法,而子獲免;父死,假人言曰:「主簿,仁人也,行且生賢子,後必大。 」明年潁生。 天聖中,進士及第,授蔡州團練判官。 王曾知青州、徙天雄軍,皆闢為從事。 後用曾薦,遷太子中允,為集賢校理。 歷開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同修起居注,擢知制誥,累遷尚書兵部員外郎。 召入翰林為學士,未及謝,卒。 詔以告敕、襲衣、金帶、鞍勒馬賜其家。 穎舉進士,時王曾、張知白相繼為南京留守,見穎謹厚篤學,謂其子弟曰:「若曹師表也。 」張堯封嘗從穎學,所為文,多留穎家。 其後堯封女入禁中,為修媛,甚被寵幸,令其弟化基詣穎,求編次其父稿,為序以獻之。 潁不答,亦不以獻。 梅摯,字公儀,成都新繁人。 進士,起家大理評事、知藍田上元縣,徙知昭州,通判蘇州。 二浙饑,官貸種食,已而督償頗急,摯言借貸本以行惠,乃重困民,詔緩輸期。 慶歷中,擢殿中侍御史。 時數有災異,引《洪範》上《變戒》曰:「‘王省惟歲’,謂王總群吏如歲,四時有不順,則省其職。 今日食于春,地震于夏,雨水于秋。 一歲而變及三時,此天意以陛下省職未至,而丁寧戒告也。 伊、洛暴漲漂廬舍,海水入台州殺人民,浙江潰防,黃河溢埽,所謂‘水不潤下’。 陛下宜躬責修德,以回上帝之眷佑。 陰不勝陽,則災異衰止,而盛德日起矣。 」 徙開封府推官,遷判官。 僧常瑩以簡札達宮人,輦官鄭玉醉呼,歐徼巡卒,皆釋不問,摯請悉杖配之。 改度支判官,進侍御史。 論石元孫「不死行陳,系縲以還,國之辱也,不斬無以厲邊臣。 」再奏不報。 李用和除宣徽使,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摯言:「國初,杜審瓊亦帝舅也,官止大將軍;李繼隆累有戰功,晚年始拜使相。 祖宗慎名器如此,今不宜亟授無功。 」以戶部員外郎兼侍御史知雜事、權判大理寺。 言:「權陝西轉運使張堯佐非才,繇宮掖以進,恐上累聖德。 」及奏減資政殿學士員,召待制官同議政,復百官轉對。 帝謂大臣曰:「梅摯言事有體。 」以為戶部副使。 會宴契丹使紫宸殿,三司副使當坐殿東廡下。 同列有謂曲宴例坐殿上,而大宴當止殿門外爾。 因不即坐,與劉湜、陳洎趨出。 降知海州,徙蘇州,人為度支副使。 初,河北歲饑,三司益漕江、淮米餉河北。 後江、淮饑,有司尚責其數,摯奏減之。 擢天章閣待制、陝西都轉運使。 還判吏部流內銓,進龍圖閣學士、知滑州。 州歲備河,調丁壯伐灘葦,摯以疲民,奏用州兵代之。 河大漲,將決,夜率官屬督工徒完堤,水不為患,詔獎其勞。 勾當三班院、同知貢舉。 請知杭州,帝賜詩寵行。 累遷右諫議大夫,徙江寧府,又徙河中。 卒。 摯性淳靜,不為矯厲之行,政跡如其為人。 平居未嘗問生業,喜為詩,多警句。 有奏議四十餘篇。 司馬池,字和中,自言晉安平獻王孚後,征東大將軍陽葬安邑瀾洄曲,後魏析安邑置夏縣,遂為縣人。 池少喪父,家貲數十萬,悉推諸父,而自力讀書。 時議者以蒲阪、竇津、大陽路官運鹽回遠聞,乃開口道,自聞喜逾山而抵垣曲,咸以為便。 池謂人曰:「昔人何為舍逕而就迂,殆必有未便者。 」眾不以為然。 未幾,山水暴至,鹽車人牛盡沒入河,眾乃服。 第33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中》
第3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