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命李繼隆、范廷召討繼遷,就命紹斌為本州都部署兼內外都巡檢使。 繼隆以浦洛之敗上聞,言紹斌握兵不顧,自言「靈武非我不能守」,欲圖方面,有異志。 太宗怒曰:「此昔嘗背太原來投,今又首鼠兩端,真賊臣也。 」即遣使捕系詔獄鞫問,貶右監門衛率府副率、虢州安置。 真宗即位,召還,授右監門衛大將軍、領敘州刺史,尋改萊州防禦使,詔還其所籍居第,賜良馬十匹。 調環、慶、靈州、清遠軍部署。 慶州有野鷄族,數為寇掠,道路患之。 嘗有驍捷卒二十餘往邠州,為其掠奪,即馳告紹斌。 紹斌召其酋帥三人,斷臂、馘、劓放還,寇感而化,帖服。 紹斌素勇悍,與同職頗不葉。 轉運使宋太初每按部靈州、清遠,多貿市,紹斌語發其私,太初心銜之,及還朝,言紹斌之過,尋赴召,直其事。 咸平二年,北面寇警,覆命為鎮、定、高陽關路押先鋒,隷傅潛。 潛遣與石普並戍保州,普陰與知州楊嗣議出兵擊討之。 及夜,普、嗣未還,紹斌疑其敗衄,即領兵援之。 普、嗣果為賊所困,度嚴涼河,頗喪師眾。 及紹斌至,即合兵疾戰,獲一百四十餘人,以勞遷邢州觀察使。 潛屯中山,紹斌三馳書於潛,且言:「邊眾大至,但列兵唐河南,背城與戰,慎無窮追。 」潛性巽懦,聞之益不敢出,賊眾益熾,焚劫城砦。 車駕駐大名,召潛屬吏,詞逮紹斌,即遣使械繫,下御史台鞫問,免官,黜為左衛率府副率,送往上都,禁其出入。 五年,授右千牛衛將軍致仕。 景德初,起為左龍武軍將軍、永城兵馬都監。 三年,遷左監門衛大將軍。 帝以紹斌久失職,不宜在衝要,乃徙考城都監。 大中祥符初,領長州刺史。 從東封,朝覲壇就班,軍士建充庭旗,旗倒,壓紹斌仆地,遽起無傷。 時紹斌已老,其壯健若此。 遷左領軍衛大將軍、領康州團練使、鞏縣都監。 二年,卒,年七十七。 紹斌長兵間,習戰法,其後累以格鬥立功,然性暴戾,故屢被黜。 子守信,為內殿崇班、閣門祗候。 王榮,定州人。 父洪嗣,仕晉為本州十縣游奕使。 榮少有膂力,事瀛州馬仁瑀為廝役。 太宗在藩邸,得隷左右。 即位,補殿前指揮使,稍遷本班都知、員僚直都虞候。 盜發棣州,州兵不能捕,榮往討擒之。 加禦前忠佐馬步軍都軍頭、領懿州刺史。 坐受秦王廷美宴勞,出為濮州馬軍教練使。 未行,馬仁瑀子告榮與秦王親吏善,因狂言「我不久當得節帥」,坐削籍,流海島。 雍熙中召還,為副軍頭。 端拱初,改員寮左右直都虞候兼都軍頭,復領懿州刺史。 累遷龍衛都指揮使、領羅州團練使。 率兵戍遂城,邊騎來寇,擊敗之,擒千餘人。 召拜侍衛馬軍都虞候、峰州觀察使,出為定州行營都部署。 榮粗率,所為不中理,侵取官地蒔蔬,吝惜公錢,不以勞將士,且母老不迎養,供給甚薄。 太宗聞而怒曰:「忠臣出於孝子之門,榮事親若此,竄逐之餘,凶行弗悛,豈可復置左右,效晉帝養成張彥澤邪?」即詔罷,督責,授右驍衛大將軍。 寄班供奉官張明護定州兵,睹榮不法,間嘗規正。 榮護短,每疾其攻己。 莊宅使王斌亦監軍是州,素與榮善,意明構榮之罪,因摭明以報怨。 下樞密院問狀,皆不實。 上怒,語左右曰:「張明起賤微中,以蹴鞠事朕,潔己小心,見于輩流。 夫刑罰之加,必當其罪。 今王斌以榮故而曲奏明罪,欲致刑憲,苟失其當,適足以快榮之心,而誣罔得以肆行矣。 且榮凌轢同類,事君與親鮮竭其力。 國家賞罰之柄,非所敢私,將帥之職,非裨校同。 朕豈黨張明而棄王榮哉,奈何不求直於理之當也?」遂賜勞明緡錢、束帛,榮遷右羽林軍大將軍。 真宗即位,領獎州刺史,尋授濱州防禦使,遷涇原儀渭駐泊部署。 咸平二年,車駕北征,召為貝、冀行營副都部署。 師旋,復還涇原。 明年,援送靈武芻糧,疏於智略,不嚴斥候,至積石,夜為蕃寇所劫,營部大亂,眾亡殆盡。 法當誅,恕死,除名配均州。 六年,起為左衛將軍。 景德初,權判左金吾街仗司事。 上觀兵澶淵,契丹遊騎涉河冰抵濮州境,命為黃河南岸都巡檢使,與鄭懷德自行在領龍衛兵追襲。 時已詔滄州部署荊嗣先率所部屯淄、青,遣榮等合兵邀擊之。 二年,遷左神武軍大將軍、領恩州刺史。 郊祀,改左龍武軍、領達州團練使。 大中祥符中,遷左衛大將軍、領昌州防禦使。 六年,朝太清宮,命為河南府駐泊都監。 九年,卒,年七十。 官其一子。 榮善射,嘗引強注屋棟,矢入木數寸,時人目為「王硬弓」。 楊瓊,汾州西河人。 幼事馮繼業,以材勇稱。 太宗召置帳下。 即位,隷禦龍直,三遷神勇指揮使。 從征太原,以勞補禦龍直指揮使。 雍熙初,改弩直都虞候兼禦前忠佐馬步都軍頭、領顯州刺史。 淳化中,李順叛蜀,瓊往夔、峽擒賊招安,領兵自峽上,與賊遇,累戰抵渝、合,與尹元、裴莊分路進討,克資、普二州、雲安軍,斬首數千級。 詔書嘉獎,遣使即軍中真拜單州刺史。 至道初,召還共職。 明年,徙知霸州兼鈐轄。 未幾,改防禦使,靈慶路副都部署、河外都巡檢使。 賊累寇疆,瓊固捍有功。 導黃河,溉民田數千頃。 敗賊于合河鎮北,擒獲人畜居多。 賊騎五百掠城下,擊破之,追北三十里。 並賜詔嘉諭。 咸平二年,命為涇原儀渭邠寧環慶清遠軍靈州路副都部署。 尋徙鎮、定、高陽關三路押策先鋒,屯定州之北。 明年,副王超為鎮州都部署,再遷環慶,徙定州。 四年,召還,以鄜州觀察使充靈、環十州軍副都部署兼安撫副使。 嘗遣使諭旨,賊若寇清遠及青岡、白馬砦,即合兵與戰。 是秋,果長圍清遠,頓積石河。 清遠屢走間使詣瓊請濟師,瓊將悉出兵為援,鈐轄內園使馮守規、都監崇儀使張繼能曰:「敵近,重兵在前,繼無以進,不可悉往。 」乃止命副部署海州團練使潘璘、都監西京左藏庫劉文質率兵六千赴之,且曰:「伺我之繼至。 」瓊逗遛不進,頓慶州。 寇鼓兵攻南門,其子阿移攻北門,堙壕斷橋以戰。 瓊遣鈐轄李讓督精卒六百往援,至則城陷矣。 賊泊青岡城下,瓊與守規、繼能方緩行出師,及聞清遠之敗,益恇怯不前。 順州刺史王瑰普謂瓊曰:「青岡地遠水泉,非屯師計,願棄之。 」瓊合謀焚芻糧兵仗,驅老幼以出。 瓊卻師,退保洪德砦,寇威浸熾,未嘗交一鋒。 事聞于上,傳召瓊輩,悉系御史獄,治罪當死。 兵部尚書張齊賢等議請如律,詔特貸命,削官,長流崖州,繼能、守規輩同坐,籍其家業。 明年,移道州。 景德初,起為右領軍衛將軍。 分司西京。 累遷左領軍衛大將軍、領賀州團練使、知兗州。 有州卒自言得神術,能飛行空中,州人頗惑。 瓊捕至,折其足,奏戮之。 五年,卒,年六十七。 錄其子舜臣為奉職。 長子舜賓,內殿崇班、閣門祗候。 錢守俊,濮州雷澤人。 少勇鷙,嘗為盜陂澤中,稱「轉陂鶻」。 周顯德中,應募為鐵騎卒。 早事太祖,從征淮南,戰紫金山,下壽春,獲戰艦千餘艘。 繼從克關南。 第26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中》
第26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