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馮繼業自靈州舉宗來朝,帝以思恭代知州事,仍語之曰:「馮繼業言靈州非衛、霍名將鎮撫之不可,汝其往哉!」思恭曰:「臣奉詔而往,必能治之。 」帝壯之,賜窄衣、金帶、錢二百萬,仍以途涉諸部,令別賫金帛以遺之。 思恭下車,矯繼業之失,綏撫夷落,訪求民病,悉條奏免之。 俄而回鶻入貢,路出靈州,交易於市,思恭遣吏市硇砂,吏爭直,與之競。 思恭釋吏,械其使,數日貰之。 使還醖其主,復遣使賫牒詣靈州問故,思恭理屈不報。 自是數年,回鶻不復朝貢。 久之,遷右諫議大夫、知揚州。 朝廷方經略江表,命思恭兼沿江巡檢。 每出巡,委州事于通判,以牌印、鼓角、金鉦自隨。 驛書自京師來者,令賫至其所,事多稽滯。 因與通判李岧相告訐,詔以屬吏。 思恭辭不直,責授太常少卿、改知宿州。 太宗即位,遷將作監、知秦州。 坐擅借官庫銀造器,又妄以貢奉為名,賤市狨毛虎皮為馬飾,為通判王廷范所發,降授少府少監、知邢州。 太平興國六年,遷少府監雍熙元年,南郊畢,表乞複舊官,再為右諫議大夫。 二年,知壽州。 端拱初,遷給事中,尋知陝州。 淳化三年,卒,年七十三。 思恭以門資歷顯官,不知書,無學術;然踐更吏事,所至亦著勤績。 子惟一至太常博士、三司度支判官。 從子惟幾,第進士,仕至兵部員外郎。 侯陟,淄州長山人。 漢末,舉明經。 周廣順初,試校書郎,為西州回鶻國信使判官,還補雷澤主簿。 司門員外郎姚恕凡四薦陟,為襄城令、汝州防禦判官、濮陽襄邑令。 建隆初,為冤句令,以清干聞。 二年,擢為左拾遺,仍知縣事。 節度袁彥頗為不法,陟抗章言之,彥上表謝,自陳無罪,太祖亦不窮治。 四年,令兼領本縣屯兵,俄改淮南轉運使,賜緋衣、黑銀帶,遷右補闕。 乾德三年,就改侍御史。 明年,入為左司員外郎、度支判官。 朝議欲以本官領省事,改度支員外郎,依前充判官。 開寶五年,復為左司員外郎。 六年,權判吏部銓,俄賜金紫。 十二月,詔與戶部員外郎、知制誥王祐等同知貢舉,未鎖宿,出知揚州。 會出師收金陵,陟以所部敗南唐軍千人于宣化城。 俄為部下所訟,追赴闕,陟度理窮,乃求哀盧多遜,多遜素與陟善,為其畫計。 時江表未拔,太祖厭兵,南土暑熾,軍卒疫死,方議休兵,以為後圖。 陟適從揚州來,知金陵危甚,多遜令上急變求見。 陟時被病,令掖入,即大言曰:「南唐平在朝夕,陛下奈何欲班師,願急取之。 臣若誤陛下,願夷三族。 」上屏左右,召升殿問狀,遂寢前議,並赦陟罪,復知吏部選事。 太平興國初,遷戶部郎中。 俄而選人有妄冒,事發,詞涉于陟。 南曹雷德驤將奏劾之,陟造便殿自首,出為河北轉運使。 征太原,為太原東路轉運使。 駕還,次鎮州,命先還上都供頓軍需。 以功遷左諫議大夫,權御史中丞事。 五年,同知貢舉。 開寶末,趙普在中書,陟嘗上疏言其短。 至是,普再入相,陟頗憂恚。 六年,南郊畢,加給事中。 七年,三司使王仁贍左降,以陟與王明同判三司。 八年,卒,贈工部尚書。 陟有吏干,性狡獪,好進,善事權貴,巧中傷人。 太祖嘗召刑部郎中楊克讓,命坐與語,且諭以將大用。 陟素忌克讓,偵知之。 因奏事,上問識楊克讓否,陟曰:「臣與克讓甚善,知其人才識,朝廷佳士也。 近聞其自言上許以大用,多市白金作飲器以自奉,臣頗怪之。 」上怒,亟令克讓出典郡。 其險詖如此。 李符,字德昌,大名內黃人。 漢乾祐中,郭從義討趙思綰于京兆,闢符在幕府,表為京兆府戶曹掾。 歷郿縣主簿、保義軍節度推官。 丁內艱,服除,調汝州防禦判官,權知州事。 右庶子楊恪薦為大理正。 乾德中,知歸州轉運司制置。 歸朝,以京西諸州錢帛不登,選知京西南面轉運事。 奏便宜百餘條,凡四十八事,命著為令,賜緋魚。 因奏對稱旨,遷起居郎。 後荊湖轉運許仲宣隨軍討南唐,詔符赴荊湖調發芻糧,符領船數千艘順流而下。 事畢,賜金紫。 符又建議鑿橫江河以通漕運,發和州三縣丁壯給其役。 太祖欲幸西京,有事于南郊。 符上書陳八難曰:「京邑凋弊,一也;宮闕不備,二也;郊廟未修,三也;百司不具,四也;畿內民困,五也;軍食不充,六也;壁壘未設,七也;千乘萬騎盛暑扈行,八也。 」不從。 禮畢還京,改比部員外郎、判刑部。 太平興國初,遷駕部,轉祠部郎中,知廣州兼轉運使。 二年,符圖海外諸城及嶺外花木各一以獻。 在任有善政,民為立生祠。 五年,召為右諫議大夫、判吏部銓兼大理寺理。 三司副使范旻得罪,以符代之。 賜白金三千兩。 車駕幸大名,領行在三司。 未幾,坐與官屬競課最,罷職守本官。 七年春,開封尹秦王廷美出守西京,以符知開封府。 廷美事發,太宗令歸第省過。 趙普令符上言:「廷美在西洛非便,恐有他變,宜遷遠郡,以絶人望。 」遂有房陵之貶。 普恐泄言,坐符用刑不當,貶寧國軍行軍司馬。 盧多遜貶崖州也,符白普曰:「珠崖雖遠在海中,而水土頗善。 春州稍近,瘴氣甚毒,至者必死,願徙多遜處之。 」普不答。 先是,太宗尹京,符因宋琪薦弭德超事藩邸。 符貶,德超為樞密副使,屢稱其冤。 會德超以事貶,帝惡其朋黨,徙符嶺表,普移符知春州。 至郡歲余卒,年五十九。 符無文學,有吏干,好希人主意以求進用,終以此敗。 至道二年,郊祀,追復右諫議大夫。 祥符五年,錄其子璜試將作監主簿。 魏丕,字齊物,相州人,頗涉學問。 周世宗鎮澶淵,闢司法參軍。 有盜五人獄具,丕疑其冤,緩之。 不數日,果獲真盜,世宗嘉其明。 慎歷頓丘、冠氏、元城三縣令。 世宗即位,改右班殿直。 自陳本以儒進,願受本資官。 世宗曰:「方今天下未一,用武之際,藉卿幹事,勿固辭也。 」未幾,出監明靈砦軍。 世宗征淮甸,丕獲江南諜者四人,部送行在。 詔獎之,賜錢十萬,遷供奉官、供備庫副使。 太祖即位,改作坊副使。 時楊承信帥河中,或言其反側未安,命丕賜承信生辰禮物,陰察之。 還,言其無狀。 太祖嘗召對,語丕曰:「作坊久積弊,爾為我修整之。 」丕在職儘力,以久次轉正使。 開寶九年,領代州刺史。 凡典工作十餘年,討澤潞、維揚,下荊廣,收川峽,征河東,平江南,太祖皆先期諭旨,令修創器械,無不精辦。 舊床子弩射止七百步,令丕增造至千步。 及改綉衣鹵簿,亦專敕丕裁製。 丕撤本坊舊屋,為舍衢中,收僦直及鬻死馬骨,歲得錢七千餘緡,工匠有喪者均給之。 太祖幸洛郊祀,三司使王仁贍議僱民車牛運法物,太祖以勞民,不悅,召丕議之。 丕請扌柬本坊匠少壯者二千餘,分為遞鋪輸之,時以為便。 雍熙四年,代郝正為戶部使。 端拱初,遷度支使。 是冬,出為黃州刺史。 還朝,召對便坐,賜禦書《急就章》、《朱邸集》。 丕退作歌以獻,因自述願授台省之職。 太宗面諭曰:「知卿本儒生,然清望官奉給不若刺史之優也。 」淳化初,改汝州刺史。 歷知鳳州,改襄州。 境內久旱,丕以誠禱之,一夕,雨沾足。 明年,召還,屢求退居西洛,不許。 第22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中》
第22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