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世宗親征,至壽州城下,仁贍執澄等三人檻送行在,意求緩師,詔賜永德,俾其甘心。 太祖與永德領前軍至紫金山,吳人列十八砦,戰備嚴整。 敵壘西偏有高隴,下瞰其營中,永德選勁弓強弩伏隴旁,太祖麾兵直攻第一砦,戰陽不勝,淮人果空砦出鬥,永德亟登隴,發伏馳入據之,敵眾散走。 翌日,又攻第二砦,鼓噪而進,始攻北門,淮人開南門而遁。 時韓令坤在揚州。 復為吳人所逼,欲退師。 世宗怒,遣永德率師援之,又敗泗州軍千餘于曲溪堰,俄屯下蔡。 時吳人以周師在壽春攻圍日急,又恃水戰,乃大發樓般蔽江而下,泊于濠、泗,周師頗不利。 吳將林仁肇帥眾千餘,水陸齊進,又以船數艘載薪,乘風縱火,將焚周浮梁,周人憂之。 俄而風反,吳人稍卻,永德進兵敗之。 又夜使鰼水者沒其船下,縻以鐵釒巢,引輕舠急擊。 吳人既不得進,溺者甚眾,奪其巨艦數十艘。 永德解金帶,賞鰼水者。 乃距浮梁十餘步,以鐵索千餘尺橫截長淮,又維巨木,自是備禦益堅矣。 俄又敗千餘眾于淮北岸,獲戰船數十艘,吳人多溺死。 詔褒美之。 冬,擢為殿前都點檢。 四年,從克壽州還,制授檢校太尉、領鎮寧軍節度。 五年夏,契丹擾邊,命永德率步騎二萬拒之。 從世宗北伐,還駐澶淵,解兵柄,加檢校太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恭帝嗣位,移忠武軍節度。 太祖即位,加兼侍中。 永德入朝,授武勝軍節度。 入覲,召對後苑,道舊故,飲以巨觥,每呼駙馬不名。 時並、汾未下,太祖密訪其策。 永德曰:「太原兵少而悍,加以契丹為援,未易取也。 臣以每歲多設遊兵,擾其農事,仍發間使以諜契丹,絶其援,然後可下也。 」帝然之。 俄歸本鎮。 會出師討金陵,永德以己資造戰船數十艘,運糧萬斛,自順陽沿漢水而下。 富民高進者,豪橫莫能禁,永德乃發其奸,置於法。 進潛詣闕,誣永德緣險固置十餘砦,圖為不軌。 太祖命樞密都承旨曹翰領騎兵察之,詰其砦所,進曰:「張侍中誅我宗黨殆盡,希中以法,報私憤爾。 」翰以進授永德,永德遽解縛就市,笞而釋之。 時稱其長者。 太平興國二年來朝,拜左衛上將軍。 五年,坐市秦、隴竹木所過矯制免關市算,降為本衛大將軍。 數月,複舊秩。 六年,進封鄧國公。 雍熙中,連知滄、雄、定三州。 端拱元年,拜安化軍節度。 召還,為河北兩路排陣使,屯定州。 嘗與契丹戰,斬獲甚眾。 二年,丁內艱,起複。 淳化初,又代田重進知鎮州。 二年,改泰寧軍節度兼侍中,出判并州兼併代都部署。 永德明天文術,嘗與僚佐會食,有報遼兵寇州境者,永德用《太白萬勝訣》占之,語坐客曰:「彼雖以年月便利,乘金而來,反值歲星對逆,兵家大忌,必敗。 」未幾,折禦卿捷報至,眾始歡伏。 自五代用兵,多姑息,藩鎮頗恣部下販鬻。 宋初,功臣猶習舊事。 太宗初即位,詔群臣乘傳出入,不得賫貨邀利,及令人諸處圖回,與民爭利。 永德在太原,嘗令親吏販茶規利,闌出徼外市羊,為轉運使王嗣宗所發,罷為左衛上將軍。 真宗即位,進封衛國公。 未幾,判左金吾街仗事。 咸平初,屢表請老,授太子太師,分司西京,仍以其孫大理寺丞文蔚厘務洛下,以便就養。 二年冬,契丹入邊,帝將北巡,以永德宿將,召入對便殿,賜坐,訪以邊要。 以老不可從行,留為東京內外都巡檢使。 三年,制授檢校太師、彰德軍節度、知天雄軍。 俄以衰耄,命還本鎮。 是秋卒,年七十三。 遣內園使馮守規護柩還京師、贈中書令。 諸孫遷秩者五人。 永德出母,後適安邑劉祚。 及永德鎮南陽,祚已卒,迎母歸州廨,起二堂,與繼母劉並居。 劉卒,馬預中參,時年八十一,太宗勞之,賜冠帔,封莒國太夫人。 同母弟劉再思,署子城使,于市西里起大第,聚劉族。 初,永德寓睢陽,有書生鄰居臥疾,永德療之獲愈。 生一日就永德求汞五兩,既得,即置鼎中煮之,成中金。 自是日與永德游,一日,告適淮上,語永德曰:「後當相遇于彼。 」永德曰:「吳境不通,子何可去?」生曰:「吾自有術。 」永德送行數舍,懇求藥法,生曰:「君當大貴,吾不吝此,慮損君福。 」言訖而去。 及永德屯下蔡,牙帳前後隊部曲八百人,皆金銀刀槊,綉旗幟。 永德善騎射,左右分掛十的,握十矢,疾馳互發,發必中。 淮民環觀,有一僧睥睨,永德遽召之,乃睢陽書生也。 夜宿帳中,復求汞法。 僧曰:「始語君貴,今不謬矣。 終能謹節,當保五十年富貴,安用此為?然能降志禮賢,當別有授公藥法者。 」永德由此益罄家資,延致方士,故太祖以方外待之。 初,睢陽書生嘗言太祖受命之兆,以故永德潛意拱響。 太祖將聘孝明皇后也,永德出緡錢金帛數千以助之,故盡太祖朝而恩渥不替。 孫文蔚虞部員外郎,文炳殿中丞。 王全斌,并州太原人。 其父事莊宗,為岢嵐軍使,私畜勇士餘人,莊宗疑其有異志。 召之,懼不敢行。 全斌時年十二,謂其父曰:「此蓋疑大人有他圖,願以全斌為質,必得釋。 」父從其計,果獲全,因以隷帳下。 及莊宗入洛,累歷內職。 同光末,國有內難,兵入宮城,近臣宿將皆棄甲遁去,惟全斌與符彥卿等十數人居中拒戰。 莊宗中流矢,扶掖至絳霄殿,全斌慟哭而去。 明宗即位,補禁軍列校。 晉初,從侯益破張從賓于汜水,以功遷護聖指揮使。 周廣順初,改護聖為龍捷,以全斌為右廂都指揮使。 及討慕容彥超於兗州,為行營馬步都校。 顯德中,從向訓平秦、鳳,遂領恩州團練使。 俄遷領泗州防禦使。 從世宗平淮南,復瓦橋關,改相州留後。 宋初,李筠以潞州叛,全斌與慕容延釗由東路會大軍進討,以功拜安國軍節度。 詔令完葺西山堡砦,不逾時而就。 建隆四年,與洺州防禦使郭進等率兵入太原境,俘數千人以歸,進克樂平。 乾德二年冬,又為忠武軍節度。 即日下詔伐蜀,命全斌為西川行營前軍都部署,率禁軍步騎二萬、諸州兵萬人由鳳州路進討。 召示川峽地圖,授以方略。 十二月,率兵拔乾渠渡、萬仞燕子二砦,遂下興州,蜀刺史藍思綰退保西縣。 敗蜀軍七千人,獲軍糧四十餘萬斛。 進拔石圌、魚關、白水二十餘砦,先鋒史延德進軍三泉,敗蜀軍靈數萬,擒招討使韓保正、副使李進,獲糧三十餘萬斛。 既而崔彥進、康延澤等逐蜀軍過三泉,遂至嘉陵,殺虜甚眾。 蜀人斷閣道,軍不能進,全斌議取羅川路以入,延澤潛謂彥進曰:「羅川路險,軍難併進,不如分兵治閣道,與大軍會于深渡。 」彥進以白全斌,全斌然之。 命彥進、延澤督治閣道,數日成,遂進擊金山砦,破小漫天砦。 全斌由羅川趣深渡,與彥進會。 蜀人依江列陣以待,彥進遣張萬友等奪其橋。 會暮夜,蜀人退保大漫天砦。 詰朝,彥進、延澤、萬友分三道擊之,蜀人悉其精鋭來逆戰,又大破之,乘勝拔其砦,蜀將王審超、監軍崇渥遁去,復與三泉監軍劉延祚、大將王昭遠、趙崇韜引兵來戰,三戰三敗,追至利州北。 昭遠遁去,渡桔柏江,焚梁,退守劍門。 遂克利州,得軍糧八十萬斛。 第16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中》
第16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