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將親征澤、潞,馮道力諫止,溥獨贊成之。 凱還,加兼禮部尚書,監修國史。 世宗嘗從容問溥曰:「漢禁止李崧以蠟書與契丹,猶有記其詞者,信有之耶?」溥曰:「崧為大臣,設有此謀,肯輕示外人?蓋蘇逢吉誣之耳。 」世宗始悟,詔贈其官。 世宗將討秦、鳳,求帥于溥,溥薦向拱。 事平,世宗因宴酌酒賜溥曰:「為吾擇帥成邊功者,卿也。 」從平壽春,制加階爵。 顯德四年,丁外艱。 起複,表四上,乞終喪。 世宗大怒,宰相范質奏解之,溥懼入謝。 六年夏,命參知樞密院事。 恭帝嗣位,加右仆射。 是冬,表請修《世宗實錄》,遂奏吏館修撰、都官郎中、知制誥扈蒙,右司員外郎、知制誥張淡,左拾遺王格,直史館、左拾遺董淳,同加修纂,從之。 宋初,進位司空,罷參知樞密院。 乾德二年,罷為太子太保。 舊制,一品班于台省之後,太祖因見溥,謂左右曰:「溥舊相,當寵異之。 」即令分台省班東西,遂為定製。 五年,丁內艱。 服闋,加太子太傅。 開寶二年,遷太子太師。 中謝曰,太祖顧左右曰:「溥十年作相,三遷一品,福履之盛,近世未見其比。 」太平興國初,封祁國公。 七年八月,卒,年六十一。 輟朝二日,贈侍中,謚文獻。 溥性寬厚,美風度,好汲引後進,其所薦至顯位者甚眾。 頗吝嗇。 祚頻領牧守,能殖貨,所至有田宅,家累萬金。 溥在相位,祚以宿州防禦使家居,每公卿至,必首謁。 祚置酒上壽,溥朝服趨侍左右,坐客不安席,輒引避。 祚曰:「此豚犬爾,勿煩諸君起。 」溥諷祚求致政,祚意朝廷未之許也,既得請,祚大罵溥曰:「我筋力未衰,汝欲自固名位,而幽囚我。 」舉大梃將擊之,親戚勸諭乃止。 溥好學,手不釋卷,嘗集蘇冕《會要》及崔弦《續會要》,補其闕漏,為百卷,曰《唐會要》。 又采朱梁至周為三十捲,曰《五十會要》。 有集二十捲。 子貽孫、貽正、貽慶、貽序。 貽正至國子博士。 貽慶比部郎中。 貽序,景德二年進士,後改名貽矩,至司封員外郎。 貽正子克明,尚太宗女鄭國長公主,改名貽永,令與其父同行。 見《外戚傳》。 貽孫字象賢,少隨周祖典商、潁二州,署衙內都指揮使。 德中,以父在中書,改朝散大夫、著作佐郎。 宋初,遷金部員外郎,賜紫,累遷右司郎中。 淳化中,卒。 太祖平吳、蜀,所獲文史副本分賜大臣。 溥好聚書,至萬餘卷,貽孫遍覽之;又多藏法書名畫。 太祖嘗問趙普,拜禮何以男子跪而婦人否,普問禮官,不能對。 貽孫曰:「古詩云‘長跪問故夫’,是婦人亦跪也。 唐太后朝婦人始拜而不跪。 」普問所出,對云:「大和中,有幽州從事張建章著《渤海國記》,備言其事。 」普大稱賞之。 端拱中,右仆射李倓求郡省百官集議舊儀,貽孫具以對,事見《禮志》,時論許其諳練雲。 魏仁浦字道濟,衛州汲人。 幼孤貧,母為假黃縑制暑服,仁浦年十三,嘆曰:「為人子不克供養,乃使慈母求貸以衣我,我能安乎!」因慷慨泣下。 辭母詣洛陽,濟河沉衣中流,誓曰:「不貴達,不復渡此!」晉末,隷樞密院為小史,任職端謹,儕輩不能及。 契丹入中原,仁浦隨眾北遷。 會契丹主殂于真定,仁浦得脫歸。 魏帥杜重威素知仁浦謹厚,善書計,欲留補牙職。 仁浦以重威降將,不願事之,遂遁去。 重威遣騎追之,不及。 漢祖起太原,次鞏縣,仁浦迎謁道左,即補舊職。 時周祖掌樞密,召仁浦問闕下兵數,仁浦悉能記之,手疏六萬人。 周祖喜曰:「天下事不足憂也。 」遷兵房主事,從周祖鎮鄴。 乾祐末,隱帝用武德使李鄴等謀,誅大臣楊邠、史弘肇等,密詔澶帥李洪義殺騎將王殷,令郭崇害周祖。 洪義知事不濟,與殷謀,遣副使陳光穗賫詔示周祖。 周祖懼,召仁浦入計,且示以詔曰:「朝廷將殺我,我死不懼,獨不念麾下將士乎?」仁浦曰:「侍中握強兵臨重鎮,有功朝廷,君上信讒,圖害忠良,雖欲割心自明,奚可得也,事將奈何。 今詔始下,外無知者,莫若易詔以盡誅將士為名,激其怒心,非徒自免,亦可為楊、史雪冤。 」周祖納其言,倒用留守印,易詔書以示諸將。 眾懼且怒,遂長驅渡河。 及即位,以仁浦為樞密副承旨,俄遷右羽林將軍,充承旨。 周祖嘗問仁浦諸州屯兵之數及將校名氏,令檢簿視之。 仁浦曰:「臣能記之。 」遂手疏於紙,校簿無差,周祖尤倚重焉。 廣順末,太原劉崇寇晉州,仁浦居母喪,而宅邇宮城,周祖步登寬仁門,密遣小黃門召仁浦計事。 明日,起複卓職。 周祖大漸,謂世宗曰:「李洪義長興節鎮,魏仁浦無遣違禁密。 」 世宗即位,授右監門衛大將軍、樞密副使。 從征高平,周師不利,東偏已潰,仁浦勸世宗出陣西殊死戰,遂克之。 師還,拜檢校太保、樞密使。 故事,惟宰相生辰賜器幣鞍馬,世宗特以賜仁浦。 從平壽春,加檢校太傅,進爵邑,遷中書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兼樞密使。 世宗欲命仁浦為禁止,議者以其不由科第,世宗曰:「古人為宰禁止者,盡由科第耶?」遂決意用之。 恭帝嗣位,加刑部尚書。 宋初,進位右仆射,以疾在告。 太祖幸其第,賜黃金器二百兩、錢二百萬。 再上表乞骸骨,不許。 乾德初,罷寧本官。 開寶二年春宴,太祖笑謂仁浦曰:「何不勸我一杯酒?」仁浦奉觴上壽,帝密謂之曰:「朕欲親征太原,如何?」仁浦曰:「欲速不達,惟陛下慎之。 」宴罷,就第,復賜上尊酒十石、禦膳羊百口。 從征太原,中途遇疾。 還,至梁侯驛卒,年五十九,贈侍中。 仁浦性寬厚,接士大夫有禮,務以德報怨。 漢乾祐中,有鄭元昭者,開封浚儀人,為安邑、解縣兩池榷鹽使,遷解州刺史。 會詔以仁浦婦翁李溫玉為榷鹽使管兩池,元昭不得專其利。 仁浦方為樞密院主事,元昭意仁浦必庇溫玉,會李守貞以河中叛,溫玉子在城中,元昭即系溫玉以變聞。 時周祖總樞務,知其有間,置而不問。 顯德中,仁浦為樞密院,元昭水自安。 及代歸闕,道洛都,以情告仁浦弟仁滌,仁滌曰:「公第去,可無憂。 我兄素寬仁有度,雖公事不欲傷於人,豈念私隙乎?」元昭至京師,仁浦果不介意,白周祖授元昭慶州刺史。 漢陷帝寵作坊使買延徽,延徽與仁浦並居,欲並其第,屢譖仁浦,幾至不測。 及周祖入汴,有擒延徽授仁浦者,仁浦謝曰:「因兵戈以報怨,不忍為也。 」力保全之。 當時稱其長者。 世宗朝近侍有改忤上至死者,仁浦力救之,全活者眾。 淮南之役,獲賊數千人,仁浦從容上言,俾隷諸軍,軍中無濫殺者。 景德四年,其子咸信請謚曰宣懿。 子咸美、咸熙、咸信。 咸美以左司禦率府率致仕。 咸熙性仁孝,嘗會賓客,家童數輩覆案碎器,客皆驚愕,咸熙色不變,止令更設饌具。 其寬厚若此。 以父任,累遷屯田郎中,後至太仆少卿。 卒年四十九。 子昭慶部員外郎,昭文西染院使,昭素供奉官、閣門祗侯。 咸信字國寶,建隆初,授朝散大夫、太子右坊通事舍人,改供奉官。 初,太祖在潛邸,昭憲太后嘗至仁浦第,咸信方幼,侍母側,儼如成人。 太后奇之,欲結姻好。 開寶中,太宗尹京,成昭憲之意,延見咸信于便殿,命與禦帶黨進等較射,稱善。 遂選尚永慶公主,授右衛將軍、附馬都尉。 踰年,出領吉州刺史」 第14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中》
第14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