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通北朝國信副使某官某祗候見,其拜舞、謝賜、致詞並如上儀,西出其敕賜衣一對,金腰帶一,幞頭、靴、笏、衣着二百匹,銀器一百兩,鞍轡馬一 。 次通事及舍人引舍利已下分班入,不通,便引合班,贊喝大起居,拜舞如儀。 舍人喝有敕賜衣服、束帶、衣著、銀器分物,應喏跪受,抬擔床絶,起,舞蹈拜訖,喝各祗候分班引出。 次引差來通事以下從人分班入,不通,便引合班,喝兩拜,奏聖躬萬福,又拜,隨呼萬歲,喝有敕各賜衣服、腰帶、衣著、銀器分物,應喏跪受,起,喝兩拜,隨拜萬歲,喝各祗候唱喏分班引出。 次行門、殿直入,起居訖,殿上侍立。 文明殿樞密直學士、三司使、內客省使下殿。 舍人合班奏報閣門無事,唱喏訖,卷班西出。 客省、閣門使以下東出,其排立,供奉官已下橫行合班。 宣徽使殿上喝供奉官已下各祗候分班出,並如常儀。 皇帝降坐還內。 宴日,契丹使副以下服所賜,承受引赴長春殿門外,並侍宴臣僚宰執、親王、樞密使以下祗候。 俟長春殿諸司排當有備,閣門使附入內都知奏班齊,皇帝坐,鳴鞭,宰臣、親王以下並宰執分班,舍人引入。 其契丹使副綴親王班入。 舍人通某甲以下,唱喏,班首奏聖躬萬福,喝各就坐、兩拜,隨呼萬歲,喝就坐,分班引上殿。 或皇帝撫問契丹使副,舍人便引下殿,喝兩拜,隨拜萬歲,喝各就坐。 次舍人、通事分引舍利以下東西分班,喝兩拜,喝就坐,分引赴兩廊下。 次舍人引差來通事、從人東西分班入,合班,喝兩拜,隨拜萬歲,喝就坐,分引赴兩廊。 次喝教坊已下兩拜,班首奏聖躬萬福,又喝拜,兩拜,隨拜萬歲,喝各祗候。 次引看盞二人稍近前,喝拜,兩拜,隨拜萬歲,喝上殿祗候,分東西上殿立。 有司進茶床,內侍酹酒,訖,閣門使殿上禦前鞠躬奏某甲已下進酒,余如常儀。 宴起,宰臣已下降階,舍人喝兩拜,搢笏,舞蹈,喝各祗候,分班出。 次舍利合班,喝兩拜,舞蹈,三拜,拜謝訖,喝各祗候分引出。 次通事、從人合班,喝兩拜,隨拜萬歲,喝各祗候,分班引出。 次喝教坊使已下兩拜,隨拜萬歲,喝各祗候。 如傳宣賜茶酒,又喝謝茶酒拜,兩拜,隨拜萬歲,喝各祗候,出。 閣門使殿上近前側奏無事,皇帝降坐,鳴鞭還內。 辭日,皇帝坐,內殿起居班欲絶,諸司排當有備,催合侍宴臣僚東西相向,班立崇德殿庭。 俟奏班齊,舍人喝拜,東西班殿侍兩拜,奏聖躬萬福,喝各祗候。 次舍人通館伴使副某甲以下常起居,次通契丹使某甲常起居,次通副使某甲常起居,俱引赴西面立。 次通宰臣以下橫行,通某甲以下,應喏,奏聖躬萬福,喝各就坐,應喏,兩拜呼萬歲,分升殿東西向立。 次通事、舍人引契丹舍利以下,次差來通事、從人俱分班入,當殿兩拜,奏聖躬萬福,喝各就坐,兩拜,呼萬歲,分引赴兩廊立。 次通教坊使、看盞。 及進茶床、酹酒並閣門奏進酒,並如長春宴日之儀。 酒五巡,起。 宰臣以下降階班立,兩拜、搢笏、舞蹈,三拜,喝各祗候。 宰臣以下並三司使、文明殿學士、樞密直學士升殿侍立,其餘臣僚並契丹使並出。 次引舍利及差來從人,俱兩拜萬歲訖,分班引出。 如傳宣賜茶酒,更喝謝拜如前儀。 已上班絶,舍人再引契丹使入,西面揖躬。 舍人當殿通北朝國信使某祗候辭,通訖,引當殿兩拜,出班致辭,歸位,又兩拜訖,宣有敕賜,跪受拜舞訖,喝好去,遂引出。 次引副使致詞、受賜、拜舞如前儀,亦出。 次引舍利已下,次引差來通事、從人,俱分班入,舍人喝有敕賜衣服、衣著、銀器分物,各應喏跪受,候抬擔床絶,就拜,起,又兩拜萬歲,喝好去,分班引出。 其使副各服所賜,再引入,當殿兩拜萬歲訖,喝祗候,引升殿,當禦前立。 皇帝宣閣門使授旨傳語國主,舍人揖國信使跪,閣門使傳旨通譯訖,揖國信使起立,閣門使禦前搢笏,于內侍都知處奉授書匣,舍人揖國信使跪,閣門使跪分付訖,揖起下殿,西出。 政和詳定五禮,有《紫宸殿大遼使朝見儀》、《紫宸殿正旦宴大遼使儀》、《紫宸殿大遼使朝辭儀》、《崇政殿假日大遼使朝見儀》、《崇政殿假日大遼使朝辭儀》。 其紫宸殿赴宴,遼使副位禦坐西,諸衛上將軍之南。 夏使副在東朵殿,並西向北上。 高麗、交阯使副在西朵殿,並東向北上,遼使舍利、從人各在其南。 夏使從人在東廊舍利之南,諸蕃使副首領、高麗交阯從人、溪峒衙內指揮使在西廊舍利之南。 又至各就位,有分引兩廊班首詣禦坐進酒,樂作,贊各賜酒,群官俱再拜就坐。 酒五行,皆作樂賜華,皇帝再坐,赴宴官行謝華之禮。 夏國進奉使見辭儀。 夏國歲以正旦、聖節入貢。 元豐八年,使來。 詔夏國見辭儀制依嘉祐八年,見于皇儀殿門外,朝辭詣垂拱殿。 政和新儀:夏使見日,俟見班絶、謝班前,使奉奉表,引入殿庭,副使隨入,西向立,舍人揖躬。 舍人當殿躬奏夏國進奉使姓名以下祗候見,引當殿前跪進表函,舍人受之,副入內侍省官進呈。 使者起,歸位,四拜起居。 舍人宣有敕賜某物,兼賜酒饌。 跪受,箱過,俯伏興,再拜。 舍人曰各祗候,揖西出。 次從人入,不奏,即引當殿四拜起居。 舍人宣賜分物,兼賜酒食。 跪受,箱過,俯伏興,再拜。 舍人曰各祗候,揖西出。 辭日,引使副入殿庭,西向立,舍人揖躬。 舍人當殿躬奏夏國進奉使姓名以下祗候辭,引當殿四拜。 宣賜某物酒饌,再拜如見儀。 凡蕃使見辭,同日者,先夏國,次高麗,次交阯,次海外蕃客,次諸蠻。 高麗進奉使見辭儀。 見日,使捧表函,引入殿庭,副使隨入,西向立,舍人鞠躬,當殿前通高麗國進奉使姓名以下祗候見,引當殿,使稍前跪進表函,俯伏興訖,歸位大起居。 班首出班躬謝起居,歸位,再拜,又出班謝面天顏、沿路館券、都城門外茶酒,歸位,再拜,搢笏,舞蹈,俯伏興,再拜。 舍人宣有敕賜某物兼賜酒食,搢笏,跪受,箱過,俯伏興,再拜。 舍人曰各祗候,揖西出。 次押物以下入,不通,即引當殿四拜起居。 宣有敕賜某物兼賜酒食,跪受,箱過,俯伏興,再拜起居。 舍人曰各祗候,揖西出。 辭日,引使副入殿庭,西向立,舍人揖躬。 舍人當殿躬通高麗進奉使姓名以下祗候辭,引當殿四拜起居。 班首出、班致詞,歸位,再拜。 舍人宣有敕賜某物兼賜酒食,搢笏,跪受,箱過,俯伏興,再拜。 舍人曰好去,揖西出。 次從人入辭,如見。 政和元年,詔高麗在西北二國之間,自今可依熙寧十年指揮隷樞密院。 明年入貢,詔復用熙寧例,以文臣充接伴使副,仍往還許上殿。 七年,賜以籩豆各十二,簠簋各四,登一,鉶二,鼎二,罍洗一,尊二。 銘曰:「惟爾令德孝恭,世稱東蕃,有來顯相,予一人嘉之。 用錫爾寶尊,以寧爾祖考。 子子孫孫,其永保之!」紹興二年,高麗遣使副來貢,並賜酒食于同文館。 金國聘使見辭儀。 宣和元年,金使李善慶等來,遣直秘閣趙有開偕善慶等報聘。 已而金使復至,用新羅使人禮,引見宣政殿,徽宗臨軒受使者書。 自後屢遣使來,帝待之甚厚,時引上殿奏事,賜予不貲,禮遇並用契丹故事。 第36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上》
第36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