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道元年二月庚寅夜,雹。 二年十月辛卯,雨雹。 三年二月壬午,雪;癸未,雹。 四年正月癸未夜,雹,有霰。 二月丁酉、癸丑,雨雹;乙卯,雹而雪。 五年二月丙午,雹損麥;六年二月壬午,亦如之。 八年七月壬辰,雨雹。 淳熙三年四月丁亥,雨雹。 癸巳,天台、臨海二縣大風雹,傷麥。 四年正月,建康府雨雹。 五月丙寅,雨雹。 五年,建康府雨雹者再。 六年正月丁丑,雹傷麥。 三月壬申夜,大雨雹。 八年十二月甲寅,雨雹。 十二年二月辛酉夜,雨雹。 十三年閏月丙午,雨雹。 十五年二月丁亥,雨雪而雹。 六月丁卯,雨雹。 十六年二月己卯,雹而雨。 紹熙元年二月丙申,雪;丁酉,雹。 二年正月戊寅,大雨雹,震雷電以雨,至二月庚辰,大雪連數日。 是月庚寅朔,建寧府大風雨雹,仆屋殺人。 三月癸酉,大風雨雹,大如桃李實,平地盈尺,壞廬舍五千餘家,禾麻、蔬果皆損;瑞安縣亦如之,壞屋殺人尤甚。 秋,祐川縣大風雹,壞粟麥。 慶元三年二月戊辰,雪;己巳,雹。 四月乙丑,雨雹,大如杯,破瓦,殺燕爵。 嘉泰元年三月丙寅,雨雹三日。 五月丁丑,雨雹。 七月癸亥,大雨而雹。 二年四月庚寅,雨雹傷稼。 六月庚子,大風雹而寒。 四年正月壬辰,雪而雹。 開禧二年正月己酉,雹而雷。 嘉定元年閏月壬申,雨雹害稼。 二年三月乙未,雨雹。 六年夏,江、浙郡縣多雨雹害稼。 十五年九月癸丑,大震雨雹。 十六年秋,雨雹。 紹定元年五月丁酉,雨雹。 五年九月壬寅,雨雹。 六年三月丙辰,大雨雹。 端平二年五月乙未,雹。 三年六月庚戌,雨雹。 嘉熙元年二月壬辰,雨雹。 淳祐二年四月壬申,雨雹。 八年二月壬辰,雨雹。 三月乙丑,雨雹。 九年正月,雨雹。 寶祐三年五月,嘉定府大雨雹。 開慶元年五月辛亥,雨雹。 景定元年二月庚申,雨雹。 建隆四年四月癸巳,宿州晝日無雨,雷霆暴作,軍校傅韜震死。 是夜夜半,雷起於京師。 開封縣署役夫劉延嗣、萬進震死,頃之復甦,有煙焰自牖入室,因駭仆,遍體焦灼。 乾德二年正月辛巳,雷起京師西南,東行有電。 五月戊寅,大名府大雨,雷震焚藁聚。 四年七月,海州雷震長吏廳,傷刺史梁彥超。 開寶七年六月,易州雷,震死耀武軍士八人。 八年八月,邛州延貴鎮震死民費貴及其子四人。 太平興國二年七月,景城縣震死牛商馮異。 端拱二年八月,興化軍民劉政震死,有文在胸曰「大不孝」。 淳化三年七月,泗州大風雨,震僧伽塔柱。 至道元年三月甲戌,雷未發聲,召司天監寺趙昭問之,答云:「按占書,雷不發聲,寬政之應也。 」七月,泗州大風雨,雷震僧伽塔及壞鐘樓。 咸平元年正月戊寅,京師西北有雷電。 十一月,瀛州、順安軍並東北有雷。 三年冬,黃州西北雷震,似盛夏時。 十二月,真定府東南雷。 四年十月乙巳,京師西南雷電。 閏十二月,大名府雷。 六年十一月甲午,京師暴雷震,司天言:「國家發號布德,未及黎庶。 」時議改元肆赦,詔宰相增廣條目,采民病悉除之。 景德三年九月丙寅夕,京師大震雷。 大中祥符元年正月癸未,京師西北方雷。 五年十二月己巳,京師西北雷電。 九年五月,殿侍張信奉南海祝版乘驛至唐州,震死。 嘉祐四年四月丙戌,大震雷,雨雹。 慶歷六年五月,雷雹、地震。 紹聖三年十月十五日,西南方有雷聲,次雨雹。 大觀三年十月戊子,大雷雹而雨。 建炎四年正月己未,雷。 時禦舟次溫州章安鎮,高宗謂宰臣曰:「雷聲甚厲,前史以為君弱臣強,四夷兵不制。 」是夕,金人破明州。 壬戌,又雷。 紹興五年九月戊寅,雷。 十月丁巳,雷。 六年十月丙午,雷。 九年九月甲午、十月丁卯,雷。 十一年十一月己酉,雷。 十五年十月辛卯、十二月甲寅,雷。 十六年,溫州大雷電,震死六人于龍翔寺。 十八年閏月甲戌,雷。 十九年十月甲寅,雷。 二十一年二月辛未,南安軍大雷電,大庾縣震死四人。 十一月辛未夜,震雷。 十二月癸酉,雷。 二十二年十二月戊寅、己卯,雷。 二十六年十二月甲子,雷。 二十七年九月癸未,雷。 三十一年正月丁丑,雷。 乾道三年十一月丙寅,雷雨,不克郊。 戊辰,日南至,大震雷。 八年九月乙酉,雷。 九年閏月癸卯,雷。 淳熙九年九月壬午,雷。 十二年十一月戊子,雷。 十二月丁丑,雷。 十三年正月己丑,雷;後三十五日,雪。 十四年十一月乙卯,雷。 十六年七月乙丑,大雷震太室齋殿東鴟吻。 紹熙元年九月辛酉,雷。 十一月壬午,日南至。 郊祀,風雨大至,帝震恐,因致疾。 四年十一月己卯,日南至;辛巳,雷。 五年十月癸巳,大雷電。 慶元二年正月戊子,雷。 十一月,雷。 三年十月癸亥,雷。 六年九月己未,雷。 嘉泰二年正月己巳,雷。 三年正月,雷。 四年正月辛卯,雷。 開禧二年正月,雪、雷。 九月,雷。 三年十月辛未、癸酉,雷。 嘉定二年九月戊子,雷。 三年正月,雷。 十月壬申,雷。 八月辛丑、九月辛酉,雷。 四年九月,雷。 五年七月戊辰,雷雨震太室之鴟吻。 十月丁酉,雷。 六年閏月壬辰,雷震電;乙未昧爽,洊雷。 七年九月癸亥,雷。 八年九月丙寅,雷。 十一年九月辛巳,祀明堂,肆赦,震雷。 十四年十月庚午,雷。 十五年九月癸丑,雷。 十六年九月乙卯、十二月壬辰,雷。 十七年九月丁亥,雷。 寶慶二年九月庚申、十月辛丑,雷。 紹定二年九月庚辰,雷。 五年九月壬寅,雷。 端平二年十二月辛亥,雷。 三年九月庚午,雷。 是月,祀明堂,大雨震電。 十月戊戌,雷。 嘉熙元年九月丁巳,雷。 二年九月己酉、十月庚戌,雷。 淳祐元年十二月丙寅,雷。 二年九月己丑,雷。 三年三月丙辰,雷。 十年十一月壬午,雷。 十二年十二月丁丑,雷。 寶祐三年九月,雷。 開慶元年十月乙酉,雷。 景定二年十月戊戌,雷電;己亥,雷電。 咸淳四年閏月丁巳、九月庚申,雷。 九年十月癸亥、十二月丙辰、壬戌,雷。 建炎七年五月,汴京無雲而雷。 紹興三十年十月壬戌,晝漏半,無雲而雷;癸亥,日過中,無雲而雷。 淳熙十四年六月甲申昧爽,禱雨太乙宮,乘輿未駕,有大聲自內發,及和寧門,人馬闢易相踐,有失巾屨者。 至道元年十二月,廣州大魚擊海水而出。 魚死,長六丈三尺,高丈餘。 政和七年夏中,有二魚落殿中省廳屋上。 宣和二年三月,內出魚,純赤色,蔡京等乞付史館,拜表賀。 紹興十八年,漳浦縣崇照鹽場海岸連有巨魚,高數丈。 割其肉數百車,剜目乃覺,轉鬣而傍艦皆覆。 又漁人獲魚,長二丈餘,重數千斤,剖之,腹藏人骼,膚發如生。 二十四年四月,海鹽縣海洋有巨鰍,群蝦從之,聲若謳歌。 抵岸偃沙上,猶揚鬣撥刺,其高齊縣門。 乾道六年,行都北闕有鯰魚,色黑,腹下出人手于兩傍,各具五指。 七年十一月丁亥,洞庭湖巨黿走沙擁舟,身廣長皆丈餘,升舟,以首足壓重艦沒水。 淳熙十三年二月庚申,錢塘龍山江岸有大魚如象,隨潮汐復逝。 十六年六月甲辰,錢塘旁江居民得魚,備五色,鯽首鯉身。 民詭言夢得魚,覺而在手猶躍,事聞,有司令縱之。 第24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上》
第24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