軫宿四星,主塚宰、輔臣,主車騎,主載任。 有軍出入,皆占于軫。 又主風,占死喪。 明大,則車駕備;移徙,天子有憂;就聚,則兵起。 轄二星,傅軫兩旁,主王侯,左轄為王者同姓,右轄為異姓。 星明,兵大起;遠軫,凶;轄舉,南蠻侵;車無轄,國有憂。 日食,憂在將相,戒車駕之官,一曰後不安。 暈而生背氣,其下兵起,城拔,視背所向擊之勝,又曰王者惡之。 月食,後及大臣憂。 月暈,有兵,歲旱,多大風。 歲星犯之,為火災,為民疫,大臣憂,主庫者有罪;入,則其國將死;守之,國有喪;七日不移,有赦,又曰君有憂。 熒惑犯之,有亂兵;入軫,將軍為亂,水傷稼,民多妖言;逆行,為火,為兵。 填星犯之,為兵,為土功;入,則兵敗;逆行,女主憂;出、入、舍、留,六十日兵起,大旱。 太白犯之,為兵起,得地;入,為兵;守之,亡地,將憂;起左角,逆行至軫,失地;經天,則兵滿野。 辰星犯之,民疫,大臣憂,中國有貴喪;守之,大水;入,則天下以火為憂,一曰國有喪。 客星犯之,為兵,為喪;入,則有土功,糴貴,諸侯使來;出,則君使諸侯;守之,邊兵起,民饑;守轄,軍吏憂。 彗星犯之,為兵,為喪;色赤,為君失道,又曰天子起兵,王公廢黜。 星孛于軫,亦為兵、喪,又曰下謀上,主憂。 流星犯之,有兵起,亦有喪,不出一年,庫藏空;春夏犯之,為皮革用;秋冬,為水旱不調。 按漢永元銅儀,以軫宿為十八度。 舊去極九十八度。 景祐測驗,亦十八度,去極一百度。 長沙一星,在軫宿中,入軫二度,去極百五度,主壽命。 明,則君壽長,子孫昌。 青丘七星,在軫東南,蠻夷之國號。 星明,則夷兵盛;動搖,夷兵為亂;守常,則吉。 軍門二星,在青丘西,一曰在土司空北,天子六宮之門。 主營候,設豹尾旗,與南門同占。 星非其故,及客星犯之,皆為道不通。 器府三十二星,在軫宿南,樂器之府也。 明,則八音和,君臣平;不明,則反是。 客、彗犯之,樂官誅。 赤雲氣掩之,天下音樂廢。 土司空四星,在青丘西,主界域,亦曰司徒。 均明,則天下豐;微暗,則稼穡不登。 太白、熒惑犯之,男女廢耕桑。 客、彗犯之,為兵起,民流。 按《步天歌》,以左轄右轄二星、長沙一星、軍門二星、土司空四星、青丘七星、器府三十二星俱屬軫宿;《晉志》惟轄星、長沙附於軫,余在二十八宿之外;《乾象新書》以軍門、器府、土司空屬翼,青丘屬軫;武密書以軍門屬翼,余皆屬軫。 今從《步天歌》,而附見諸家之說。 志第五天文五 ○七曜景星彗孛客星流星妖星星變雲氣日食日變日煇氣月食月變月煇氣 七曜 日為太陽之精,君之象,日行一度,一年一周天。 日月行有道之國,則光明。 君道至大,則日色光明;動不失時,則日揚光。 至德之萌,日月如連壁。 君臣有道,則日含「王」字;君亮天工,則日備五色;有聖人起,則日再中。 人君有德,日有四彗,光芒四出;日有二彗,一年再赦。 《周禮》視祲掌十煇之法;一曰祲,陰陽五色之氣,浸淫相侵;二曰象,雲氣成形象;三曰鑴,日旁氣刺日;四曰監,雲氣臨日上;五曰闇暗,謂蝕及日光脫;六曰瞢,不光明;七曰彌,白虹貫日;八曰序,謂氣若山而在日上,及冠珥背璚重疊次序在於日旁;九曰隮,謂暈及虹也;十曰想,五色有形想。 凡黃氣環在日左右為抱氣;居日上為戴氣、為冠氣;居日下為承氣、為履氣;居日下左右為紐氣、為纓氣。 抱氣則輔臣忠,余皆為喜、為得地,吉。 一珥在日西則西軍勝,在東則東軍勝,南北亦然;無兵,亦有拜將。 兩珥氣圜而小在日左右,主民壽考。 三珥色黃白,女主喜;純白,為喪;赤,為兵;青,為疾;黑,為水。 四珥主立侯王,有子孫喜。 日有黃芒,君福昌;多黃輝,王政太平。 日無光,為兵、喪,又為臣有陰謀。 日旁雲氣白如席,兵眾戰死;黑,有叛臣;如蛇貫之而青,谷多傷;白,為兵;赤,其下有叛;黃,臣下交兵;黑,為水。 日始出,黑雲氣貫之,三日有暴雨。 青雲在上下,可出兵。 有赤氣如死蛇,為饑,為疫。 雜氣刺日皆為兵。 日暈,七日內無風雨,亦為兵;甲乙,憂火;丙丁,臣下忠;戊己,後族盛;庚辛,將利;壬癸,臣專政。 半暈,相有謀;黃,則吉;黑,為災。 暈再重,歲豐;色青,為兵,谷貴;赤,蝗為災。 三重,兵起。 四重,臣叛。 五重,兵、饑。 六重,兵、喪。 七重,天下亡。 日並出,諸侯有謀,無道用兵者亡。 日闢,為兵寇。 日隕,下失政。 日中見飛燕,下有廢主。 日中黑子,臣蔽主明。 日晝昏,臣蔽君之明,有篡弒。 赤如血,君喪臣叛。 日夜出,兵起,下陵上,大水。 日光四散,君失明。 白虹貫日,近臣亂,諸侯叛。 日赤如火,君亡。 日生牙,下有賊臣。 日食,為陰蔽陽,食既則大臣憂,臣叛主,兵起。 日食在正旦,王者惡之。 日珥,甲乙,日有二珥四珥而食,白雲中出,主兵;丙丁,黑雲,天下疫;戊己,青雲,兵、喪;庚辛,赤雲,天下有少主;壬癸,黃雲,有土功。 日食在甲乙日,主四海之外,不占;丙丁,江、淮、海、岱也;戊己,中州河、濟也;庚辛,華山以西;壬癸,常山以北。 各以其下所主當之。 寅卯辰木,招謀者司徒也。 巳午未火,招謀者太子也。 申酉戌金,司馬也。 亥子丑水,司空也。 月為太陰之精,女主之象,一月一周天。 君明,則依度;臣專,則失道。 或大臣用事,兵刑失理,則乍南乍北;或女主外戚專權,則或進或退。 月變色,為殃;青,饑;赤,兵、旱;黃,喜;黑,水。 晝明,則奸邪作。 月旁瑞氣,一珥,五穀登;兩珥,外兵勝;四珥及生戴氣,君喜國安。 終歲不暈,天下偃兵。 晦而明見西方,曰朏;朔而明見東方,曰仄匿。 朏則政緩,仄匿則政急。 六日而弦,臣專政。 七日而弦,主勝客。 八日而弦,天下安。 十日不弦,將死,戰不勝。 兩月並見,兵起,國亂,水溢。 星入月中,亡國破將。 白暈貫之,下有廢主。 白虹貫之,為大兵起。 生齒,則下有叛臣。 生足,則後族專政。 月珥背璚,暈而珥,六十日兵起;珥青,憂;赤,兵;白,喪;黑,國亡;黃,喜。 有背璚,臣下馳縱,欲相殘賊,不和之氣。 暈三重,兵起;四重,國亡;五重,女主憂;六重,國失政;七重,下易主;八重,亡國;九重,兵起亡地;十重,天下更始。 月食,從上始則君失道,從旁始為相失令,從下始為將失法。 歲星犯之,兵、饑、民流。 熒惑犯之,大將死,有叛臣,民饑。 填星犯之,人臣弒主;合,國饑。 月食填星,民流;一曰月犯填,女主憂,民流。 太白犯,出月右為陰國有謀,左為陽國有謀;出月下,君死、民流。 月戴太白,起兵;入月,將死;與太白會,太子危。 辰星犯之,天下水。 月食辰,水,饑。 辰入月,臣叛主。 彗星入,或犯之,兵期十二年,大饑;貫月,臣叛主。 流星犯之,有兵;入無光,有亡國;在月上下,國將亂。 月犯列星,其國受兵。 星食月,國相死。 星見月中,主憂。 第18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上》
第18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