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旗九星,一曰天旗,一曰天弓,司弓弩,候變禦難。 星如弓張,則兵起;明,則邊寇動;暗,為吉。 又曰天弓不具,天下有兵。 五星犯之,兵起。 熒惑守之,下謀上,諸侯起兵;一曰有邊兵。 太白守之,兵亂。 客星守,天下憂。 流星入,北地兵起。 雲氣犯之,色青,入自西北,兵來,期三年。 天關一星,在五車南,亦曰天門,日月之所行,主邊方,主關閉。 星芒角,為兵;不與五車合,大將出。 月歲三暈,有赦;犯之,有亂臣更法。 五星守之,貴人多死。 歲星、熒惑守之,臣謀主,為水,為饑。 太白、熒惑守之,大赦,關梁有兵。 太白入,則大亂。 填星守,王者壅蔽;犯之,臣謀主。 太白失行,兵起。 客星犯之,民多疾,關市不通;又曰諸侯不通,民相攻。 客星入,多盜。 流星犯之,天下有急,關梁不通,民憂,多盜。 黃雲氣犯,四方入貢。 天園十三星,在天苑南,植菜果之處。 曲而鈎,菜果熟。 白雲氣犯之,兵起。 按《步天歌》,以上諸星皆屬畢宿。 武密書以天節屬昴,參旗、天關、五車、三柱皆屬觜,與《步天歌》不同。 《乾象新書》以天節、參旗皆屬畢;天園西八星屬昴,東五星亦屬畢;五車北西南三大星屬畢,東二星及三柱屬參。 說皆不同,今皆存之。 觜觿三星,為三軍之候,行軍之藏府,葆旅收,斂萬物。 明,則軍糧足,將得勢;動,則盜賊行,葆旅起;暗,則不可用兵。 日食,臣犯主,戒在將臣。 暈及三重,其下谷不登,民疫;五重,大赦,期六十日。 月食,為旱,大將憂,有叛主者。 正月月暈,有赦,外軍不勝,大將憂,偏裨有死者。 歲星犯之,其分兵起;守,則農夫失業,後有憂,丁壯多暴死,下有叛者,民多疾疫;入,則多盜,天時不和;國君誅伐不當,則逆行。 熒惑犯之,其分有叛者,為旱,為火,為兵起,為糴貴;與觜觿合,趙分相憂;入,則其下有兵。 填星入犯,為兵,為土功,其分失地;女主恣,則填星逆行而色黃。 太白犯之,兵起;守之,其分易令,大臣叛,物不成,民疫。 辰星犯之,不可舉兵;一曰趙地水,有叛者;守之,趙分饑。 客星出入其宿,青為憂,赤為兵,黑為水,白為喪,黃白為吉。 彗星犯之,兵起;出入其分,失地,民流。 星孛之,為兵亂,軍破,其色與客星同占。 流星入犯之,有叛者,有破軍。 雲氣犯之,赤,為兵;蒼白,為兵、憂;黑,趙地大人有憂;色黃,有神寶入。 按漢永元銅儀、唐開元游儀,皆以觜觿為三度。 舊去極八十四度。 景祐測驗,觜宿三星一度,距西南星去極八十四度,在赤道內七度。 坐旗九星,在司怪西北,君臣設位之表也。 星明,則國有禮。 司怪四星,在井鉞星前,主候天地、日月、星辰變異,鳥獸、草木之妖,明主聞災,修德保福。 星不成行列,宮中及天下多怪。 按《步天歌》,坐旗、司怪俱屬觜宿,武密書及《乾象新書》皆屬於參。 參宿十星,一曰參伐,一曰天市,一曰大辰,一曰鈇鉞,主斬刈萬物,以助陰氣;又為天獄,主殺,秉威行罰也;又主權衡,所以平理也;又主邊城,為九譯,故不欲其動。 參為白虎之體,其中三星橫列者,三將也;東北曰左肩,主左將;西北曰右肩,主右將;東南曰左足,主後將軍;西南曰右足,主偏將軍。 參應七將,中央三小星曰伐,天之都尉,主鮮卑外國,不欲其明。 七將皆明大,天下兵精;王道缺,則芒角張;伐星明與參等,大臣有謀,兵起;失色,軍散敗;芒角動,邊有急,兵起,有斬伐之事;星移,客伐主;肩細微,天下兵弱;左足入玉井中,兵起,秦有大水,有喪,山石為怪;星差戾,王臣貳;左股星亡,東南不可舉兵;右股,則主西北。 又曰參足移北為進,將出有功;徙南為退,將軍失勢。 三星疏,法令急。 日食,大臣憂,臣下相殘,陰國強。 日暈,有來和親者,一曰大饑。 月食其度,為兵,臣下有謀,貴臣誅,其分大饑,外兵大將死,天下更令。 月暈,將死,人殃亂,戰不利。 月犯,貴臣憂,兵起,民饑;犯參伐,偏將死。 歲星犯之,水旱不時,大疫,為饑;守之,兵起,民疫;入,則天下更政。 熒惑犯之,為兵,為內亂,秦、燕地凶;守之,為旱,為兵,四方不寧;逆行入,則大饑。 填星犯之,有叛臣;守之,其下國亡,奸臣謀逆,一雲有喪,後、夫人當之;逆行留守,兵起。 太白犯之,天下發兵;守之,大人為亂,國易政,邊民大戰。 辰星犯之,為水,為兵,貴臣黜。 辰星與參出西方,為旱,大臣誅。 逆守之,兵起。 客星入犯之,國內有斬刈事;守之,邊州失地;環繞者,邊將有斬刈事。 彗星犯之,邊兵敗,君亡,遠期三年;貫之,色白,為兵、喪。 星孛于參,君臣俱憂,國兵敗。 流星入犯之,先起兵者亡。 《乙巳占》曰:「流星出而光潤,邊安,有赦,獄空。 」青雲氣入犯之,天子起邊城;蒼白,為臣亂;赤,為內兵;黃色潤澤,大將受賜;黑,為水災,大臣憂。 白雲氣出貫之,將死,天子疾。 按漢永元銅儀,參八度。 舊去極九十四度。 景祐測驗,參宿十星十度,右足入畢十三度。 玉井四星,在參左足下,主水泉,以給庖廚。 動搖,為憂。 客星入,為水,為喪國失地;出,則國得地,一雲將出。 流星入,為大水。 雲氣入而色青,井水不可食。 屏二星,一作天屏,在玉井南,一雲在參右足。 星不具,人多疾。 不明,大人寢疾。 星亡,主多病。 月、五星犯之,為水。 客星出於屏,亦為大人有疾。 彗星犯之,水旱不時。 軍井四星,在玉井東南,軍營之井,主給師,濟疲乏。 月犯,芻稾財寶出。 熒惑入,為水,兵多死。 太白入,兵動,民不安。 客星入,憂水害。 廁四星,在屏星東,一曰在參右腳南,主溷。 色黃,為吉,歲豐;青黑,人主腰下有疾。 星不具,則貴人多病。 客星入,為谷貴。 彗、孛入,歲饑。 青雲氣入,為兵;黑,為憂;黃,則天子有喜。 天屎一星,在天廁南。 色黃,則年豐。 凡變色,為蝗,為水旱,為霜殺物。 常以秋分候之。 星亡不見,天下荒;星微,民多流。 按《步天歌》,玉井、軍井、廁各四星,屏二星,天屎一星,俱屬參宿。 《晉志》玉井在參左足,武密書屬觜,《乾象新書》屬畢;軍井,《晉志》在玉井南,武密亦屬觜,《乾象新書》亦屬畢,唐開元游儀在玉井東南;屏、廁、天屎,《晉志》皆不載,《隋志》屏在玉井南,開元游儀在觜,《隋志》廁在屏東,屎在廁南,《乾象新書》皆屬參,與《步天歌》互有不合。 南方 東井八星,天之南門,黃道所經,七曜常行其中,為天之亭候,主水衡事,法令所取平也。 武密占曰:井中為三光正道,五緯留守若經之,皆為天下無道。 不欲明,明則大水。 又占曰:用法平,井宿明。 鉞一星,附井宿前,主伺奢淫而斬之;明大與井宿齊,則用鉞于大臣。 第18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上》
第18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