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索九星,在七公星前,賤人之牢也。 一曰連索,一曰連營,一曰天牢,主法律,禁強暴。 牢口一星為門,欲其開也。 星在天市垣北。 星皆明,天下獄繁;七星見,小赦;五星、六星,大赦;動,則斧鑕用;中空,改元。 石申曰:一星亡,則有賜爵;三星亡,大赦,遠期八十日;入河中,為饑;中星眾,則囚多。 辰星犯之,主水,米貴。 彗星出,其分中外豪傑起。 客星入,有枉死者;色黃,諸侯獻地;青,為憂;赤,為兵;白,乃為吉。 流星入,女主憂,或赦;出,則貴女死。 雲氣入,色蒼白,天子亡地;青,兵起;黑,獄多枉死;白,天子喜。 天紀九星,在貫索東,九卿之象,萬事綱紀,主獄訟。 星明,則天下多訟;亡,則政理壞,國紀亂;散絶,則地震山崩;與女床合,則君失禮,女謁行。 客星守之,主危,民饑。 客星犯,諸侯舉兵。 彗、孛犯之,地震。 客星、彗星合守,天下獄訟不理。 女床三星,在天紀北,後宮禦女侍從官也,主女事。 明,則宮人恣;舒,則妾代女主;不動,則吉;不見,女子多疾。 客星、彗星守之,宮人謀上。 客星入,女子憂,後宮恣動,女謁行。 雲氣出,色黃,後宮有福;白,為喪;黑,凶;青,女多疾。 右天市垣常星可名者一十七坐,積數八十有八。 而市樓、天斛、列肆、車肆、鬥、帛度、屠肆等星,《晉志》皆不載,《隋志》有之,屬天市垣,與《步天歌》合。 又貫索,七公、女床、天紀,《晉志》屬太微垣。 按《乾象新書》:天紀在天市垣北,女床屬箕宿,貫索屬房宿,七公屬氐宿。 武密以七公屬房,又屬尾;貫索屬房,又屬氐、屬心;女床屬於尾、箕。 說皆不同。 志第三天文三 ○二十八舍上二十八舍 東方 角宿二星,為天關,其間天門也,其內天庭也。 故黃道經其中,七曜之所行也。 左角為天田,為理,主刑。 其南為太陽道。 右角為將,主兵。 其北為太陰道。 蓋天之三門,猶房之四表。 星明大,吉,王道太平,賢者在朝;動搖、移徙,王者行;左角赤明,獄平;暗而微小,王道失。 陶隱居曰:「左角天津,右角天門,中為天關。 」日食角宿,王者惡之;暈于角內,有陰謀,陰國用兵得地,又主大赦。 月犯角,大臣憂獄事,法官憂黜。 又占憂在宮中。 月暈,其分兵起;右角,右將災;左亦然。 或曰主水;色黃,有大赦。 月暈三重,入天門及兩角,兵起,將失利。 歲星犯,為饑。 熒惑犯之,國衰,兵敗;犯左角,有赦;右角,兵起;守之,讒臣進,政事急;居陽,有喜。 填星犯角為喪,一曰兵起。 太白犯角,群臣有異謀。 辰星犯,為小兵;守之,大水。 客星犯,兵起,五穀傷;守左角,色赤,為旱;守右角,大水。 彗星犯之,色白,為兵;赤,所指破軍;出角,天下兵亂。 星孛于角,白,為兵;赤,軍敗;入天市,兵、喪。 流星犯之,外國使來;入犯左角,兵起。 雲氣黃白入右角,得地;赤入左,有兵;入右,戰勝;黑白氣入于右,兵將敗。 按漢永元銅儀,以角為十三度;而唐開元游儀,角二星十二度。 舊經去極九十一度,今測九十三度半。 距星正當赤道,其黃道在赤道南,不經角中;今測角在赤道南二度半,黃道復經角中,即與天象合。 景祐測驗,角二星十二度,距南星去極九十七度,在赤道外六度,與《乾象新書》合,今從《新書》為正。 南門二星,在庫樓南,天之外門也,主守兵禁。 星明,則遠方來貢;暗,則夷叛;中有小星,兵動。 客、彗守之,兵起。 庫樓十星,六大星庫也,南四星樓也,在角宿南。 一曰天庫,兵車之府也。 旁十五星,三三而聚者柱也,中央四小星衡也。 芒角,兵起;星亡,臣下逆;動,則將行;實,為吉;虛,乃凶。 歲星犯之,主兵。 熒惑犯之,為兵、旱。 月入庫樓,為兵。 彗、孛入,兵、饑。 客星入,夷兵起。 流星入,兵盡出。 赤雲氣入,內外不安。 天庫生角,有兵。 平星二星,在庫樓北,角南,主平天下法獄,廷尉之象。 正,則獄訟平;月暈,獄官憂。 熒惑犯之,兵起,有赦。 彗星犯,政不行,執法者黜。 平道二星,在角宿間,主平道之官。 武密曰:「天子八達之衢,主轍軾。 」明正,吉;動搖,法駕有虞。 歲星守之,天下治。 熒惑、太白守,為亂。 客星守,車駕出行。 流星守,去賢用奸。 天田二星,在角北,主畿內封域。 武密曰:「天子籍田也。 」歲星守之,谷稔。 熒惑守之,為旱。 太白守,谷傷。 辰星守,為水災。 客星守,旱、蝗。 天門二星,在平星北。 武密云:「在左角南,朝聘待客之所。 」星明,萬方歸化;暗,則外兵至。 月暈其外,兵起。 熒惑入,關梁不通;守之,失禮。 太白守,有伏兵。 客星犯,有謀上者。 進賢一星,在平道西,主卿相舉逸材。 明,則賢人用;暗,則邪臣進。 太陰、歲星犯之,大臣死。 熒惑犯,為喪,賢人隱。 太白犯之,賢者退。 歲星、太白、填星、辰星合守之,其占為天子求賢。 黃白紫氣貫之,草澤賢人出。 周鼎三星,在角宿上,主流亡。 星明,國安;不見,則運不昌;動搖,國將移。 《乾象新書》引郟鄏定鼎事,以周衰秦無道,鼎淪泗水,其精上為星。 李太異曰:「商巫咸《星圖》已有周鼎,蓋在秦前數百年矣。 」 按《步天歌》,庫樓十星,柱十五星,衡四星,平星、平道、天田、天門各二星,進賢一星,周鼎三星,俱屬角宿。 而《晉志》以左角為天田,別不載天田二星,《隋志》有之。 平道、進賢、周鼎,《晉志》皆屬太微垣,庫樓並衡星、柱星、南門、天門、平星皆在二十八宿之外。 唐武密及景祐書乃與《步天歌》合。 亢宿四星,為天子內朝,總攝天下奏事。 聽訟、理獄、錄功。 一曰疏廟,主疾疫。 星明大,輔忠民安;動,則多疾。 為天子正坐,為天符。 秋分不見,則谷傷糴貴。 太陽犯之,諸侯謀國,君憂。 日暈,其分大臣凶,多雨,民饑、疫。 月犯之,君憂或大臣當之;左為水,右為兵。 月暈,其分先起兵者勝;在冬,大人憂。 歲星犯之,有赦,谷有成;守之,有兵,人多病;留三十日以上,有赦;又曰:「犯則逆臣為亂。 」熒惑犯,居陽,為喜;陰,為憂;有芒角,大人惡之;守之久,民憂,多雨水,又為兵。 填星犯,谷傷,民亡;逆行,女專政,逆臣為謀;守之,有兵。 太白犯之,國亡,民災;逆行,為兵亂;有芒角,貴臣戮;守之,有水旱災,或為喪。 辰星犯之,為水,又為大兵;守之,米貴,民疾,歲旱,盜起,民相惡。 客星犯,國不安;色赤為兵、旱,黃為土功;青黑,使者憂;守之谷傷。 一雲有赦令;黑,民流。 彗犯,國災;出,則有水、兵、疫、臣叛;白,為喪。 孛星犯,國危,為水,為兵;入,則民流;出,則其國饑。 流星入,外國使來,谷熟;出,為天子遣使,赦令出。 李淳風曰:「流星入亢,幸臣死。 」雲氣犯之,色蒼,民疫;白,為土功;黑,水;赤,兵。 一云:白,民虐疾;黃,土功。 右亢宿四星,漢永元銅儀十度,唐開元游儀九度。 舊去極八十九度,今九十一度半。 景祐測驗,亢九度,距南第二星去極九十五度。 第17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上》
第172頁